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桥之高陞桥

穿过喧嚣的五一路,向东拐入静谧的高桥巷,便到了碧波似练、状若玉带的琼东河畔,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典雅朴实的阶梯式石拱桥,桥侧的石栏板上刻着“高陞桥”三字。

高陞桥又名刘公桥,横跨琼东河,东西走向,东连柳宅,西接高桥巷,为弓状石构平梁桥,二墩三孔,墩呈船形,劈波斫浪,可以减少河水的冲击,每孔铺四根长8.2米,宽4.45米的条石为梁,桥面由厚度0.17—0.2米的54条石板横铺而成。全桥总长24.4米(包括东9级,西10级的石台阶),宽3.5米,总跨度15.2米,最大跨度6.2米。为便于船只通行,两墩间中孔桥面比两边桥面高,两边桥面又比两岸路面高出近一米,其间用石阶连接。桥有望柱八对,高度在1.11-1.18米间,其中首尾两端的望柱顶端各有一对石狮,因岁月磨砺,面目已模糊不清,其余为或棱或圆各样物体。桥两侧设石护栏十四块,南北各七,长2.3米~2.6米,宽0.485米,南向栏板中间刻有“刘公桥”、“康熙已丑年”、“刘凤卿建造”,北侧栏板中间刻有“高陞桥”、“嘉庆丁丑年”、“谷善信重修”。

由此可知,高陞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年),由里人刘凤卿建造。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年)谷善信重修。解放后,包括1954年在内,又多次整修加固。传说那刘公,叫刘凤卿,家住高桥下巷,其子进京赶考,他在榕树下许愿,如若其子进士及第,就在此河上建一座桥,后果不其然,报录人带来好消息,刘公遂践其诺,建桥取名“高升桥”。

(0)

相关推荐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16)——登瀛桥、永寿桥

    登瀛桥,在今闽侯县南通镇陈厝村村委会旁,一个叫"桥兜"的地方.("兜"在福州话中有"周边"的含义,如坊兜.塔兜.峡兜等,都是常见的地名.) ...

  • 泰州·小桥流水

    城外,城河环城旖旎:城内,市河纵横交错.古城泰州,家家临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桥拱隆起.环洞圆润,大大小小的桥梁,把浮在水面的泰州城衬托得调和优美.它们跨越流淌不息的河水,跨越悠悠漫长的时空,陪伴和护 ...

  • 伍仁桥

    全文引自百度百科,图片为实地拍摄 伍仁桥,原名万寿桥,位于河北省安国市区南的伍仁桥村南,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九年(1744年)曾对伍仁桥进行过一次修缮,对桥上的少数望柱.栏板进行过修补.  伍仁桥为五孔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6)——连坂桥、上董桥、栖云桥

    由林桥出林浦村,西南方向即为邻村连坂村.连坂村东.甘泉山麓有一单孔平梁桥,名曰"连坂桥". X 2007年初次寻访连坂桥时,是从连坂村中穿过一大片菜园到达桥之西首的.虽然略显荒凉,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14)——榕荫桥(仙坂桥)

    从午桥所在的阳岐村出发,经村西北的湾边大桥,只需不到15公里的路程,即可到达闽侯县的南通镇.镇中心附近的南通社区苏坂自然村,有一座闽侯县境内造型最优美.保存最完好的古桥--榕荫桥. X 榕荫桥架设于苏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23)——双抛桥、高峰桥、陆庄桥

    福州市鼓楼区,现三坊七巷中轴线南后街北首与达明路交汇处,原为晋代福州子城西南城门清泰门之所在,清泰门外有桥曰"雅俗桥",俗称"杨桥".杨桥东西两侧原有一条坊巷, ...

  • 福州古桥之陆庄桥

    陆庄桥位于杨桥路陆庄巷的北口,南北走向,横跨陆庄河,连结后浦与陆庄.长8米,宽2.4米,桥梁由三条6.7米长石条构成.其正中石栏,刻有奔马图案,桥两侧设有长0.41米的栏坂六块,高0.74米的石望柱四 ...

  • 福州古桥之高峰桥

    陆庄河上还有一座石构平梁桥,南达高峰里,北接柴巷,名叫"高峰桥".桥建于清乾隆五年(庚申1740年),全长13.9米(桥长7.5米,附桥长6.4米),宽3.6米,跨度7.5米,桥的 ...

  • 福州古桥之双抛桥

    双抛桥在杨桥路"三坊七巷"路口,建于光绪丙子年(1776年).由于旧城改造,杨桥路拓宽,周边盖起商贸大厦,双抛桥没有拆除,保留成了旱桥,过路行人仍然可以坐在桥亭的美人靠上落脚休息. ...

  • 福州古桥之三通桥

    这些天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捷河两岸修复工程即将完工的消息几乎将福州的朋友圈刷屏了,三通桥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三通桥位于中亭街西侧的三捷河,桥长36.7米,宽3.1米,为敞肩式花岗石二墩三孔拱桥.桥建 ...

  • 福州古桥之星安桥

    星安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经嘉庆九年(1786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宣统二年(1910年)和民国十四年(1925年)多次重修.桥为石结构拱桥,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形,因北侧填河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