【中州作家】王宜刚:他还活着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65】

他还活着

河南内乡    王宜刚

使用智能手机也算有些年头了,第一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发文章,二十二年前的一篇旧作,《封光钊老师和他的【深秋】》,日子也是精心选择,封老师“三七”这天,在民间对于刚刚亡故的亲人,这一天也是个祭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更有点儿意义了。虽然远隔千里,我在东海之滨,在繁华的大上海,一个与地铁零距离的小区,他在豫西南,在一个寂寞的小山村,一堆刚刚拢起的黄土中长眠,不能为他燃香烧纸,摆放供品,不能在他的坟前长跪不起,磕头祭奠,但借助手机,借助网络这个载体,发一篇文章,在遥远的异乡,既是心祭,也再次渲泄一下表达一下我那尚未平复的悲痛和哀悼之情。
也有小小的私心,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知道封老师,知道封光钊这个名字。因为,在我的心目中,这决不是三个普普通通的汉字,或三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曾经活生生的生命,一个活得充实活得饱满活得精彩的生命,一个有价值有意义有质量的生命,一个善良质朴和蔼可亲有人格魅力的师长,一个既是经师也是人师的如父亲一样的长者。一句话,这个生命这个人的身体中曾经蕴涵着一颗高贵的灵魂,这个生命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发光的,都在付出,在给予,付出热诚,付出激情,给予爱和温暖。
为了梦想,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从青年到中年,从寒酸学子到参加工作,从老家酒坊台到县文化馆,笔耕不辍,呕心沥血,一笔一划,一字一词,一个标点符号一个标点符号,工作之余,经年累月,居然写出了多达120万字的东西,按每页稿纸300字,每本三万字计算,整整40本,叠放起来,高高一摞子。有小说、散文、故事、剧本、报告文学等,题材广泛,品种齐全。其中散文《大伯背豹》被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会选入中学生阅读教材,故事《看花楼》被国内多种民间文艺杂志选登,论文《与民同乐》获炎黄文化研讨会一等奖。虽称不上著作等身,大腕名家,但在他生活的那个天地,那个豫西南伏牛山中的小县城,也算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文化人,一个知识精英。他退休前担任的职务就是县作协主席。
为了家庭,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妻子是个农民,在老家挣工分,种庄稼,干各种农活,长年两地分居。为了孩子们的学业,为了儿女们的前途,从上小学的时候就把他们一个个带到县城,又当爹,又当妈,又辅导学习,一个人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住的是寝办合一的一间小平房,有桌椅,有书柜,有床铺,有锅碗瓢盆,其狭窄逼促拥挤的程度自然可想而知,腾挪转身,倘若不小心翼翼侧了身子,是一定会踢翻了脸盆,撞倒了茶壶。吃的同样不易,一天三顿饭,几张嘴巴,全靠一个煤炉子,室内又无处摆,只能放在屋檐下,放在院子里,春夏秋冬,酷暑严寒,皆如此。就是如此简陋的条件,寒酸的生活,完全靠着坚忍的毅力,靠着拳拳的父爱,硬是把几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是大学毕业,且事业有成。长子在河南出版集团担任领导职务,次子经商办企业,女儿在加拿大定居。
为了弟子,他一腔热诚,诲人不倦。从题材到手法,从开头到结尾,从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词语,都是偱循善诱,耐心辅导,几乎到了手把手教的程度。而且总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用最通俗最形象好接受听得懂的语言表述。我至今仍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一个有趣的比喻:写作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打住车,写不下去,不要硬着头皮强写,而要冷处理一下,反省一下,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好比打篮球,这个位置这个角度投不进去,换一个位置换一个角度,也许就进去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还是言犹在耳,恍若昨日,受益多多。其实,何止写作?人生中人世间有太多复杂的问题,疑难的死结,这种思维方式,这一人生的智慧,不都是同样好使,同样管用吗?至于交给他的习作,更是沉得住气,耐得住烦,细心修改,精心修改,红笔蓝笔,圈圈划划,改得一塌糊涂,不堪卒读,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这一切,作为他的弟子,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知道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知道他那滚烫的父爱,知道他高山仰止的师道,并努力向他学习,像他一样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师长。像他一样,悄悄的发光,无私的给予,默默的付出。这世界也许就会少一些平庸,多几分惊喜;少一些阴暗,多几分光亮;少一些寒冷,多几分温暖。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打开手机,点击朋友圈,浏览微信群,岀乎意料,惊喜连连,一夜之间,居然有太多的人看了这篇文章,有太多人知道了封老师,有太多的人晓得了封光钊这个名字,且纷纷跟贴,或点赞,或给予好评,或对封老师的高尚人格热情赞美,有的是廖廖几个字言简意赅,有的是一段话浓缩感慨,有人居然还写了诗真情表白。身份也复杂,有普通的工人,有退休的领导干部,有在职的央企老总。地域也广泛,有豫西南的小县城,有美丽的黄海之滨,有繁华的大都会。至于看了这篇文章,沒有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声的就更多。也有多年的挚交还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又继续转发,这就像涟漪一样,一波一波,一圈一圈,延伸的范围越来越宽,扩展的半径越来越大,知道封老师,晓得封光钊这个名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封老师就是这样的人,至少他活在儿女们心中,活在亲朋好友心中,活在我心中,活在弟子们心中,活在活跃的朋友圈微信群,活在这虽然虚拟却又热闹精彩的网络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