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情景分析:提升德育效果的切入点
张 锐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两难情景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如果教师能选择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创设情景,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确道德与规则、价值、情感的辩证关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促成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
一、规则遵守上的道德两难:火车往哪里开?
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一定的规则和社会成员对规则的遵守,培养学生具有自觉的规则意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很多学生还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是缺乏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某位教师选择“火车往哪里开”这个道德两难故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故事:某地由于道路改建,旧的火车轨道不用了,但旧轨道并没有拆除。在新建的轨道旁,竖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几个学生放学后来这里玩,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上的警告后,劝另外三个学生不要在新建的轨道上玩,但那三个学生不予理会。为了安全,他自己跑到旧轨道上去玩。这时,火车疾驰而来,学生们已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假定当时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即让火车沿着新的轨道或是沿着原来的轨道开,这时控制员将作出选择……
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⑴如果你是控制员,你会引导火车开往哪个方向?是开往旧轨道还是新轨道?为什么?⑵如果你是那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把道岔扳向哪个方向?为什么?
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各组回答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也可选其一回答)。
第一小组的学生代表说:“如果我是控制员,我会让火车沿着新的轨道开。因为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不遵守规则,受到惩罚是咎由自取,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让火车转向旧的轨道,虽然损失的只有一条生命,但那个无辜的学生没有违反规则,却受到不应有的惩罚,这太不公平了。”
第二小组代表谈道:“如果我是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孩子,我希望控制员把道岔扳向旧的轨道上去。因为我不希望自己死。”
第三小组代表说:“如果我是那个在旧轨道上玩耍的学生,我内心当然希望火车往新的轨道上开,因为我也怕死。但如果现实中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选择让火车向旧轨道上开,因为我愿意用我个人的生命换取其他几个人的生命。”
第三小组阐述观点后,学生A发表了不同看法:“我不赞同第三小组的观点,我认为,违反了规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仅仅以三条生命的价值大于一条生命的价值作为借口,那是不公平的。那样做实际是鼓励犯错误的少数人。假定一个客车司机,他平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没有受到惩罚,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可能酿成大祸,到那时,违反规则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对各组的观点进行评价。小组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的认识。
教师总结:“我比较认同学生A的观点。谁都不希望类似的残酷选择在生活中出现,但善良的愿望并不能替代生活中的真实。在这个故事中,生命与规则之间进行了残酷的较量。对个体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规则的社会必将一片混乱,每个人的生命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乃至他人的生命负责。”
二、价值判断上的道德两难:如何看待小偷的“职业道德”?
道德行为必然涉及一定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对于明显的对和错的行为,人们都能有所判断;但是,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并不能仅仅用对、错来区分。针对当前生活中出现的新的价值判断标准,笔者选择了某一道德两难事件,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这一道德两难事件是:一日,沈阳的杨女士在超市购物,不慎被小偷盗走钱包。翌日,杨女士在自家的邮箱里发现了自己的钱包,其中除了几百元现金丢失,身份证、工资卡等以及名片、口红等小物品则一样不少。钱包中还多了一封信,信中说:“来沈数月,找不到工作,衣食无着,不得不与盗贼为伍。您的身份证、工资卡等对您很重要,对我却无用,现完璧归赵并致歉意。这也算是一种'职业道德吧!”
我要求学生以辩论形式分析这一事件,辩题是:怎样看待小偷口中的“职业道德”。学生自主分成正反双方阐述各自的观点。
正方学生认为:杨女士由此免去了重办身份证、工资卡的奔波之苦,她对这个有“职业道德”的小偷应该是感激的。小偷的这种行为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因为它可以把犯罪危害降至最低。我们还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道德”的价值。西安有一女子夜遇两歹徒劫道,惊恐之下跳入护城河,生命受到威胁之际,两劫匪跳入河中合力将女子救起,并安慰女子说:“我们只劫财,不劫色,更不害命。”某市一个司机开车连续撞伤3位路人后逃逸,却在逃逸的路上拨打急救电话,使受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再比如,制售假饮料者只用干净的自来水加上糖精和色素,而不用脏水和有害的添加剂等等。
反方学生则认为:提倡或肯定这种“职业道德”是鼠目寸光的实用主义行为,它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羞耻之心。对这种行为的赞成是不是代表我们认同了那些根本谈不上“道德”的行为?是不是宣扬了一种“伪道德”?是不是给社会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古代称打家劫舍、滥杀无辜者为强盗,却称占山为王、杀富济贫者为绿林好汉,认为后者的行为值得赞赏。其实,这种价值判断只是人们的一种潜在期盼:希望那些做坏事的人也是迫不得已,希望将犯罪行为的负效应降到最低,这反映了人们在用“道德”和“反道德”进行价值判断时的无奈。我们怎么能认为这种行为是有道德的呢?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价值选择并存的局面会出现,那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方式将受到挑战。小偷的“职业道德”可以称为“次道德”,我们都希望在“次道德”行为发生之前不要出现不道德现象,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绝对纯洁、高尚的,但事实表明,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不萌生一次邪念,不可能一生不做一件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既然如此,我们就应理智地承认“次道德”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就应当看到讲“次道德”总比不讲道德好。就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而言,某一社会现象将很可能不再以“道德”和“反道德”这种简单的价值判断方式去区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取向,因为如果不讲“次道德”或不能给予“次道德”应有的价值肯定,那么,一个人只要犯了罪错,就一无是处,死有余辜,这会使违背道德的个体更加无所顾忌,最终滑向泯灭良知的罪恶深渊。
三、情感立场上的道德两难:司机该不该闯红灯?
道德行为的实现往往面临着情感的冲突和选择,正是在情感立场的艰难选择中才能锻炼和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笔者选取《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的一个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在面临情感和道德、规则冲突时的抉择能力。
这一事件是:2005年5月7日,新疆库尔勒市某农场住户家中发生液化气爆炸,一家三口受重伤,好心人魏某当即开车送伤员前往医院抢救……魏某事后回忆,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伤者中有一个4岁的小孩处于休克状态,大面积烧伤的张某情况也很严重,为了争取抢救时间,他将车开得飞快,一连闯了6次红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魏某说,自己是一位老司机,知道闯红灯是违规行为,很可能造成事故。他说自己会亲自到交管部门解释,但他不知道交警会对他进行怎样的处罚。
这次辩论的话题是:司机该不该闯红灯。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自由辩论。
正方学生的观点是:魏某见义勇为,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极端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而且其行为值得肯定和表扬。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缺乏帮助他人的意识,与那些自私冷漠的人相比,魏某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有关部门应对他网开一面,使其免于处罚,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给予奖励,以弘扬正气。
反方学生的观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特殊原因而让法律向个体妥协。对魏某的救人行为应该肯定,可以进行表彰,但对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还是应予以处罚。当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轻处罚。魏某闯红灯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在救人的同时,又将更多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所以这种行为是不应提倡的。
教师总结: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各种借口原谅那些出于善良的情感而做错事情的人,甚至“变通”地处理其违规行为,表面上看这是“人之常情”,但其中的危害却不容小视。法学上有一个“毒果树”理论:当树上有一个果子被发现有毒时,树上所有的果子都被认为是有毒的。法律和规定也是如此,当某一法律和规定中有一个条款被变通执行后,所有的条款就会被认为是可以变通执行的;当人们有了一次变通执行规定的行为之后,很可能在很多规定面前都变通地执行,这种现状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任何助人行为的实现都不能以违背规则为代价。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不违背规则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善意。所以,在赞赏魏某救人行为的同时,也应对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多元价值并存的合理性,理解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提升德育效果的关键。
(责任编辑邓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