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学学动物教子

猫捉老鼠,马避敌人,河狸筑窝,百鸟歌唱……动物的这些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的父母教育的结果。

母马在吃饱草之后,会在草原上飞奔乱跑,逗引小马跟在后面追赶,让小马在玩中掌握避敌的决窍。夏末秋初,小河狸会跟着父母回到河里去,在他们的父母积聚食物、建造堤坝、修筑过冬的房子时,他们也会玩似地咬断小树枝、搬运石块、做泥馒头放在堤上,渐渐地它们就学会了成年河狸必备的各种技能。母狮在扑倒羚牛后,总是先紧紧咬住羚牛的咽喉,唆使小狮们轮番向羚牛的咽喉和脑袋猛扑。然后母狮就撕开羚牛的肚子,教小狮子们怎样把羚牛的肠子和其它内脏器官弄出来,这样小狮们就学会了捕食。

归结起来,动物教子的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玩,二是实践,更多的时候是二者交替使用。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动物总是机智灵巧,适应性强,为日后的生存、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原本也是这样来教育孩子的,可现在人们忽视的恰恰就是这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大人对孩子的要求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的又是那些枯燥的公式、定律,抽象的理论、法则。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远离需求、兴趣爱好。大人们总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扼杀了孩子玩的天性,总让孩子去“罐装”成人的思想。有些家长只要一看到孩子在玩,便恼怒异常,认为那会惹祸,是“浪费时间”。似乎孩子一天24小时都捧着书本,那才遂心如意。逼着孩子学习空洞、抽象的知识,或者去上各种所谓的“兴趣班”,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厌学、畏学,直至逃学。

动物教子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玩和实践中才能获得具体的知识经验。美国教育学家戴尔早在1964年就明确指出: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概念。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他同时又指出,教育最大的失败是让孩子记上许多抽象的法则与概念,而没有具体的经验作支柱。对孩子而言,在玩和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就不会成为高分低能儿,而且孩子由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满足了好奇的心理,激发了积极探索的热情,他们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动物教子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做家长的要放心放手,不要总怕出事而束缚孩子的手脚。其实只要引导得法、指导得当,孩子就能在玩和实践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小动物们的成长便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系南通市家庭问题教育专家,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