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2020年3月
这个月,读书的速度和数量都降了下来。3月份一共读了6本,其中2本还没看完。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法] 雨果 著
李丹、方于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6月
说来惭愧,从小到大看了好几版电影,这还是第一次读原著。在阅读过程中,从前各个版本电影中的冉阿让、米里哀、沙威、芳汀、珂赛特、马吕斯、德纳第、爱潘妮、小迦夫洛什……时不时从记忆中跳脱出来,在原著中经典的场景下演绎故事情节。这很难简单的判断是好是坏,从电影中获得的形象具体、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情节,对于阅读原著起到了增加流畅性、更易理解的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了阅读文字所本应带来的自由想象,优秀文字所引发的拓展时空和发散联想的体验也就打了折扣。
都说电影跟文学是相通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为优秀的电影奠定基础,而非凡的电影艺术创作也可以使相对平庸的文学作品得到升华,但他们毕竟是两个艺术领域,电影追求的更侧重光影声像等外来的感官享受,文学则更加侧重从阅读者心灵生发的内在体悟。如果先看电影后读原著,多少会因为影像的记忆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框住了自己的想象力。
说回原著本身,小说以史诗的笔调展示了作家对现实、人生和心灵的深切关怀。他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放置在动荡混乱的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巴黎,让他们在国家、社会、家庭变动的历史洪流中受苦受难。既头绪纷繁又线索清晰,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一再现,繁多的各色人物纷纷登场,精彩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描绘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全景图像。在此基础上,作家赋予了人物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甚至极力突出主要人物所具有的超人行为和传奇色彩,使整部作品放射出理想的、浪漫的光辉。这是对悲剧人生和命运的关注与拷问,更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赞美与歌颂,他希望能用善良、仁慈、博爱、道德来感化大众、净化人心,治愈仇恨、罪恶、压迫、愚昧所造成的社会和心灵的创伤。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的作品,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传世经典,就像雨果自己说的: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五万年中国简史》
姚大力、钱文忠、于赓哲、李山、武黎嵩、仇鹿鸣、吴钩、方志远、马勇 著
姜鹏、李静 编
文汇出版社,2020年3月
这套书的名字很讨巧。我们以前常说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通常是指从所谓的“夏”开始的,但对“夏”的争议比较大,如果不承认,那我们作为文明古国的地位名次可能就受到挑战了,为此甚至还出现了更具争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这套书用五万年的说法,巧妙的避开了争议,而是依托科学理性的考古成果,以第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的时间开始算起,一直讲到20世纪。这样一来,有或者没有“夏”所造成的千把年的差异,在以万年为单位的历史长度面前,就不值得一提了,五万年,可比五千年长多了!
因此可以看出,这套书所用的材料和观点,都是相对较新的学术成果,而且运用大历史观,从基因、语言、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新的解读。这种做法让我联想到“看理想”APP推出的音频课程《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感兴趣的话可以试听,对,是试听,因为是收费的。
这套书还有一个特点在于可读性强。虽然也是传统通史的章节式,但每一节的题目都借鉴了“标题党”的套路来吸引眼球。比如:“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长江’的名字来源于东南亚的语言”“什么职业会成为秦皇汉武的打击对象”“汉代农民竟然比明清农民更富有 ”“最丑皇后贾南风与八王之乱”“中日奇缘:魏明帝赠给日本女王的百枚铜镜”“曾经强大的草原民族,他们去哪里了”……是不是很有公众号“爆款”文章的样子?整套书其实就是以这样一些“冷知识”为点串联起整个历史脉络的。
有了创新性、可读性,再看科学性,内容是不是让人信服,是不是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这点主要体现在作者上。本书汇集了复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历史、文化史方面的专家:先秦文化史专家李山、秦汉史专家武黎嵩、魏晋文化史专家钱文忠、魏晋史专家仇鹿鸣、隋唐史专家于赓哲、宋史专家吴钩、蒙元史专家姚大力、明史专家方志远、近代史专家马勇……他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作为历史普及的读物,是合格的。
但是作为多人分著再统编的作品,这套书也有明显的问题,不同学者的侧重点、叙述方式等各不相同,而且为了表现出这套书比以往传统通史著作更为新颖,在选题和评述过程中更加注重观点、材料和表达方式的“新颖”和“冷门”,有时候会忽略甚至放弃一些基本常识的记述。而编者可能仅仅是按时间顺序编排起来而已,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关键事件等方面看,不如传统通史著作来得系统和完整。
前段时间我曾写了一篇关于中国通史分级阅读的小文,把通史类读物分了几级,里面有一级是“形式更灵活、内容更通俗的普及读物”,把这套书放在这一级里,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在读完《上下五千年》后,或者对中国史有了基本的常识认知以后,再读这个。但如果给小朋友们看,应该还需要家长陪读并随时做好解释。
《逃避统治的艺术》(修订译本)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美]詹姆士·斯科特 著
王晓毅 译
三联书店,2019年8月
这是一本有趣的学术书。作者先给出了他的研究对象:赞米亚(Zomia),它包括从越南中央高原到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所有海拔300米以上的地方,横跨了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5个国家,以及中国的云贵桂川地区,面积有25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1亿少数族群人口,他们的族群错综复杂,语言多种多样,生态也是复杂多样。然后又强调:“我在这本书中说的一切对'二战’以后的时期不适用。”同时还提及了一些学者之前的相关论述,以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将社会发展看做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山地社会往往被看做是落后的,并被认为会在先进文明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但是赞米亚却构建了与这种想象不同的山地文明,山地为山地居民提供了保护,从而使山地居民得以从国家的统治中逃避出来。如果说“主流”的学者往往从国家的角度,将山地看做是远离文明的野蛮地方,而本书作者却认为,“野蛮”是山地人群主动选择的结果,国家的作用在于控制其国民,而部分人群会主动地选择一个无国家的空间以逃避统治。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是美国人类学界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军人物,其《农民的道义经济》一书出版以后,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其《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都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现在是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其主持的“农业研究”是一个跨国的高水平博士后研修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近20年。从作者的学术经历看,他似乎大多是站在所谓“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进行研究和表达的,从而得出相对“非主流”的观点和结论。这样看来,作者在本书中所阐述的理念就不意外了。
他在书中表示,这些山地居民并非没有文明,表面所显示出来的所谓落后或不文明,恰恰是他们自我选择的、逃避统治的策略。他们曾经在谷地生存,有较高的农业文明,甚至也有语言和文字,但是他们放弃了这些,只是为了保持一个无国家的状态。这多少会让人想起那些“城市精英”突然逃进深山过上田园牧歌生活的故事,他们也曾经有先进的技术,只是他们选择生活在别处。
而且,这里是水泊梁山,山地居民并不试图反抗国家,只是通过分散和移动,让国家无从把握他们。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维持这样无国家的生存方式,防止外来的国家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在其内部产生不平等。通过书中的描述,赞米亚呈现出一个没有赋税、没有统治、人人平等的生活图景,这极大地挑战了我们对于山地的认识。从逃避的意义上说,山地居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崎岖不平的山地给他们提供了保护,要让他们下山是很困难的。
但是这个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便终止了,因为现代国家有着远比古典国家更强的能力,山地已经不能对国家扩张其统治构成障碍。但是,逃避统治的艺术真的消失了吗?
作者在书中重新讨论了中心和边缘的关系。中心在不断扩张统治,而边缘则逐渐成为逃避的空间,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流行一时的《空谷幽兰》中记录的隐士,终南山上那些隐居者就是一种逃避,相对于当今的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他们是边缘的,既不属于主流文化,也不被主流文化所控制。尽管作为人,他们不能逃离现代社会,保持了与主流社会的互动,但是作为隐士,终南山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空间,使他们可以逃避主流社会的压力和烦恼。在现代社会中,中心和边缘并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控制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有中心和边缘、主流和非主流之别,主流的扩张和边缘的抵制无处不在。
实际上,当今社会的人们也会以自我非主流化的方式来实现逃避。与谷地王国的臣民相似,主流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大多数人会进入主流社会,但是也会形成压力,因而有人选择逃避主流社会,从而形成现代社会多种多样的亚文化。这也具有与赞米亚山地族群类似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逃避空间。现代社会的逃避空间既可能是物理的,也可能是社会的,一些逃避主流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物理的空间;但是更多时候,逃避的空间是社会的,那些选择非主流生存的人将逃避作为生存方式,在主流社会之外建构新的亚文化认同,类似于所谓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不过,与有趣的观点不相符的却是这本书复杂的叙述,我读下来感觉有点吃力,难度主要就来自于叙述的问题,绕来绕去的长句子很容易把人绕懵,有些段落甚至需要反复读好几遍才能抓住作者的逻辑,就像有网友评论的:如果不是作者的叙述技巧有问题就是翻译有问题。
《挑战不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
[美]李昌钰 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我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也喜欢看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疑案故事,而经常在真实案件的解读中发现“李昌钰”的事迹,于是就找到这本书来看。
其实最早知道他,还是因为他参与调查台湾枪击事件,继而通过媒体了解到李博士的传奇人生:他是享誉世界的华人神探,被称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刑侦鉴识专家,也是美国警界迄今职位超高的华人,从警50余年,他参与调查了全球各类案件8000多起,其中许多案件已成为国际法学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美剧迷们熟悉的《CSI罪案现场调查》系列中有很多都是以他侦破的案例为原型的。
他参与的经典案件包括:辛普森案、克林顿助手自杀案、克林顿性丑闻案、肯尼迪家族成员强奸案、碎木机杀妻案(在没有尸首的情况下,将凶犯抓获,轰动美国)……每一个重大案件都因为他的介入而得到关键性扭转。
这本书是案例回顾+自传,就是在李博士参与调查的经典案例中,穿插了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走上刑侦岗位,如何“利用职务之便”结识他的妻子,如何用5年的时间在美国读完本科、研究生、博士,如何努力提升鉴识技术并使其成为美国现行刑事侦查甚至司法体系的重要环节,又如何无私地推广普及先进理念和技术……他的人生和案例一样好看,传达着勤奋、敬业、自信、谦逊、开明的人生态度。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各类惊天动地的大案,而是在李博士参与调查枪击案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他带着团队和设备到台湾进行现场检验的同时,非常注意进行现场教学,并不是教自己的团队,而是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讲解给台湾的警方,他的理想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向能接触到的各国各地区警方进行技术和经验的传授,让警方掌握科学的方法鉴识现场、惩恶扬善。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想想某些专家怀揣着小小成果生怕被人抢去的嘴脸,两种境界真是判若云泥。
实际上,李博士在这本书里始终传达着一个理念,勤奋。他从一名台湾小警察开始,美留学,端盘子、教功夫、洗试管,用五年时间在美国读完本科、研究生、博士,经过不懈的勤奋,终于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鉴识专家,而现在功成名就的他,依然每天工作14小时,依旧在用勤奋与坚持塑造着他的传奇。
所以这是一本刑侦+励志的回忆录,值得好好看看。
《呼吸》
Exhalation: Stories
[美]特德·姜 著
耿辉、Ent、李克勤、姚向辉 译
译林出版社,2019年12月
因为科幻电影《降临》知道了特德·姜,读了《你一生的故事》,因为前段时间读书网站的推荐,从亚马逊借阅了这本新出版短篇集的电子版,只读了其中同名的一篇。我记得这篇好像是得了雨果奖、轨迹奖。通篇几乎没什么戏剧性的情节,却微妙地表达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在由这个定律统摄的宇宙里,每个个体都以某种方式融入到文明的大故事中成为亲历者。特德·姜的特点在于并不依靠猎奇观感和星际冲突来制造戏剧张力,而是更注重内在的思考与自省。这比借着科幻外衣讲现代甚至传统故事模式的所谓“科幻小说”,要难,创作难,阅读也难。
《迷踪之国1雾隐占婆》
天下霸唱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在读《逃避统治的艺术》时,因为书中研究对象的地域关系,想起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故事背景是在“缅北野人山”,正好在赞米亚地区内,所以就找来看了。
我非常喜欢《鬼吹灯》系列,所以爱屋及乌的找了些作者天下霸唱的小说来看,好几年前读过这本,但是读不下去,这次也是一样,咬着牙边骂边看完了。首先应该肯定作者的脑洞,还有就是名字起得很有吸引力,恐怕也就这两点值得肯定了。看完第一个感觉是这本书到处都飘散着5个字:“我在凑字数”。情节推进特别慢,出现一个奇观,就赶紧解释,旁征博引生拉硬扯好几页,才继续推进情节。有时候不耐烦了只能跳着看,最后也没弄明白个所以然,因为这个系列一共4本,这是开篇。后面的我能不能继续读下去,就难说了。
点在看,让更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