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觉:“无奸不商”与“无尖不商”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无奸不商”与“无尖不商”
刘畅觉
清代沈起凤《谐铎》载,一徽商说,要发财,需治“内贼、外贼”。“仁义礼智信”是内贼,治内贼即忘却五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外贼,治外贼就是忘却欲望,处处吝啬,如此,则致富“易如反掌”。
或说:“奸”为“尖”之误。实为“无尖不商”。春秋时期的郑国,商人卖米麦时,把升斗里的粮食堆得尖尖的。这个添加“尖头”的习惯,后俗称“甜头”。我见到有些商人在过完秤之后,还给客人加一点点,给点“甜头”,换客人一个笑脸。
商人有“行商坐贾(gǔ)”之分。《周礼·天官·大宰》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行贩曰商,坐卖曰贾。居货待售叫“贾”。贾市,《段注》:“市,买卖所之也。因之凡买凡卖皆曰市。贾者,凡买卖之称也。”“引申之,凡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皆曰贾。”《说文》:“贾,坐卖售也。”清代王筠《句读》:“言坐者,与下文'行贾’对文。”后来“商贾”作为商人的通称,不再有区别。无论是商还是贾,都为求财而来。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经商之道,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但“商场如战场”这句话,也说明了商场的凶险及其套路之深。若不小心,便满盘皆输,血本无归。
乡下时有“卖判(方言音译)货”者,一旦得逞,便是暴利。这些人口若悬河,能说得寡妇生出小崽来。 判货常为小商品,值不了几个钱,如净水器、锅盆之类。但他们得说,这是高科技产品,对人体健康如何如何好。套路由小而大,由浅而深。让你一步一步走进套,不想出来也出来不得。首先,一件小商品收10元钱,然后把钱退给你,商品归你。然后,一件小商品收100元,如前,退钱,货归你。第三次收300元至500元,这次想贪小便宜的人更多,以为还是免费。天上掉馅饼,不捡白不捡。可谁知,人家这次玩真的了,拿钱,开车,走人,溜之大吉。等到你明白过来,人家影儿也不见了,只好捧着手中用高价买来的廉价商品发呆。
“卖判货”者有个流行词,叫“踩炸弹”,便是落入工商行政执法人员之手,那后果,可想而知。
我读高中时,在两市塘建设路口,见到一伙卖药的人。他们先是赤身打拳,吸引观众。然后当街竖起两条长板凳,说,等会儿这两条板凳会打架。在你想看板凳打架时,他们卖药了。他们说,这药叫“暖经丸”,能治“出虚汗”。晚上睡觉时出的汗叫虚汗,你用手帕擦下来,用碗罩住,放到桌上。第二天来看,全是血,不是汗。“暖经丸”就专治这种病。
有七八个观众买药,每包一毛钱。那些人接着表演气功,用刀子在胸脯上砍。然后把那一毛钱退了,药归你。再表演吞火,再卖药,还是原来那“暖经丸”,每包两毛钱。这次有二三十个人买药。
我不想走,和大家一样,想看看那两条板凳怎么打架。但板凳始终没打架,而那些人却拿着钱,走人了。
没见到板凳打架的人,嘴里骂娘,陆续散去。买药的人,手里拿着药,站在那儿,发呆。
我今天才明白,这些卖药人是“卖判货”者的祖师爷。
“无尖不商”固可称道,但商人们难以人人做到。“无奸不商”不地道,但不“奸”一点又赚不到钱。奸(姦),《说文》:“私也。一曰诈也,淫也。”钱是个好东西啊!为了钱,就“奸”一点又何妨?不过别太过分,否则,“踩炸弹”!
201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