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 木偶戏人

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是,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武汉木偶戏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具体考证材料。据现有史料记载,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民间木偶戏艺人在汉口后湖一带,以布幔围成戏场,表演一些节目,《王小二打老虎》就是其中剧目之一。当时社会上称之为扁担戏,或被窝戏,意思是这种木偶戏极为简便,一两个演员用扁担挑着木偶走街串乡,用一床被单围成帐幔就可以进行演出。

清末民初,汉口附近乡镇出现了杖头木偶戏班,为群众婚丧嫁娶唱堂会戏,或为许神还愿演灯戏。剧目多为封建、迷信、色情故事,后转入城市。木偶人表演时,艺人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控主杆,操作木偶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偶人右臂。如果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控一个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

武将出场,走起路来沉稳有力,威风四射;小姐走起路来,则步履轻盈,仪态万方。众生百态,都在艺人双手的操控之下,动作丰富,神态细腻,可灵活自如地表演甩袖、斟酒、写字、舞剑、摸头、擦眼泪等动作。

无论男女老少,都由艺人独自扮演。艺人们一边操作着木偶,一边演唱。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全都入神,或悲或喜或急,场上无声。到了紧张处,众人齐声惊嘘。台前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而幕后的木偶艺人则满头大汗,有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可演完艺人开始讨钱时,众人一哄而散,忙得人累死,却收入甚微。无奈叹气摇头,收拾东西,挑起扁担,再到别处表演,这碗饭也不好吃。

1926年,武汉木偶戏艺人组成“提影宣传社”,参加湖北剧学会的活动。1929年前后,有3个半职业性的木偶戏班,活跃在汉口品月、德记、易云记等茶楼演出传统连台本戏《包公案》、《四下河南》、《樊梨花》等,当时虽然武汉影剧院逐渐增多,但并未夺走木偶戏的观众。影剧院票价较高,而木偶戏入场价较低,又有楚剧、汉剧演员在后台配唱,所以还是吸引、痴迷了不少观众。1938年,武汉一些青年与华北一些流亡学生共同组成抗日宣传队,曾在街头演出过木偶戏《放下你的鞭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武汉沦陷期间,伪政府不准茶楼演出木偶戏,那些演员只得停营改行。抗战胜利后,木偶戏有所恢复。解放后,1950年,余长清、冯梅清、李海清组成的木偶戏班,从汉口迁到武昌演出;沈作喜、罗莲英夫妻木偶戏班、丁官保的季节木偶戏班,在武昌的一勺、大官、庆和等茶社进行演出。

1953年,经武汉市文化局批准,武汉市地方曲艺队在汉口六渡桥德华茶馆(三民路德华酒楼旁)正式成立,下设曲艺、皮影、木偶3个小组。木偶组由汪小梅、姜少仙、谢淑萍等7人组成,演出的剧目主要是传统折子戏《正月十五闹花灯》、《蓝玉莲吸水》、《荥阳城》等。

1958年,武昌区木偶艺术剧队成立,人员逐步发展到30多人,剧目也更丰富,除了改编《追鱼》、《火焰山》、《白蛇传》等外,还排练了《智取威虎山》、《红岩》、《江姐》、《南方小英雄》、《焦裕禄和他的孩子》等。

文革时,受到批判,被迫解散。1972年11月,市说唱团建立了木偶队,以原武昌木偶队中的郭小川、沈应春、黄小华、丁春娥等骨干,曾经演出《东海小哨兵》、《追车》等小歌舞剧。1978年,武汉市木偶剧团在汉口天声剧场建立。1989年,演出文艺新作《拦马》、《金色的房子》等剧目。

如今,人们只能在专业的木偶剧团里,才能一睹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风采,而来自市井的表演,已经很难见到了。一根扁担挑一路风尘,在人们的视线中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0)

相关推荐

  • 闽西客家木偶戏

    图为客家木偶戏<大名府>剧照. □ 何志溪 文/图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闽西客家木偶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名录& ...

  • 从宫廷到民间,一个活了2000多年的“人”

    上个月我们讲了上海的建筑与建筑师的故事,这回"克勒门"迎来一个新的选题. 呐,就是这些乍看有点惊悚的"恐怖片道具",啊不,是小木偶. 虽然年代久远,这些木偶斑驳 ...

  • 科普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之传统戏剧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 五千年情感的积淀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 ...

  • 【老行当】面馆 武汉人过早少不了面

    19世纪中叶,汉口开埠后,前来汉口的商贾,日益增多.尽管武汉有代表本帮风味的武鸣园.老大兴园等颇具特色的专业面馆相继兴起,品种也有增无减,但仍不足以应其需要,因而苏.浙.宁.徽等地的佳肴面食,也就跟着 ...

  • 武汉老行当四十一 木划子人

    武汉有歇后语"集稼嘴的划子--擂着淌".说的是在汉水的集稼嘴过渡到汉阳或到武昌,由于水流速快,不用力划船,到不了对岸.比喻做事不能耽误,要抓紧时间. 武汉市区的木划子,是从划渡开始 ...

  • 老行当 | 西洋镜人 电影电视剧的前身

    西洋镜又叫"西洋景""拉洋片",过去,它是一种深受市井百姓,尤其是小伢们喜欢的民间娱乐项目.这一行当,大约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盛行于民国和解放初期. 西洋镜的道 ...

  •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崩苞米花 跳大神现场(2014年冬天拍摄于五常市大山里) 时过境迁,一晃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些关东乡村的老行当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也许有许多人已经忘记了. ...

  • 老底子湖州人这样过“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 维为立夏 斗指东南 立夏 立夏是老湖州人的庆典之日 好玩得很! 乌米饭是用什么叶子染黑的? 为啥要吃立夏狗? 为啥要秤人? -- 一起往下看☟ 立夏之耕 "农人二月治圩岸,罱 ...

  • 文化风情<40> | 细说保定老行当——摇煤球

    // 摇煤球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很脏.很累.很土的行当.脏和累那是不用说的,但这个行当并不土,并且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因为那个年代在保定不是任何人家都能够烧得起煤.摇得起煤球的.即 ...

  •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显老”?中医人总结三点原因,肺腑之言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养生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给你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么的"显老". 这可不是玩笑话.在我的生活周围,就有那么一圈朋友,每 ...

  • 【千古奇文】22首醒世诗:举世皆从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

    劝世歌 唐·吕岩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甚么命,问甚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甚速. 力行此言,神钦鬼伏. 医心药方 唐·石头希迁 好肚肠一条 ...

  • 老人身上有老人味,这是怎么回事?家中有老人的多看看!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婴儿散发着一种"奶香味":学生带着清新的洗衣粉香味:上班族若有若无地飘着一阵香水味......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到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