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逸与弟弟的“起承转合”
文:钟逸 聂传安
上课时会经常给孩子们啰嗦文章忌“平”。所谓的“平”,即文章从头到尾为同一种情感或情绪。如写“生日会”或过节时全是乐乐乐;如写没考好时全是悲悲悲。“平”的文章如乐曲全为一个调般,读起来无味无趣,此时才有那句“文似看山不喜平”,即文章的情感也要如山般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平时的作文多为七八百字,因字数所限,情感起伏不易多,一“折”足矣。此时,古时作诗常用的“起承转合”就可以派上用场。
在“起承转合”类文章中,“起承”多为同一情感,“合”是另一情感,而“转”则是“合”的原因。于是一文中必有两种情感,使得文章显得“不平”,读起来自然有味道。
因曾经专门写过这类文章,今日不再赘言,而仅以3班钟逸同学的文章为例,看看即使是很短的文章,依然可以有清晰的“起承转合”。
我走在石板路上,用力地踢走了一块小石子,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还时不时望望后面,等一等后面那一小团身影。(这是一个多么无聊但又似乎有任务的娃啊)
自从我出门后,弟弟就一直跟着我,说什么都不肯离去。正好天气炎热,再加上昨天发成绩,心情不太好,一路上都把他当出气筒,让他自己走路,丝毫没有任何的怜悯。(烦弟弟!看样子哥哥也是有脾气的!至此为文章的“起”)
“啪”,我一把推开了一直纠缠着我的弟弟,他摔倒在地,双腿上都粘满了泥。但他并没有哭,而是爬起来,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叫了一声“哥哥”。(推弟弟!哥哥虐我千百遍,我待哥哥如初恋啊。此段为文章的“承”)
我看着他,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已经消逝的童年——那美好却又短暂的时光。我心中突然有一股难以言状的感觉,像是痛苦,又似是懊悔。(怜弟弟!此为文章的“转”,转的原因还挺沉重的)
我面色复杂的看着他,拍拍他脚上的泥,用力的把他抱起,继续向前走去。(抱弟弟!此段为“合”。“合”一般为转的延续或结果。哥哥还是哥哥,是弟弟的保护神)
因多种原因烦弟弟(起),进而推弟弟(承)。如果文章继续沿着这一“厌烦”情感轨道继续写下去,可能就有“踢弟弟”“揍弟弟”等情节,文章就“平”。
可贵的是钟逸同学能从弟弟眼睛里“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已经消逝的童年”,于是马上懊悔对弟弟的表现(转),最后“拍拍他脚上的泥,用力地把他抱起”(合),情感由刚才的“厌烦”马上转为“疼爱”,从而完成情感的“转折”,也让读者深受感动。
“起承转折”类文章,能让文章波折起伏,摇曳生姿,引人入胜。
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从钟逸这篇文章中得到启示。
(读后可将此文推荐给有需要的孩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