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山顶
在阴郁的屋子里待久了,连心都要下雨了,从里到外地盼着,盼着阳光明媚,飘洒于山间、田野、溪流……
一个电话的邀约,竟然开启了九山顶之旅。是该给忙碌的心情放个假了!车轮滚滚,路上的秋色,渐愈迷人,来不及嗟叹,即从车窗外迅速地闪逝。只是因着要见到更加奇美的山景,才没有停下来顾怜眼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路向西,绕过了清东陵景区,侧经凤凰岭,便有弯弯的山路。两旁山坡上时不时地站着叶子已经稀疏的柿树,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小柿子,圆圆的,亮亮的,真好像高挑着数不尽的小桔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那喜庆的劲儿呀!一下子就把阴了好多天的精气神给提了出来,越看越眼馋,冲动了好几次,愣是把“李下正冠”的小想法给压下去了。车子终于在山路弯弯慢慢抬升海拔中停下,一方书有“九山顶”三个大字的古铜色的门牌坊,站在了我们眼前。
“到了到了!”欣喜的我们背起行囊,踏上了登山之路!同事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一溜烟蹦跳着走在我们前面,像两只引路的小山雀,叽喳跳跃。
山里的空气与城市里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呛鼻的各种废气,没有霾,更没有沙尘暴。略带凉意的秋风里,夹着树叶和山草的苦香,细品还有一丝甜津津的味道……这是这个季节,这些成熟的花草树木挥发出来的独有的味道,是大自然酿制出来的大山里独有的空气清新剂,吸了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甚至还会莫名地兴奋。
站在半山一处开阔的地方,向远处极目远眺:山路弯弯,给山仙子的罗裙,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忽隐忽现地扎在腰间。山顶和峡谷中,萦绕闪烁着蓝莹莹紫幽幽的光,似雾非雾,恍若一位妙龄少女,身着贵气的紫纱衣,在初阳东升里,袅袅娜娜,羞答答地向你走来……
许是因为秋雨后久违难得的一个晴天吧!头顶上,太阳的光线,整束整束地倾泻下来,撒进山谷,撒进那碧绿碧绿的潭水……一霎时,阳光照射下的每一片叶子都变得荧光闪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黄的更黄……整片山林像一片姹紫嫣红的海浪在微风中荡漾;而那湾碧滢滢的潭水,点缀了黄橙橙的落叶之后,被秋风拂来拂去的,恰似一只开屏抖羽的绿孔雀,倾心倾力地向心上人展示着她的青春与靓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秋季登山,最能让人饱眼福的,还是得数那成片成片的山林红叶,在阳光下,红得像一片火海,红得让人震撼,不能不让人触景生情,惊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然而,再美的红叶,也得在秋风的催促下,选择落叶归根,去回报对根的情谊。有的叶子甚至还没有变黄,也纷纷谢幕。落叶铺满了层层石阶,脚踩在上面,软绵绵滑溜溜的,一不小心,还会滑倒摔了屁股。就地取材是这里的建路特点。把随手可得的石块砌成石阶,山路虽不宽,却大部分都圈着山上用毛木做的栈道,很便于游客走得疼了累了伸手去扶一扶、抓一抓,很觉得暖心。
说到暖心,我不得不赞叹九山顶旅游服务搞得好。这里没有乱摆乱卖现象,卫生间很清洁,最让游客觉得舒坦的是半山上开的免费粥屋。出来游玩,哪个游客都不会心疼多花三两块钱去买一碗热粥来喝。只是国内的哪家景点,不是在巧生名目地敛财呢?何况又冷又饿地登到了半山腰,吃粥花钱也无可厚非。然而就是这个“免费”二字,让人心生暖意,灶房里两个阿姨穿着旧时八路军的灰色军装,满脸慈祥,将大铁锅里煮着的小米枸杞稀饭,一碗碗地端给渴了饿了的游人。
当我几口粥下肚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我不知道自己品尝到的,是小米粥的香,还是当年八路军在此抗战时,人民群众呈献给他们的那份亲情、热情、还有真情,我知道,那便是支撑八路军打胜仗的根本,也是我品到的红色旅游的真正味道之所在。在粥屋旁边很小的侧房里,挂着大约二十几身灰色八路军军衣,军帽,腰带,牛皮手枪袋,这些都是免费为游人照相提供的道具。战争年代的烙印,在这个景点,以免费体验的方式,传递着红色的记忆,景、趣、情、意相结合,没有比这种旅游开发更能让游客开心的了!
谁说登山都是大同小异?那是他根本没有把自己真正交给大山。其实,每一次登山都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收获。就连上山和下山,都有着不同的路线,用来考验不同的登山者各自的体能和意志。我们的几个同行者,不仅拒绝了坦途上的观光旅游车,更选择了傍崖的小路盘绕着山体拾级而上,为的就是发现和近距离地欣赏秋景之秀美,峰林石之奇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我们在山林小径中逶迤穿行时,同伴突然停下脚步说“你听,有水声”。“在哪儿?”我们一同循声向山谷张望。又绕了一片山岗,透过密密的杂林的缝隙,看见一股山泉从高处哗啦啦垂下,便有一小段用一根根树干平摆搭成的木桥,桥头有书云“云泉桥”,顾名思义可知这泉与桥的高度了。
“妈妈,咱们什么时候能够到顶啊?”两只小山雀终于有一只忍不住了疲劳和饥饿问妈妈。看看表上的时针,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在几块大石旁坐下来歇息。届时,不断地有从下面赶来的人问“还有多远能到顶?”“你们到山顶了吗?”“那上边好看吗?”问询中,明显地渴望着继续攀登的鼓励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猎奇心理。
有人开玩笑地说“还早那,天黑见吧!”这明显地是一句不符实际的玩笑,却给了后来人一个不小的打击。“真的吗?我的天,不想爬了。”似乎刚才还有半个气的皮球,霎时就瘪了下来。于是我说,“上边可好看了,再有二十几分钟也就差不多了”。也许是我的一本正经的表情使他们有了信任感,那一班人又充盈了新的希望,谈笑风生地继续他们的路程了。
而对于我,哪里知道山顶的情形?更不晓得还需多久能到达顶峰,我只是运用了一下诚信的智慧,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在登临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最艰难的时刻,“鼓励”对于一个人成就最后的事业,是多么的重要,而选择一个乐观向上的团队,也是既幸运又不可缺的条件。让人们永远怀着一个希望去追求,就像升腾着一个明晃晃热乎乎的太阳在心里,再苦再艰难的坎也能过得去。
太阳偏斜了,我们的笑声和身影,还在九山顶的彩林里穿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王翠红:笔名雨荷;荷韵幽香。曾在《作家报》、《世纪诗典》、《中国现代诗歌网》、《河北新农村建设》、《科学导报》、《长城文苑》、《绿洲诗刊》等处发表现代诗歌作品多篇。代表作有《海》、《望》、《梨园情》、《年》、《雨》、《阿Q》等。2016年《老爸的葡萄》曾在唐山“振兴杯”诗词大赛上,获现代诗歌组优秀奖。现任遵化市作家协会、诗歌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级、唐山市级、遵化市级诗词学会会员。现任燕山诗文公众号现代诗歌主编。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
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责任编辑:
顾问: 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丫头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玉庭小筑
诗歌主编:王翠红、张瑞华
诗词主编:田玉竹
动态主编:梁淑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