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亦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

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姨太太,说话虽然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读的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做一场噩梦。甚至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恶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中国作家。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福建龙溪(今龙海)人。191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曾参加语丝社。1926年去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次年到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外交秘书。1932年起在上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小品,成为论语派主要代表。1936年赴美国从事写作,并用英文翻译了中国古籍《论语》(译名《孔子的智慧》)、《老子》等。后在香港病逝。中英文著作有《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京华烟云》(一译《瞬息京华》)、《苏东坡传》、《吾国与吾民》等。)

(0)

相关推荐

  • 钱穆,梁启超,杨绛,林语堂,余秋雨: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自古以来,<论语>一直备受推崇: 思想家章太炎说:读<三字经>不如读<百家姓>,读<百家姓> ...

  • 林语堂 ‖ 读书与风趣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句名言,含有至理.读书不是美容术,但是与美容术有关.女为悦己者容,常人所谓容不过是粉黛卷烫之类,殊不知粉黛卷烫之后,仍然可以语 ...

  • 观影丨读书可以帮大龄男女脱单

    新电影 NEW-FILM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讲了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没写过书信的盆友可能会有理解障碍:澳门赌场女荷官焦姣(汤唯),和在美国 ...

  • 家训丨私塾教学法045 读书,全在于精力,少年正当其时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读<家塾教学法>第45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唐彪曰:读书作文,全藉精力.少年伉俪之后,父师宜多令之馆宿,则房帏之事简,精力足而神气精明,所学必成.不 ...

  •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 ...

  • 【灯下】林语堂 :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 ...

  • 林语堂:中国艺术在于书法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一个不同的侧重点.在讨论理想的中国妇女 ...

  • 大师画语录:作画,务求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去秽气!

    学习传统极为重要.我国有悠久的绘画艺术传统,有历代大家遗留下来的许多名迹.他们在不同的社会里,用了一生的精力,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要把这些丰富的经验学到手,再在艺术实践中运用,加以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 ...

  • “中庸”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中庸"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作者:许平 ▼ "中庸"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几种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

  • 【教育读书】哈佛教授: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差距,可能仅仅在于专注力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哈佛教授: 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差距,可能仅仅在于专注力     专注,就是把所有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是学习力中最具有凝聚效力.整合效力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