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阳山古村/姜粤铭

触摸阳山古村

姜粤铭

这次郴州之行,让我感慨颇多的,恐怕要算阳山古村了。

从大巴车上下来,穿过公路,便是一个高大的牌坊,上书“阳山古村”四字,两边有联:“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多好的一幅对联,“宽容、和气”把乡土社会的宽厚民风彰显得淋漓尽致。牌坊虽然修得古典味十足,但明显是后修的,不过,修得倒也大气。

进村的乡村公路就从牌坊下穿过,在跨过一条小河后向村里延伸,公路两旁高大的香樟树清翠欲滴,清香扑鼻,繁茂的枝叶,把路面遮掩得严严实实。

阳山河从村头曲折而来,蜿蜒东去。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柳条吐翠,几只白鹅在水里悠闲地游着,没有被蜂拥而来的游客吓得惊慌失措。

沿着乡村公路走了约500米,便是一个比两个足球场还大的广场,给人以震撼。广场用青石板铺设,广场的中央是一个直径约3米的阴阳八卦图案。充分显示出古村的先祖对中国古代道家的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及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颇有研究。

阳山古村,位于桂阳县正和乡境内,距郴州市区30公里,离桂阳县城15公里。古村青山环绕,秀水萦回。自明始祖1497年迁居以来已有近600年,整个古民居群占地1.5万平方米,现存完好古建筑80栋。村落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小溪流贯全村,谓之“金带环抱”。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走过广场,要上十几个台阶才能到达古村的槽门。槽门旁立着数根栓马柱,这些栓马柱比我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要简单得多了,没有雕刻什么动物类的东西在上面,就是普通的条石上凿个洞而已。据村里的老人介绍,村里有个规矩,凡是中了举的举人,可以在槽门口立一对栓马柱子。村里原先有七、八对栓马柱子,由于某些原因,现在只剩四、五对了。

进入槽门后,是一座座古朴的房屋,交叉着悠长的小巷。每一间房屋均有名称和牌匾。如:梅阁、太极第、西厢楼、孝廉正方、佩印堂、继美东阁等。这与我们邵东荫家堂的布局明显不同,荫家堂讲究的是几进几横,各个房间互相联通,只要进了大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湿鞋。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阳山古村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是松散型的,既有血缘关系上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小家庭的相对独立。这也许是文人与商人的区别了。

村中房屋排布错落有序,小巷阡陌交错,长长的石板路,将一户户古宅联系起来。

走进狭长的小巷,举头一线天,低头一条线。两旁的房屋保护得很好,古色古香,仍还在住人。深褐色的门和窗户,有着古典的韵味,窗花典雅精细,历经近600年的风吹日晒,还是那样原汁原味。

磨得发光的石板路,在毛毛细雨的作用下,发出幽幽的光,显得很滑。我慢慢地走着,我在等,等那个撑着油纸伞,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姑娘的出现。或许她能告诉我,这悠长的小巷有着怎样愁怨?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摸着这黑黑的青砖墙,好像触摸厚重的历史。耳朵里似乎听到了朝代更替的炮声在山外经久不息,而眼前却是人不慌鸡不惊。我在想,在这近600年的历史变迁中,这个家族是如何躲避战火、逃过灾难而经久不衰的?

村中错落有致的房屋,四通八达的天井、走廊、巷道,巧妙的建筑设计让水灾、火患在阳山村化于无形。使何氏一族安然度过近600年的漫长时光,这只是其一;文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及遗世独立、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也是古村躲过朝代更替,独立于喧嚣之外获得真正宁静的原因,当然还得归功于族规家法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强大的自我约束、自我优化能力。

穿梭在狭长的小巷,空气中似乎飘荡着陈旧的霉味,耳中好像听到了“子曰诗云”的朗朗读书声,使人觉得好像慢慢行走在一个虚幻的空间里,要不是偶尔传来的二三声鸡鸣将我拉回现实,只怕我还得在虚幻的空间里继续游荡。

古村的生活节奏很慢,如《桃花源记》一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始终保持着昔日的淳朴和静谧,至今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文化。就如走在我前面的这群鸡,它们不会因为有一群人在后面追赶而慌不择路,仍不慌不忙地啄食路边的小虫,那样的慢条斯理。你看那坐在自家门前吸烟的老汉,抽袋烟都范儿味十足,先将烟杆上的玉石烟嘴,用手抹了抹,再将烟杆那头的铜烟窝,在水泥地上敲了敲,然后将烟杆横拿在手上,伸手从烟杆中间吊着的黑不溜秋的烟袋里摸出烟丝,用力按进烟窝里,惟恐没按扎实,用大拇指再按几次,再拿起搁在旁边的纸煤子,用嘴狠狠地吹了吹,纸煤子突地一下,燃起了明火,然后,左手拿着烟杆,将烟嘴伸进口里,右手拿着纸煤子,将烟窝里的烟丝点燃,嘴巴狠狠地吸了一口,于是,两个鼻孔就像两个烟囱,两股浓烟破鼻而出,老汉微闭着双眼,独自慢慢地享受着。站在一旁欣赏的我,也陶醉了。

狭长的石板路,随着时光传承了近600年,被人们踩得异常光滑,走在这条路上,仿佛穿越了600年的历史,能品味到一种幽远的古韵。古村就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岁月的年轮已浸染上他的容貌,并在岁月中越发变得从容,有谁曾经路过它,有谁曾经驻足看过它们,如今都已不再重要,那斑驳的纹路就仿佛岁月的图腾,述说着古村的前世今生。

古村静悄悄的,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汽车尾气,一切都是那么古朴、自然、和谐、清新、婉约、静谧,像一个尚在深闺中的江南女子。

说实话,我最烦那些商业化浓郁的所属“古镇古城”,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遭遇到资本的侵袭后,立马变成资本追逐的角斗场,就连空气中都飘荡铜臭味。

久居都市的人们,心里烦透了高楼大厦水泥丛林的环境麻木了公式化的生活,厌倦了勾心斗角的职场。还好,这次随团采风,让我见识了远离尘嚣、古朴典雅的“世外桃园”,体验了静谧与安然、随性与古韵的恬淡生活,真正将身心彻底放飞于大自然。

此刻的我,一身轻松,似乎脱胎换骨了。

顾   问:钟石山

主   编:何俊良  13517392853

邮   箱:203666763@qq.com

副主编朱亮辉 13973596834

邮  箱:917704141@qq.com

副主编:刘海辉 13337295073

邮   箱:895236831@qq.com

编辑部:湖南省邵东县红土岭

派出所文体路侧对面

后侧门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