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皮质病变的影像诊断 (一)
概述:
▶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成骨性纤维瘤、组织细胞纤维瘤、干骺端错构瘤、纤维皮质缺损。
▶一般将小而无症状并仅局限于骨皮质的病变,称为纤维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defect,FCD),而把病灶大且有症状,病变膨胀并侵入髓腔者,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NOF)。
▶纤维性皮质缺损与非骨化性纤维瘤关系密切,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许多学者认为二者是一种病的不同阶段。
▶并非真正的肿瘤,有学者将两种病变称为纤维黄色瘤(部分病变泡沫细胞内含有过多的脂肪),属于肿瘤样病变,许多学者认为是骨的发育性缺损。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局部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于劳累后加重。局部可有轻微肿胀和压痛,无关节活动受限。
▶NOF有以局部隐痛为症状而就诊;少数在患病部位可形成痛或不痛的骨性硬块,个别严重病例可导致病骨弯曲变形或发生病理性骨折。
▶发病年龄:FCD 4-8岁发病;NOF 8-20岁发病;
▶发病部位:FCD骨皮质内;NOF自骨皮质向髓腔内突出;
病理:
▶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骨皮质所致。
▶主要由漩涡状和车辐状致密排列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构成,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含铁血黄素的多核巨细胞和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但未见新生骨组织形成。
▶特别提示:2020年骨肿瘤最新分类:删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把非骨化性纤维瘤归类于:富含巨细胞良性骨肿瘤中。
影像表现:CFD
▶X线 FCD
✔病变单发或多发,可一骨多发,也可多骨多发。后者常具有对称性,病灶可一处消失而另一处扩大,少数消退后又复出现。
✔该病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①早期病灶多表现为皮质表层不规则骨缺损,边缘模糊,与骺板相连或相隔数厘米,有的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并具有清楚的硬化边缘。
②第二阶段,病灶渐增大,移动至干骺端并表现为多环状,也具有清楚的硬化边缘,病变呈地图样外观,病变的长轴与长骨的纵轴一致,其内可有网状间隔而呈多囊状,偶有轻度膨胀,其内无钙化。大多数纤维骨皮质缺损都会自行愈合。
③第三阶段,开始出现愈合过程,表现密度增高。病变在骨干一端开始向生长板一端进展,除发生病理性骨折,一般无骨膜反应增生。
④第四阶段,缺损区逐渐缩小并出现明显边缘硬化,最后由密实的骨质充填。数年后密度逐渐降低,并可能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和形态。
▶CT FCD
✔显示病灶位于骨皮质。呈囊状多囊状或不规则状的骨破坏区,呈凹向髓腔的杯口样或蝶形缺损,内缘有硬化,表面无骨壳,病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无钙化,无死骨、边缘明确,无明显膨胀性改变,少数病例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在病变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在病变晚期出现明显边缘硬化,骨质充填。一般无骨膜反应、增生,CT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MRI FCD
✔病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T1WI病灶呈均匀的不同强度高信号,从脂肪信号到肌肉信号不等,这主要是由于纤维结构伴有脂肪性泡沫细胞,T2WI上信号强度减低区域,相当于泡沫细胞内脂肪组织和基质细胞内的含铁血黄素。周围骨硬化,和纤维性骨性分隔,表现为光整低信号,病灶内因骨性间隔形成,而显示为多囊性改变,囊内容物在T1WI和T2WI上信号随病程进展而逐渐下降,均呈低信号。
✔第三和第四阶段由于病灶逐渐愈合,硬化MR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愈合开始在病变的骨干部分,表现为灶性愈合,随着病程进展,表现为弥漫性低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增强,提示外围有充血区存在,病变中央部分并无强化,偶而可见轻度强化,是因轻度充血引起。晚期,病灶骨化,T1WI和T2WI均呈现均匀皮质样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