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自有一片别处没有的神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聂传安
一
教师就是教师,研究者就是研究者。
研究者主要是坐在那儿而想,教师主要是站在那儿教。
仅仅领域不同,分工不同。
而无高下之别,贵贱之分。
着想的人不一定都要站起来做,站着教的人也不一定都要坐在那儿想。
这个世界既需要坐着想的人,也需要站着做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
让站着做的人也都去坐着想,并以想的多少去评判站者的高低,既不易,也不必,还不公。
站着累。从早站到晚,从春站到冬。站到苍颜白发,站得双泪横流。他在站时自然也会想,但实在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再坐下去想。
另外,职业的性质也决定了他的活儿主要就是做,而不是想。
再看看,多少所谓的模式不是如一阵风,今天来,明天去?多少所谓的理论只不过是换个标签新瓶装旧酒?多少宣讲者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对自己所讲的也不信?
这样的东西,不学也罢,不想也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
适当想想自然是好,就怕想得太实际、太功利了。论文、专著、课题,对于一线教师,多是大而无用。
一部《论语》,只不过是孔夫子言行的记录,经验的总结。
是他自己的——不是学习别人的——经验的总结。
战场上的将领不是靠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裁定其水平的高低。
文坛上的能人不是靠理论的研究的深浅确定其地位。
金庸不会成为研究自己作品的专家——研究他的人有无数,可金庸只有一个。
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有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在工作中一直感到有成就、感到愉快,就够了。
对自己的职业妄自菲薄,对站着做而心存羞愧,常常会认为自己不如坐着想的人,此心可以休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
现在的研究有多少是真正的研究?
很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拿来”罢了。
现在的研究有多少是为了真正提升自己?
很多要么因职称而不得已要么已沦为名利的工具罢了。
现在有多少课题结题后依然在施行?
很多只不过是装点门面的金粉而已。
这样的东西,都是在骗骗别人再骗骗自己。
悲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五
目之所及,我们缺的不是所谓的学者型老师、研究型老师、专家型老师。
我们缺的是爱教、乐教、善教的教师。
我们缺的是有人格的教师。
我们缺的是工匠型老师。
我们缺的是能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的教师。
我们缺的是能让学生一想起心里就一暖的老师。
舍本逐末,实乃不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六
既然是站着,就要站好。
不迎合别人,不委屈自己。
因为讲台自有一片别处没有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