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风格的八极拳
从八极拳的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
八极拳在长期流传中,与其它门派相互学习和借鉴,又逐渐形成了技术内容相对一致,表现风格各异的八极拳流派,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八极拳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以吴会清、吴秀峰先生为代表的孟村八极拳
吴会清,宇穆亭,生于清同治八年,卒于公元1958年,享年89岁,为八极拳五世传人。先生自幼习武,武功卓著,有“铁巴掌”之誉。他精于戏剧,自办的民间剧社“益盛公”,在济南至天津方圆几百公里内颇具影响。他一生培养的武术、戏剧人才若干,成名者不下数十人。他心胸豁达,兢兢业业,把武术中的拳术,器械套路对打真刀实枪地移植到艺术舞台上,为孟村八极拳的对外传播和树立良好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吴秀峰,为会清先生之长子,自幼年随父学艺,天资聪慧,由于他生来耳疾,人送绰号“吴聋子”。他的这一尊称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八极拳最高水平的代名词,在津京一带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成年后的吴秀峰在继承孟村八极拳的同时,兼习劈挂、弹脚等多门功夫,后南下广州,江西,上海,北闯天津,北京等地,走访了众多武术名家。他博采众长,敢于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在全国武术大赛上获奖。他定居天津后,授徒百余人,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武术家之一。经他改编的八极拳套路不仅保留了传统八极拳的古韵,而且动作流畅,风格突出,击技效果好,套路结构和运动变化细腻合理。他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认真分析了八极拳“六大开”的发力原理,结合动物象形变化,用“抖、缩、愣、含、惊、崩、撑、挺、竖、横”十大劲别加以阐释,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但是,由于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限制,孟村练功者众,外出创业者少。
二、以黄四海、李书文、韩化臣、霍殿阁等代表的罗疃八极拳
罗瞳村历史上属盐山县管辖,自治县成立后归属孟村。罗瞳村位于孟村县城东南13公里处,八极拳自清朝道光年间由孟村传入后,名人辈出。可以重笔一提的是黄四海,李书文、霍殿阁师徒三代。黄四海为清末皇宫六品带刀侍卫,弟子李书文更是清末民初的武林奇人,他一生结交广泛,授徒无数,武林界称其为
“神枪李”,至今流传在八极拳部分弟子中的“金刚八式”就是由他所创。
霍殿阁师承李书文,艺成后,初入津门设场授徒,后被选入皇宫,聘为清末皇帝溥仪的侍卫。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他旅居长春,与其侄霍青云等共营八极门户,弟子遍布东三省,使八极拳成为东北三省颇具影响的拳种之一。
韩化臣为张景星的弟子。民国时期,化臣先生因武功卓著受聘于国民党中央国术馆——南京国术馆,任教务长。任教期间,化臣先生积极倡导和推广八极拳,使八极拳成为当时南京国术馆必修课之一,在国民党军队中影响较大。罗瞳八极拳源于孟村,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在技术上增添了许多个性化内容,演练风格淳朴,简明,多阳刚之气震脚发力,攻防意识强烈。
三、以强瑞清先生为代表的自来屯八极拳
瑞清先生自幼习武,后娶孟村程家林村八极拳名家曹景田的孙女曹建英为妻,遂学八极拳。瑞清先生武功深厚,品德高尚,一生授徒很多,其弟子,再传弟子主要遍布在天津,北京、东北三省和沧州一带。由于沧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武术之乡,各门派间的相互融通和交流,使强氏一支八极拳的表演风格别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个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瑞清先生本人情操高尚,在八极拳续谱等重大问题上做出过突出贡献,深受八极拳门人的爱待和尊敬。
四、剽悍粗犷的西北八极拳
西北八极拳是由已故孟村籍武术大师马凤图先生传入。凤图先生自幼文武兼修,且深谙医道,还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凤图先生的八极拳师承于罗瞳村的张景星,他对流传在盐山,孟村一带的劈挂拳也有较深造诣。凤图先生早年从事进步活动,后落户兰州。新中国成立后,以行医为业,业余时间传授武功,弟子遍布西北几省。凤图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对戳脚、翻子以及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棍法、鞭杆等有所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练风格。所演练的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在形体表现和意念趋向上有相近之处,是对传统武术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探索者。
八极拳在其长期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在保留传统共性的同时,由于历史年代久远,传播范围较广,各地门人都在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或朴实遒劲,或细腻顺达,或粗犷剽悍等等。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受文章篇幅所限和笔者了解认识程度的制约,对前辈先贤的贡献和成就不能一一赘述。但我认为今天的八极拳无论朝着哪一种方向发展,均无脱离八极拳原有本质,这种共性的存在,也是八极拳常盛不衰的根基。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万法归宗”的道理吧。
个性化的发展永远是一种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原汁原味的继承又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它。才能不断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从历史发展的痕迹中找到不足,找到出路,去永久的追求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