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
汪士鋐
(一六五八—一七二三)清代书法家、藏书家。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汪琬从子。书法与姜宸英、笪重光、何焯并称“康熙间四大家”。编纂诗文集《近光集》,著《瘗鹤铭考》《秋泉居士集》《全秦艺文志》《长安宫殿考》《玉堂掌故》等。
王文治
(一七三〇—一八〇二)
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 授编修, 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工书法,以风韵胜。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铁保
(一七五二—一八二四)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四大书家”。
伊秉绶
(一七五四—一八一五)
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
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其时与邓石如齐名。
阮元
(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 晚号怡性老人, 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沈道宽
(一七七二—一八五三)字栗仲,先世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籍大兴(今属北京市)。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官湖南酃县、桃源知县。工书,善画山水,撰有《话山草堂诗抄》。
费丹旭
(一八〇二—一八五〇)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 晚号偶翁, 乌程( 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工书法, 书有韵致。著有《依旧草堂遗稿》一卷。
杨沂孙
(一八一二—一八八一)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
黄宾虹(1865年—1955),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
黄宾虹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80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画风,正是他显著特色。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书法对于古人而言,除了是科考必备的敲门砖外,也是修身养性、表情达意以及怡情遣怀的一种重要方式。李鸿章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很少有人提及他的书法艺术价值,其实他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书法家。李鸿章的书法于端庄中不乏生动,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结构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有欧阳询、颜真卿遗风,他擅长行楷,有台阁大臣的风度。
罗振玉(1866年—1940年),字式如、叔蕴,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浙江上虞人。我国最早的几位甲骨文学者之一,与王国维共同创立的研究范式为我国甲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继承了宋朝以来历代学者对金石文字的研究,开辟了古器物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一生著书立说,成果丰硕,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潘龄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1949年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中央文史馆馆员。1954年病逝于北京。
潘龄皋书法造诣颇高,擅楷、行书,小字尤精。结体平正匀称,用笔圆润流畅,风格秀美典雅,深受书家好评,可谓“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蓄深沉”。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当时与谭延闿齐名,有“南谭北潘”之说。时津京冀等地商号铺面,皆以延请潘氏题匾为荣。坊间亦有“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时人称其书为“潘体”。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亦作晓楼),浙江山阴人,清末画家。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
沈道宽(1772年-1853年),清朝书法家、画家,字栗仲,浙江鄞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出身,曾在湖南省的酃县、桃源做知县。工于书法,擅长画山水画。享年八十二岁。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沈道宽作为知县,曾主持重修炎帝陵,并主持修编了《炎陵志》八卷。炎帝陵墓冢碑文为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沈道宽所书。沈道宽曾主持修建“咏丰台”,并书写“咏丰台”三字刻于石碑。
董鄂·铁保(1752~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大臣,著名书法家。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曾任《八旗通志》总裁,并将旗人诗文编为《白山诗介》134卷,个人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铁保是满人中最著名的书法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朝四大书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体”带来的板滞之病。他谪居吉林时仍勤于临摹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斋帖》。
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中允,入值南书房。书法为清一代名家,与姜宸英、笪重光、何焯、称“康熙间四大家”。书绝瘦硬颉颃张照,诸子莫及。晚年尚慕篆、隶,其书能大而不能小,然有奇势,纵横自放,名公卿碑版多其手。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他的正楷列为“佳品”。
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
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王文治运笔柔润,墨韵轻淡,行间布白,疏朗空灵,气格风神极其婉美,近于董其昌的书风而更加妩媚,倜傥风流的境界是作伪者难以仿效的,当时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在津门各殿堂里多有其墨迹。1919至1926年,徐世昌将其书法作品汇集成《水竹邨人临帖》3册、《石门山临图帖》1册,刊印发行。他的书法大宗为对联,其余为条幅、册页之类。
于右任
(一八七九—一九六四)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章士钊
(一八八一—一九七三)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郭则沄
(一八八二—一九四六)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音庵),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浙江台山龙顾山试院。为礼部右侍郎郭曾炘长子。著述甚丰,有《十朝诗乘》二十四卷,《清词玉屑》十二卷等二十余种刊行,还有小说《红楼真梦》,是《红楼梦》续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
祝书元
(一八八二—?)字读楼,一作竺楼,直隶大兴人。清朝及民国政治人物、书法家。
张大千
(一八九九—一九八三)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
左宗棠
(一八一二—一八八五)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 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