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赏析】脑膜瘤(血管瘤型)
【华夏影像诊断中心】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拥有医学影像界
排名前三的网站www.dic120.com
排名前五的微信订阅号dic120
排名第一的学习超级QQ群53927100
是医学影像人的三栖平台
脑膜瘤(血管瘤型)
男43,头晕半年,加重伴呕吐
“脑膜瘤”一词是由Harvey Cushing 于1938年在其专著(与Louise Eisenhardt合写)里首次提出的[1],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占成人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0%~20%[2、4]。病理上,脑膜瘤有许多类型,而血管瘤型脑膜瘤因质地软,血供丰富,术中极易出血,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及充分准备尤为重要。
脑膜分三层,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蛛网膜向硬膜内伸进许多突起,称为蛛网膜绒毛,绒毛顶端有帽状细胞,也称脑膜皮细胞。大部分脑膜瘤起源于埋在硬膜内的蛛网膜帽状细胞,其分子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具特征性的、最常见的基因变化是22 q染色体上2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2)基因的丢失。根据WHO 2000年分类,脑膜瘤分为15个病理类型:上皮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移行型(混合型)、砂粒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淋巴浆细胞丰富型、化生型、透明细胞型、脊索样型、非典型性、乳头型、横纹肌样及间变性脑膜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血管成分较多,可表现为管径不一的血管瘤结构或高度扩张的薄壁海绵状血管瘤结构,但均为分化成熟的血管,其组织学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可见吞噬脂质的泡沫状细胞,二是细胞核多形性、深染,但不伴活跃的核分裂像、坏死及侵袭等。
颅内脑膜瘤属脑外肿瘤,故脑外病变的影像学征象较明显,如皮质扣带征、邻近蛛网膜下腔扩大、以宽基底与颅骨或者硬膜相邻、MRI上肿瘤与脑皮层之间有脑脊液或点状、条形血管流空信号,等。通常情况下,于T1加权图和T2加权图上,脑膜瘤趋向于与脑实质等信号,边界清晰。15%的脑膜瘤出现钙化,40%的脑膜瘤可见中等到显著的瘤周水肿。囊变率为0.9%~14%。增强扫描常强化明显,由于与脑膜关系密切,多见脑膜尾征。
作为脑膜瘤的一个亚型,除了具有脑膜瘤的共性以外,血管瘤型脑膜瘤尚具有独特的MR特点。本研究表明,血管瘤型脑膜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钙化及囊变较少,瘤周水肿多见。这是由其富含血管的组织结构决定的。血管瘤型脑膜瘤由于独特的组织成分, 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具有上述MR特点的病变,术前要考虑到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可能性,以便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颅内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血管瘤型脑膜瘤血管异常丰富,术中容易出血,同时血管瘤型脑膜瘤与恶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IU表现相似,术前通过影像学能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