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变成大佬?(理论篇)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作者/ 洞唐Talk
排版/ 洞唐Talk
文章字数 /2473
阅读时长 / 4分钟
01大领导都是低情商小领导才是高情商
很多文章都缺乏深度的思考,一味强调情商,甚至还有人鼓吹什么情商比智商还要重要。以至于太多数人,自认为自己的情商不够高。甚至连一些过气作家也把高情商当过是理所应当的,洞唐不免发笑。真的是年龄越大,越容易固化自己的认知。伺候别人,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当大量的刻意训练之后,就试着上台去演讲吧。甚至你还可以登上脱口秀舞台,然后你会惊奇发现:脱口秀压根就不考验你的大脑记忆,它主要看你熟能生巧的浮夸演技。(当然,演技也是刻意练习的成果)
真正的天才始终都能保持生动的记忆和对周遭事物的浓厚兴趣,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非常敏感,不断探索新的世界。而普通人却不会这样做,基本上这种新鲜感在少年之后就会退化。太多成年人好似在视网膜上加了一层毛玻璃,对新的变化无动于衷,索然无味重复着一天又一天....
单调乏味会让你失去成为大佬的资格。
怎么去观察呢?洞唐参考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的主张:“尽量不要错过任何事。”
比方说一个国外游客走在凉州城(唐诗《凉州词》中的那个凉州)的大街上,他的眼神必定是急切的。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国外的游客,站在原地把你目力所及之处的景色全部写下来。比如,刚刚路过你身边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Ta从哪个方向来?现在要去往何处?从Ta的面容、衣着、神态上分析,你能对Ta了解多少?甚至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Ta是做什么工作的,Ta的朋友同事是哪类人?(一直盯着人看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一件有礼貌的事,但很多成名的作家确实是这样去锻炼观察力的。你如果觉得盯着人看不好意思,也可以把观察的对象换成城市的建筑物
)
之前发过“管理老板”一文,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文言文居多。写好后又拿起来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觉得不妥。偏学术的内容,受众面太小了。
我不能自嗨啊。我的内容要做到通俗化,我不要曲高和寡。现如今的人都喜欢快餐式的文化投喂,比如说短视频;和娱乐相比,大部分领域都是冷门领域。小姐姐跳热舞和搞笑段子是最热的,所以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必须降低自己的写作能力。我的写作能力不止于此,但我必须也至于此。说能让人听懂的话、写能让人看懂的文章,这非常重要。再换个词就叫“接地气”。
信息差能给我们一个自己很聪明的错觉,误以为掌握冷知识就可以控制什么。从“信息差”到“认知差”,这个时代赚钱思路早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变了,在“倒爷”们的横行的那个年代,如果你知道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进货回来,然后加价卖出去,中间就可以赚到不错的收益,因为信息不对称,存在“信息差”,所以你就赚钱了。洞唐接触到的一些60后70后老板,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的老板们,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像牟其中“罐头换飞机”空手套白狼赚了近1个亿的事,至今在一些老板心目中也是一直向往的。用超低的成本甚至0成本去干一些所谓的大事。
但互联网的出现,让空手套白狼这种事ヾ( ̄▽ ̄)Bye~Bye~了
依靠信息差越来越不管用了,网上什么查不到,甚至很多时候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了让你眼花缭乱。任何一个创业项目,网上有讲好的,也有讲不好的,让你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哪条信息可用,哪条信息可信,所以,“认知差”的商业价值就出来了。洞唐是一个坚持以深度思考,化繁为简的个人成长类自频道,我一直觉得实践后的认知提升比知识更重要。用那句老话来说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关注我的自频道 【你的洞唐 有点东西】
下一期,洞唐来告诉你提升认知能力上如何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