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为救助流浪狗,卖房离婚负债百万,扬言不后悔?真相是什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家住重庆沙坪坝的杨女士,30多年来救下千只流浪狗。
为了照顾和抚养这些流浪狗,杨女士一年要为此花费上百万元。为此,杨女士不惜卖掉自己的厂房,以及两套住房,并且还为此欠债百万,据报道称,杨女士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这些流浪狗身上。
旁观者匪夷所思:图啥呢?
理性者思考:信息不全,无法判断。喂养千只流浪狗,一定需要花费掉这么多钱吗?其中一定有外界不清晰不了解的内情。
单一的从现象来看,杨女士一定会被归入善心人士的类别。
而从家庭个人生活角度来看,杨女士为了狗而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家庭、婚姻、工作,甚至为此负债百万,又似乎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思维和生活状态,甚至可以说完全脱离了社会规范与常态,事情从离婚开始,就已经走向了偏激与极端。
常态化思维之下,人的行为和心理是统一的,可以被明确识别的。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被分为了几个领域:
1. 感觉与知觉;
2. 学习与记忆;
3. 思维与言语;
4. 情感与意志;
5. 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
这些领域包括了人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处于社会常态的基础指标。
普通心理学通常研究的是人类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包括:
1. 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
2. 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
3. 思维的各种操作
4. 言语的知觉和理解
5. 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
通过对一个人上述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个人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以上规则和标准,几乎可以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
在普通心理学中,日常研究主要包括了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这两大方面。
而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则主要包括这两类:
一是以心理实质问题为核心,同时涉及到个体心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包括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另一类则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这就涉及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以及个体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等问题。
以华生为代表的美国行为心理学流派认为,研究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他们的行为。
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规定其研究对象,首先就是个体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行为是一种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有机体的客观反应,这一客观反应体现出的本质,则是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受到刺激—形成反应,是个体产生行为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方法上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
其中,观察法是指通过自然观察,或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而条件反射法,则是将生理学中的条件反射法,直接引入到了心理学上对个体行为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条件反射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事实上,是心理学爱好者应该有所了解和知晓的心理学常识。
但是这些都只是参考,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以及探明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除了理论基础知识的引导和索引之外,最为重要的,依然是以事实调查为依据,形成心理证据链闭环,才能从根本上解释清楚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下产生的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新闻报道呈现出的“事实”内容,已经不能作为研究和理解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客观依据了。

在新媒体丛生,传统媒体式微,调查研究方式方法传帮带完全失传失语的情况下,记者们对如何如实全面地报道一件事,深入完整的呈现一个人,缺乏系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事实的敬畏心和专业度。
除去官方媒体机构,民间传媒机构的新闻事件报道,已经逐渐沦为“混口饭吃”的惯常谋生手段,而逐渐失去了深挖事件真相,探寻世界真实,警醒世人,匡扶世道的“正义感”、“责任心”、铁肩担道义的时代号手风范。
我们无法苛责个体的求生欲,却需要在纷繁芜杂的消息中,学会自主辨析与判断。诸如重庆杨女士的行为,该如何来理解她呢?
首先,从围观者角度或新闻媒体角度来看,杨女士此事值得被追踪报道,最主要是满足了大众的窥探欲,猎奇心,报道之后,有人来看,经济效益就产生了。所以,记者会关注此事,其心态上的目的不外乎如此。
其次,从较高的新闻事件角度来看,杨女士此举对人群有多大的启发性?其社会新闻传播价值到底有多高,是十分值得商榷的。救助流浪动物本身,就是一件善举。
善举背后的过程,是否完全符合善心善意而不求社会回报,才是新闻记者调查走访时必须挖掘出的真相与事实。因为,它们才是决定杨女士此举是否有传播价值,是否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主要依据。
最后,杨女士本人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说明。
围观杨女士此举的人,也不仅仅是在围观,有人发帖称2003年起,杨女士就开始这样做了。也有人发帖称杨女士此举背后,有营销公司在运作,与抖音上的猫狗宠物账号运营有直接关联。
诸如此类的说法和推论,并没有被媒体放大和彰显,这就很值得围观者反思:我们所见的善举,一定就是善举吗?有没有可能,这根本就是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假象呢?
其实,与其围观这类社会现象,不如多花点时间做正经事。毕竟,假象关注多了,一个人真就被废了。
那么,所有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以为的,就是真的吗?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oyes, A. (2013). What is catastrophizing? Cognitive Distortions. Psychology Toda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