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风情丨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为什么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呢?
福建地区山多地少,山地丘陵占据福建总面积的89.3%,故有“东南山国”之称。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福建出于“山高林密多猛兽”的因由,在我国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中,福建地区的开发也比其他地方稍迟,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传承。
那么,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如何形成的呢?
“八山”的形成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吗?为什么同为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却未如此呢?
福建延绵不绝的的山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远古时期,福建地区或许是一大片平原地带。但是,在某一时期,太平洋板块发生运动,朝着亚欧陆地板块挤压。这次地质运动首先触及的是台湾岛,形成了台湾山脉(中央山脉、玉山、阿里山、台东山)。随着板块继续挤压,福建地区也渐渐形成了众多跌宕起伏的山峦,这也是为什么福建的大山脉走向几乎都是与海岸线平行的原因。
上古时期的板块运动还曾经挤压出一条福建连接台湾的通道,称为“东山陆桥”。晚新世时期(约1.1万-4.2万年前),由于冰川活动,海水下降了130-180米,东山陆桥曾几度露出水面,成为了古人类往返福建与台湾的主要通道。
总之,福建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处,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个地震带。自古以来,大大小小的地壳运动不计其数,而远古时期的那一次剧烈板块移动与挤压,产生了福建如今山峦叠嶂的地理环境。
“一水”的概念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背靠山,面向海,山峦起伏,降水丰富,致使福建境内河网密度高、流量大、坡降急的河流多。
福建境内共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总长13569公里,其中闽江全长541公里,流域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占全省流域总面积的一半。九龙江干流长285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是福建南部的主要河流。加上汀江与晋江,构成福建最主要的四大水系。
水是万物之源,早期先民移居福建,都是生活在这些河流沿岸,也正是这万山丛中的“一水”养育了福建人民世世代代。
“一分田”的含义
在古时候的农耕社会,耕地是赖以生存的资源。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可利用土地资源均分布在沿海地带,即以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构成的福建四大平原。这些平原的面积仅仅占据福建总面积的1.3%,因此说其“一分田”都虚夸了。
福建四大平原也并不是自古有之,对福建地理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四大平原都处在某一条河流的入海口。也就是说,福建的平原是属于冲积平原,闽江冲积形成福州平原,木兰溪冲积形成兴化平原,晋江冲积形成泉州平原,九龙江冲击形成漳州平原。比如,兴化平原曾经是一个水深近30米的港湾,由北部囊山、西部九华山和龟山、南部壶公山、东南部五侯山共同构成了一个“C”型海岸线。发源于闽中山区的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三大河流从兴化平原的西部及北部注入海中。从先秦到隋唐时期,长期的河流冲积以及海潮的托顶作用,使得兴化湾边缘地带逐渐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地带,这便是“兴化平原”的前身。
这四大平原所属的城市,自古以来也是福建最发达的地区。稀缺的土地资源也让福建成为沿海各省人口最少的省份。
写在最后
“地狭人稠”对于福建先民来说是十分恶劣的生存条件。在有限的资源争夺当中,弱肉强食,同时也锻造出福建人不怕苦、敢拼搏的人文性格。
曾经有位网友说:“已经被逼到蛮荒之地,生无可恋的陆地边缘,只能铤而走险,向海外扩张自谋生路,没想到铸造这支族群的另一番天地,所有溢美之词都是胜者的自圆其说。”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培育出了人文性格独特的福建人,这就是福建文化。
文/福建本地君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