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李克农之女,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奠基者,曾为周总理做过手术
1975年2月4日下午,解放军305医院手术室。
经毛主席批准,及周总理医疗工作小组的同意,饱受癌痛折磨的周总理,再次被送到305医院进行膀胱癌切除手术。
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周总理膀胱内的癌细胞多数都被以电灼的方式顺利清除,手术效果比较理想。
负责周总理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是一位女医生,名叫李冰。
与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家,都江堰设计者李冰一样,这位叫“李冰”的医生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她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除此,李冰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我党隐蔽战线卓越领导人李克农上将的小女儿。
图|周总理
母亲赵瑛变卖首饰、衣服,让李冰上了学
1917年9月,18岁的李克农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同乡同龄的赵瑛结为夫妻。
虽说两人的结合有包办婚姻的色彩,但因李克农和赵瑛都有着共同的革命思想,志趣相投下,两人都对彼此很是满意。
婚后第二年,赵瑛生下了与李克农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孩,取名李凤修(后改名李宁)。
1920年6月28日,赵瑛又生下了与李克农的第二个女孩,取名李双凤,也就是李冰。
李冰幼年时,因为父亲李克农一直长期从事着党的地下工作,为革命,为中国的未来四处奔走呐喊,所以她甚少见到自己的父亲,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母亲赵瑛一人的陪伴下度过的。
当然,李冰虽然常常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但是从母亲的口中,
她却也明白父亲常常不回家的原因,并不是不喜欢她,只是父亲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李冰自幼就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将父亲视为大英雄。
图|李克农上将
父亲李克农虽常常不在身边,可李冰母亲赵瑛却也没有忽视对她的教育。
李冰的母亲赵瑛是一个进步女性,学生时期就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接触到了男女平等、社会民主方面的新思潮。
与李克农结婚后,赵瑛虽然被家中琐碎之事所拖累,没能跟自己的丈夫一起参加革命活动,一起为革命奔走呐喊,
但是她也很支持工农革命,有时甚至还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支持革命活动。
对李宁、李冰两个女儿的教育上,赵瑛也是很重视对她们进行爱国教育,从小就给她们灌输平等、民主等革命思想。
如此,在父亲和母亲的革命教育熏陶下,李冰自幼就养成了一种坚强果敢、刚毅豪放的性格,以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
1936年,李冰从芜湖市第二女子中学毕业后,旋即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芜湖戈矶山高级护士学校。
李冰考入这所在全国都很有名的护士学校时,
李家的生活已经过得十分艰苦,全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就是靠母亲赵瑛在学校教书得来的那些微薄的工资,因此全家十几口人一度要靠借债典当度日。
但是,家里就算这么困难,母亲赵瑛也没有想过要让李冰放弃读书,她坚信女儿一定会成才,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为了筹措李冰的上学费用,赵瑛变卖了自己手上仅有的几件稍微值钱的首饰和衣物,最终筹措到了50块银元。
有了这笔钱后,李冰很快就踏上了前往芜湖戈矶山高级护士学校的求学之路。
图|李克农与赵瑛
见到10年未见的父亲李克农,父亲送她一块怀表
学校离家有些远,为了省下车钱,李冰就住在了学校宿舍,每月就回家几日,与家人相聚。
1937年4月中旬的一天,李冰像往常一样在学校上课。
上课途中,学校老师突然找到李冰,让她去学校大门口,说有人找她。李冰知道后,便离开教室,快速向大门方向跑去。
赶到学校大门后,只见一个看似有些陌生人在门外来回踱步着,看起来很是着急。
当那个人看到李冰后,便急忙走了过来,开口便说道是她爷爷让他来接她回芜湖西郊的,家里有急事找她。
李冰听到后,就以为是家里的爷爷或其他家人出了什么事情,便急忙回宿舍收拾东西,请了假,便赶回芜湖家中。
图|近代芜湖戈矶山
很快,李冰就赶回了家中。
回到家中的李冰并没有得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反而是得到了一个让她万分开心的好消息,她的父亲李克农回来了。
自1927年4月,李克农被国民党反动派以5万现大洋通缉,他已整整10年没有回到芜湖家中。
直到1936年12月,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党和国民党达成第二次合作,宣布联合抗日,李克农的通缉令这才被取消。
尔后,李克农这才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回到了家中,去见自己的家人,去见自己许久未见的妻子和孩子。
1937年4月上旬,李克农敲开了自己10年都未进过的家门。
“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屋内李克农的大女儿李宁听到敲门声后,便急忙向门口跑去。
“吱......”大门被打开。因为李克农已离家数十年,李宁早已忘记了父亲曾经的模样,
看到李克农,李宁误以为是来要账的,赶紧就把门关上,跑回屋内就冲着祖父李哲卿说道:
“爷爷,爷爷,外面来了一个要账的,您赶紧找个地方躲一下!”正当李哲卿准备找个地方躲起来时,只听外面传来“我是克农”的声响,一时间李哲卿呆住了。
图|李克农与父亲李哲卿
克农,自己10年未见的儿子回来了?瞬间李哲卿泪流满面,他赶紧让孙女去开门。
很快,李克农回来的消息就传到了李家每个人的耳中。
李冰就这样被从学校叫了回来,与10年未见的父亲见面。
看到父亲李克农的那一刹那,李冰跟姐姐李宁第一眼看到父亲一样,也是满脸的陌生,当得知他就是自己的父亲时,李冰瞬间就笑了起来,她跑了过去,边叫爸爸,边抱着他。
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李克农也是满心欢喜。
他把小女儿李冰叫到跟前,把一块怀表交到了李冰的手中,关爱地说道:“双凤(李冰曾用名),这块怀表你留着用!今后做护士,一定能用得到。”
我想,不管是李克农,还是李冰,两人都不会想到,就是这块怀表,让之后因战乱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李冰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孤独时光,正是这块怀表坚定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让她坚强地面对着那短暂但又凶险的时光。
看着父亲李克农关切而又慈祥的目光,李冰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然而,李冰和父亲李克农这天伦之乐还没有享受多久,就因李克农公务缠身不得已而分开,此时,李克农与家人一顿团圆饭都没吃,就匆匆离去。
因战乱与家人失散3年多,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得以与家人团聚
李克农走后,还要读书的李冰,也没在家里多作停留,第二天早上便赶回了学校。
11月,上海失陷,南京告急。李冰母亲赵瑛为了家人的安全,便带着全家回到老家巢县乡下居住,暂避一时。
因为李冰就读的护士学校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学校,当时的日本人不敢得罪美国人,所以并不敢直接就闯进护士学校,相对于还是很安全的。
母亲赵瑛考虑到李冰能上护校真的很不容易,而且再过两年就能拿到毕业证,所以就没让李冰跟着去,而是让她留在了芜湖护士学校继续读书。
尔后,赵瑛一家人回到老家巢县乡下没多久,党组织便设法将他们送到了延安。
此时,日军已占据南京,并开始在南京实施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时局混乱,战火连天,赵瑛原本是托人告诉李冰他们去了延安,可是不知何故并没有送到,
图|李冰
举目无亲,一家人音信全无,此时还是十七八岁的李冰,她内心的恐惧与彷徨可想而知,她曾无数次躲在暗地独自哭泣,想念着自己那不知在何处的家人。
想念自己的家人时,她总会拿出父亲送给她的那块怀表,静静地看着怀表的指针与分针争相转动,听着怀表滴答滴答地响着,脑中回想着父亲和母亲对她的谆谆嘱咐。
每当这时,李冰也总能止住自己的哭泣,父亲和母亲从小对她的教诲,让她知道坚强面对,让她知道坚定向前。
坚强的李冰,就这样靠着一块怀表和坚定的内心,不负父亲和母亲的殷殷期盼,顺利从芜湖戈矶山高级护士学校毕业。
毕业后,因为还不知道自己的家人现在在哪里,李冰便选择留在了戈矶山医院工作,做了一个护士。尔后,凭借着优秀的工作能力,及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李冰很快就由一个小护士,变成了手术室护士长。
图|今戈矶山医院
然而,就在李冰在医院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时,一件突发的事情却再次打乱了她这平静的生活,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她得以终于与失散许久的家人团聚,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1940年的一天,医务主任把李冰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李冰来到办公室并坐下后,医务主任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李静彬(李冰工作后的化名),你是不是还有一个名字,叫李双凤?”
“嗯!是的”李冰没多想,就点了点头。
听到李冰肯定的回答,医务主任就接着告诉她:“日本人已经到医院里问过2次了,说芜湖共产党人李克农的女儿李双凤就在我们医院里工作。”
医务主任也是中国人,他深知共产党人是一群正在为中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抵抗日寇的伟大的人,因此日本特务当时怎么问他,他都没有透露一点关于李冰的消息。
但是,医务主任也知道,李冰的身份早晚都会被日本特务查出来的,到那时候他也保护不了她,一旦李冰被日本人抓住,结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劝李冰赶紧离开医院,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躲起来。
图|民国护士
但是,李冰从小就没有离开过芜湖,又不知道家人在哪里?
一个姑娘,兵荒马乱的,她又怎去哪里呢?
就在这危急时刻,芜湖地下党组织得知了李冰的消息,并很快找到了她。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李冰经上海、香港、广东惠阳等地,历经一个多月的辗转,最终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母亲和姐姐弟弟们。
见到父母的那一刹那,原本很是坚强的李冰,瞬间就哭了,她抱着他们,久久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抱着他们,哭泣着,发泄着自己这三年多所受到的种种委屈。
李克农和赵瑛也任由女儿抱着自己哭泣着,他们明白女儿这三年多过得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于其他子女,他们真的亏欠李冰很多很多。看着女儿哭,他们也很心疼!
图|左起:李治、赵瑛、李宁、李伦、李冰、李克农、李力
听从党组织安排,李冰前往中央医院担任外科医生
1941年,李冰经重庆,来到了延安。
在延安,李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毛主席和朱德对李冰都很是喜爱,当她来到延安后,毛主席和朱德还亲自邀请她和其家人在杨家岭吃了顿饭。
吃饭时,毛主席就微笑地问李冰:“你知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吗?”
拘谨的李冰,很是羞涩地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看到李冰拘谨的样子,毛主席也生起了想逗弄下她的心思,他神秘地对李冰说道:“你爸爸是个大特务!”
听到毛主席说爸爸是个大特务,李冰瞬间就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
看到李冰这样的表现,毛主席哈哈大笑,忙说道:“不过,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大特务!”
一听到这里,李冰就笑颜逐开,心中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见到李冰这副模样,在座的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心中对这个可爱的姑娘,更是越发的喜欢。
图|毛主席
之后,毛主席更是亲切地给李冰取了一个雅号,叫她“李冰特洛夫”。因为李冰曾在教会学校读过书,在装扮上就有些“洋味”,之后再穿上列宁装,更是有些像外国人,
所以毛主席见到她后,便风趣地给她取了“李冰特洛夫”这样一个类似于俄文名的雅号。
当李冰来到延安时,她的姐姐弟弟已经在更早些时候来到了延安,并都开始了各自的学业,姐姐李宁在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弟弟李治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而另外一个弟弟李力也在军委通信学校学习。
此时,看到姐姐弟弟们都开始了各自的学业,李冰也想继续读书,便向父亲提出想进军政大学读书的请求,希望父亲能安排她进去,
听到女儿的请求,李克农并没有答应,而是颇为严肃地说道:“我们革命队伍,没有特权,一切都要听从组织的决定,不能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冰听到父亲有些严肃地跟她说着话,她有些委屈,但是她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就是希望她不能因为父亲的身份,就想着去搞特权。
图|1937 年,李克农(右二)与伍修权(左二)等人在延安合影
所以,听到父亲这么说,李冰就再也没有提过想要干嘛,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组织的安排。
很快,组织的安排就来了。
一天,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和副部长李富春找来李冰,跟她说起了组织的安排,组织决定让她去延安中央医院当医生。
一听到组织要让自己去当医生,李冰还误以为组织是误会了自己曾经的工作,赶忙解释道:“我在芜湖做的是护士,不会当大夫,我不能胜任这么工作呀!”
组织其实早就知道她的工作是什么,所以听到她这么解释,陈云毫不迁就地说:“在解放区,许多从未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同志,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就胜任了医生的工作。你在正规医学院学了四年,还在医院工作了两年,怎么就不行呢!”
听到两位叔叔这么说了,见组织这么信任自己,很受感动的李冰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胜任,也就答应了组织对她的安排。
图|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中南海勤政殿
来到延安中央医院后,李冰被分配到了外科工作,并兼任妇科工作。李冰先后给外科专家金茂岳、苏联外科专家阿洛夫、头颈外科专家周泽昭等做过助手,在他们的无私的教导下,及李冰自己的刻苦学习下,李冰的医术越来越精湛。
随着李冰的医术越来越高超,组织给她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她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1947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展开,延安中央医院一分为二:一部分被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医院,另一部分则前往晋察冀边区建立平山中央医院。
李冰则被调往西北野战军医院,成为医院中唯一的女医生。
在野战军医院,李冰虽然是一个女医生,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要求什么特殊对待,医院去哪里,她就去哪里,即使前方炮声阵阵,她也丝毫不惧。
在李冰的眼中,只有那些负伤的英勇战士,她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救火面前的这些战士们。当时,李冰负责的那个医疗所有近700多名伤员,经常是一台手术刚刚结束,就要进行另一台手术,常常是一天24小时很少有休息的机会。
面对着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李冰无怨无悔,没有丝毫的怨言,哪里有需要,她就往哪里走,她的眼中只有那些负伤的战士们。
然而,李冰的身体终究不是铁打的,她还是病倒了。
1947年深秋,李冰不幸染上了斑疹伤寒,并陷入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李冰很有可能就这样一睡不醒。
当李冰昏迷的消息被周总理得知后,周总理连夜派人赶到西北野战军医院,用担架将危在旦夕的李冰抬到大后方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经过医生连夜抢救,一脚踏进死亡的李冰终于被拉了回来。尔后,李冰在后方休息数日,病情稍微稳定后,就被送到父亲李克农的身边,悉心休养。
图|周总理
受中央卫生部委派,李冰开始筹建中国第一所肿瘤专科医院
1949年3月,李冰被选为中央直属机关妇女代表,前往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骨外科,因为在之前她就一直从事野战外科工作。
进修归来后,经组织部的安排,李冰被调到华北人民医院任医务主任兼外科副主任。
1951年,李冰升任华北人民医院副院长。
1957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我国的合法地位,并在我国建立了大使馆,各国外交人员和其亲属纷至沓来。
鉴于此,卫生部便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国际医院”,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冰。
此时,当国家要建一所“国际医院”的消息传出时,包括金显宅、林巧雅、张庆松等数十位专家都表示不建议建这样的医院。他们认为各国外交人员及其亲属都是健康人士,就算是生病了,大病肯定回国治,小病去一般医院就可以了。
所以,他们建议将“国际医院”改建成肿瘤医院,从而填补我国在肿瘤防治上没有专科医院的空白。
对于这个建议,李冰也表示赞同,并把这个建议向卫生部作出了汇报。很快,卫生部就批准了这个建议,将国际医院改建为肿瘤医院,并仍由李冰负责筹建。
为了能够尽快建设好肿瘤医院,李冰积极同各大医院协商,从他们那里调集一批各科专业干部,一部分派出进修肿瘤科专业,一部分则留在医院从事建院工作。
同时,她还积极与上级沟通,经过努力,争取到了一批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除此,她还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从国内外调配或购买到了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尤其是放射治疗设备和诊断设备。
经过李冰彻夜不眠的努力,中国第一所肿瘤专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北京诞生了。
尔后,李冰正式担任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主持医院日常工作,院长则由当时著名的肿瘤专家吴恒兴教授担任。
直至今日,
李冰筹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早已从曾经的连专业的肿瘤医生都凑不齐的医院,变成了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肿瘤医院,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肿瘤专家和医疗技术手段,造福着中国,乃至世界成千上万的肿瘤患者。
图|今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航拍图
为了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肿瘤的折磨,李冰在肿瘤防治事业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为准确收集到全国肿瘤患者的第一手数据,她带领着研究团队深入到全国各地,不顾自己有心脏病,冒着生命危险爬山涉水,日晒雨淋,四处走访,为此好几次晕倒在路上,甚至还出现数次十分严重的休克情况。
最终,在李冰和研究团队不懈的努力下,我国不但初步了解到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还找出了若干重点恶性肿瘤的高发区,并成功出版了《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专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死亡地图集》,填补我国这方面的空白。
中国肿瘤防治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闻名到世界闻名,这之中绝对少不了李冰的付出。
李冰既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杰出贡献者和领军者。
为了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肿瘤防治事业,李冰拒绝卫生部副部长职
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李冰成功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本来,有关领导是希望李冰能出任卫生部副部长,亦或是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可是李冰说什么也不愿意,她就想继续从事肿瘤防治工作。
为此,李冰不惜拉着自己在总参通信部担任副部长的弟弟李力,陪着自己去见有关领导,跟领导坚定地说道:“我就搞肿瘤,其他什么都不干!”
最终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让她继续从事肿瘤防治研究工作。
1988年,68岁的李冰光荣退休,从一线退了下来。
但是,退下来的李冰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肿瘤防治事业,她依旧牵挂着中国成千上万的肿瘤患者,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2000年6月28日,李冰80岁大寿。
李冰退休前工作的肿瘤医院的同事们,希望能帮她举办一次盛大的祝寿会。
李冰知道后,委婉拒绝,她只向肿瘤医院的领导提了一个小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在肿瘤医院的小花园里,为她种一颗小小的白皮松。
为什么要种白皮松呢?
生日那天,李冰说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落泪的原因,她说道: “等我百年后,这棵白皮松就是我,我会看着大家,看着肿瘤医院一天天地发展壮大起来。”
2002年7月30日,李冰带着无悔的笑容,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及肿瘤防治事业,享年82岁。
斯人已逝!丰碑屹立。
叫一声李冰先生,她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