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的命名、循行规律和交接规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之前的经络课程我们已经学过,经脉有三阴三阳:三阳是阳明、少阳、太阳,三阴是太阴、厥阴、少阴。对于三阴三阳的概念,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总感觉太抽象,太难记住了。为了能更方便记住三阴三阳经脉在人体的分布,以便继续深入学习经络,我们尝试用地球仪的经线,以及人体用不同方位面对阳光时,阳光能照射到的部位来理解和记忆经脉中三阴三阳的概念。

经络的三阴三阳在人体分布

地球仪上,纵横排布着经线与纬线;我们要精确定位某个地区,只需要提供经度、纬度两个数值就可以实现了。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会在同一时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人体的12条经脉也是纵向分布,可以把这些经脉想象为人体上的经线。假设我们自然直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当我们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到的部位有哪些呢?头面口鼻,颈结喉部,胸腹部,上肢(手臂、手)正前方,下肢(大腿、小腿、足)正前方。这些部位,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特定术语来命名,叫做阳明。当我们以侧面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的部位,就变成了:侧头部,耳,扇部,身侧部,上肢外侧,下肢外侧。这些部位,同样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做少阳,当我们以后背正对太阳时,阳光就会照射到:后头部,项部,背部,腰部,以及上下肢的后侧。这些部位,称为太阳
除这些部位以外,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部位,是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的,主要是上下肢的内侧面。中医将这些部位进行三等分后,从前到后,分别命名为太阴、厥阴和少阴。也就是说,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称为阳,进一步分为阳明、少阳和太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称为阴,进一步分为太阴、厥阴和少阴。如此便形成了最基本的三阴三阳的概念。中医又根据手足的不同,将此概念更进一步地细化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对这些阴阳对应的部位,单是进行如此模糊的界定,很不方便学习和掌握,于是古人以“划线”的形式,对这些部位进行更为直观的表述,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十二经脉。
北宋以前,医生主要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经》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然而《皇帝明堂经》因唐朝末年的战乱轶失,致使后来的针灸取穴失去了标准。
为给针灸经穴重新制定国家标准,宋天圣四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诏令国家医学最高机构医官院编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医官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惟一。
王惟一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历任宋仁宗、英宗两朝的医官。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便于保存,又将它分别刻在5块石碑上。
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于是再次诏命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由王惟一负责设计,朝廷组织全国的能工巧匠进行铸造,于1027年铸成了两具一模一样的针灸铜人,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
后来历朝历代都依据中医经络穴位的分布,制作了多款针灸铜人,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针灸医学教学和会试。古人会试时将水银注入铜人体内,将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应试者只能凭经验下针。一旦准确扎中穴位,水银就会从穴位中流出。医学史书把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之为“针入而汞出”。“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它开创了世界上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

经络脏腑相合原理

以上手足三阴三阳的概念,主要是对体表部位进行的划分。而人体结构中,中医更加强调的是脏腑。那么对于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关联呢?
首先看五脏与六腑。五脏是藏精之所,神常居之,又称五神脏。神最喜清净,最怕烦扰。所以五脏宜静不宜动。静则神安,动则神乱,其性属阴。六腑是转输运化水谷的场所。人体要得充养,离不开每天从外界摄取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需要把代谢后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这样看来,六腑最需要的是动,是通畅,所谓“六腑以通为用”。所以六腑宜动不宜静。动则水谷得消,机体得养;静则水谷停滞,百病丛生,其性属阳。脏腑的阴阳属性明确了,与体表阴阳之间也就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五脏与四肢内侧的“阴”部相应,六腑与四肢前、外、后侧等“阳”部相对应。
再将五脏细化来看一下。肺心在胸腔,在膈上,与手相近;肝脾肾在腹腔,在膈以下,与足相近。肺心相比,肺在上,在外;心在下,在内。肺心之间,有一个囊状组织,以保护心脏,称为心包。如此从上到下,三脏依次排列为,肺、心包,心。如果将这三脏的解剖位置对应到上肢内侧,就形成了这样的对应关系肺-手太阴;心包-手厥阴;心-手少阴。
肝脾肾三脏相比,脾与肝基本位于同一水平层面;肾在下。同样将此解剖位置,与足三阴经相互对应,可以得出如下关系:脾-足太阴;肝-足厥阴;肾-足少阴。
最后看六腑。六腑(三焦除外)的解剖位置都在腹腔,在膈以下。对比五脏与手足经脉的关系,可知六腑都应与足阳经相应。再从其具体位置而言,胃在上,胆在中,膀胱在下;大小肠与胃同属谷道,本来一家。所以,六腑与足三阳经相配的关系如下:胃-足阳明;胆-足少阳;膀胱-足太阳。大小肠在实体结构上与胃同属一家,在经脉上也共同归于足阳明经;临床诊治大小肠的问题,主要也是从此经着手进行。
剩下的大、小肠与三焦,就和手三阳经相配:将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三焦相配,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于是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经典的十二经配十二脏腑的经络理论体系。手阳明大肠经上有一个手三里穴,善治胃肠病,与大名鼎鼎的足三里并用,效果更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种将饮食物化生人体所需水谷精微物质的功能,决定了小肠经的治疗范围。《灵枢经脉篇》说,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因此凡与“液”相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找解决方案。三焦主司人体全身的气机和气化,疏通水道,运行水液,手少阳三焦经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有耳鸣耳聋、偏头痛、面肌痉挛、便秘、感冒等。

十二经脉在四肢、头面、躯干部位的分布规律

分布,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分布是指十二经脉在人体一定区域内的散布。为了认识和分析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我们把人体按照躯干、头面部、四肢做了一个划分,分成三个不同的部位来进行解析。
1、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其分布规律大体上是太阴、阳明经在前缘;厥阴、少阳经在中线;少阴、太阳经在后缘。其中,下肢内侧内踝上8寸以下的经脉分布不符合上述规律,即: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在内踝上8寸处两条经脉交叉,复归于常,见下表。
对于上面这张表格,我们需要进一步说明以下3个问题:
(1)无论上肢和下肢,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内侧面由前向后依次分布的是“太厥少”(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由前向后依次分布的是“阳少太”(阳明、少阳、太阳)。
(2)关于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相交的问题。在内踝8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线。到内踝8寸以上,才恢复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这与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牌经的起点是有关系的。足太阴脾经的起点是足大趾内侧端赤白肉际的隐白穴。什么叫赤白肉际呢?因为足背颜色是深、是赤的、是红色的;而足掌(脚底)颜色是浅的、是白色的。在这个深浅二色交界的地方有一个边际,就是赤白肉际。手掌和手背有一条交界的线也是赤白肉际。足太阴脾经的起点是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两脚相并,大趾是有内外的,两个大趾相近、相靠的那是内侧端。而足厥阴肝经是起于足大趾爪甲后的丛毛处。可见,脾经在后,肝经在前。因此,在内踝上8寸处需要让足厥阴、足太阴两条经脉交叉,当两条经脉交叉以后,才有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的一般规律。
(3)所谓内踝上8寸,不是我们量体裁衣时的8寸,8寸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不同身高的人,8寸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比例,是人为地把它做了一个划分,每个人用自己的手来度量,所谓“手指同身寸”,常见的同身寸法见下图。度量简单方法是:从内踝起,两个四横指(6寸),再加两拇指(2寸)。
2、头面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主要分布的是手足阳经。其中,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
我们把头称作“诸阳之会”。头部的阳气是充盛的,所以头面部是耐寒的,而这就是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一种解释。把头面部分成前中后三个部分,则阳在前,阳明的阳气最盛,正所谓“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所以,它分布在前;而太阳的阳气是次于阳明的,所以太阳经分布在后面;少阳是阳气最少者,所以少阳是分布在中的。
头除了前中后以外,还有一个部位是头顶,称为颠顶部。颠顶部分布的是足蹶阴肝经。刚才谈到阴经不上头,的确,阴经在体表是没有上头的,但足厥阴肝经具体的循行是在体内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颠,其经气是到达了颠顶部的。我们增加这个部分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以后大家学中药会学到,吴茱萸治疗的是颠顶痛、干呕、吐涎沫。它所治疗的病变是颠顶的头痛以及干呕、吐涎沫,所以颠顶是属于足厥阴肝经的。
掌握了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有什么意义?一是指导诊断,二是指导治疗。可以根据头部的不同部位或不同部位的头痛,来诊断相应经脉的病变。如面额痛者就可以诊为阳明头痛。牙痛是属于阳明经的,牙痛的部位是在面额部。而头的两侧痛或者是偏于一侧的头痛,也就是偏头痛者,被称作少阳头痛,是与少阳经有关系的。而后头疼痛延及项部被称为太阳头痛,这与太阳经的经气失调是有关系的。而颠顶痛是属于厥阴经的,又称作厥阴头痛,与足厥阴经的经气失调有关。只是在头顶痛,或前头痛,或前后左右都痛,甚至整个头都痛的病变也是有的。不同部位的疼痛,我们就可以根据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规律,来诊断相应经脉的病变,这就是在诊断方面的意义。
指导治疗又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指导我们选取相应的穴位,指导针灸选穴。如果面额痛者,我们就选阳明经的穴位,或者是要以阳明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是偏头痛或头的两侧疼痛的少阳痛,我们就要选少阳经的穴位,或者是以少阳经的穴位为主。后头痛连及项背的属于太阳头痛,是要以太阳经的穴位为主。而颠顶痛者我们就要以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为主,以此来指导循经选穴。此外,也可以指导临床的用药。中药学中的“引经药”,有“引经报使”的作用。太阳经的引经药,如羌活;少阳经的引经药,如柴胡、黄芩;阳明经的引经药,如白芷、葛根等。可见,经脉在头面的分布规律,既可以指导针灸,也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3、躯干部位
十二经脉在其循行分布过程中均与躯干部位发生联系,其分布规律是:手三阴经均出走于腋下;手三阳经皆上行于肩胛;足三阳经贯穿于整个躯干,其中:阳明经行于胸腹面,太阳经行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1)手三阴经。手三阴经都是从腋下走出的。我们现在所讲的分布是指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而不是指具体的循行。前面讲到,手三阴经的循行是在胸部的,但是在体表它是从腋下走出的。既然从腋下走出,那么在躯干就无分布,即手三阴经在躯干部是没有分布的。
(2)手三阳经。手三阳经是分布在肩胛部的。手三阳经从手走头,即从手指末端开始,经过上肢的外侧,然后经过肩部而上达头面部与足三阳经相交。这是手三阳的循行特点。手三阳经在经过肩胛时都要与督脉在大椎交会。
(3)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其在体表是分布在腹部的。
(4)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行于前,分布在胸腹部,而足太阳膀胱经行于后,分布在背腰部。大家看一下十二经脉的具体循行,不难发现,足太阳膀胱经在通过项部以后从一条变为两条,发出了一个分支。所以,背部和腰部所分布的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有两条,共有四条。也就是说,是四条经脉循行在背部和腰部的。除了背部,我们还应该谈到腰部,因为腰部的一些病变,比如腰痛,我们在针灸治疗时,取穴取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即所谓“腰背委中求”。少阳在中,所以足少阳胆经是分布在身体两侧的。一股减肥的时候,针灸医师主张拍打胆经,就是拍打身体躯干两侧和下肢外侧裤缝对应的部位。从上向下拍打,可以泄少阳胆经的邪气,有助于代谢垃圾排出体外。
关于十二条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循行在腹面的经脉是非常丰富的,具体到十二经脉就有四条,分别是足阳明胃经和足三阴经,那么,这四条经脉在腹部有没有一个排列的顺序呢?这个规律是有的。首先要提到胸腹的正中线,这是一个解剖标准在胸腹正中线循行的经脉是奇经八脉的任脉。任脉是“阴脉之海”,能够调节整合所有的阴经。由任脉向外依次排布的四条经脉分别是:肾经胃经、脾经和肝经。足少阴肾经最靠近中线,具体位置是,在胸部行于胸腹正中线旁开2寸,在腹部行于胸腹正中线旁开0.5寸;其次是足阳明胃经,具体位置是,在胸部行于胸腹正中线旁开4寸,过乳头中央,在腹部行于胸腹正中线旁开2寸;之后再向外依次是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可以小结如下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