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大意】

本章阐述了“无为”的妙处。“无为”之人,做事能恰到好处,待人接物也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以偏见面对外界事物。

【译文】

善于行动就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瑕疵。善于计算者不须借助策筹。善于封闭,无须锁也打不开。善于捆绑,无须绳索也解不开。

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不会放弃任何人。善于利用一切物,而没有丢弃的事物。这就叫暗中之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导师,而不善之人是善人利用的材料。不尊重其导师,不爱护其资材,即使是聪明人也会迷惑。这就是奥妙之所在。

【我思】

善,这里并不是好的意思,而是善于的意思。行、言、数、闭、结是老子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是全人类的经验呢?需要验证。为什么没有痕迹,就是行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做贼可以。说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没有语病。说话天衣无缝可能吗?我怎么认为说话最高境界是真诚,也许有错误。至于善数和善闭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没体会。只是想说,每个人对行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各自的标准。善行,我认为脚印深,才能证明走的稳。

道教的圣人能救人能救物。是指利用人和物的不足之处,发挥其优点。使之成为有用的,因此达到救人救物的作用。

第一句是说,专精某一行为的效果是什么!接着第二句就因果关系下结论,圣人帮助任何人。这个逻辑不明白。当你明白善于行动就不会留下辙痕,所以圣人不放弃人事物。可以反向理解,人的行动,有痕和无痕。总认为脚踏实地才是行动的最高境界,而圣人认为无痕才是最高境界。无痕被人看不起,但圣人认为是好事。因此说,不要小看缺点,总能找到有用之处。老子列举的瑕疵,不借助策筹,无需锁,不需绳索。这些看起来有瑕疵的行为,在老子看来是最高级的行为。因此总结,有缺陷的人和物,是可以找到用处的。但是并不是像举例那样是最好的行为。如此理解就通顺了。

第三句的逻辑也有问题,第一二句,因为从坏的一面总是能发现其优点。优点是多是少呢?就值得人去学习?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管是好还是坏,总能找到一点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因此任何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这章节,只要明白了其中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大问题的。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具有这种心怀的人(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对于善人和不善的人,都能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另方面也可给善人作一个借鉴。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俗话说,言多必失,那时对普通人来说,对于真正善言的人,那时口若悬河,却左右逢源,找不到任何漏洞。

在小乘佛教里面,人人都不能成佛的。人达到的最高为就是罗汉。但是在大乘佛教里面,人人皆可成佛。大乘佛教影响的事我们中国佛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人人皆可以成仙,人人皆可以成佛。这样天下就咩有其人,没有被遗弃的人。

佛有三个觉,自觉、觉他、圆觉,也就是说自我觉悟,让别人都觉悟,圆满觉悟。菩萨就是自我觉悟,然后又让别人觉悟,还差一个圆觉,如果再加上一个圆觉,那就是佛。

佛家讲八苦,其中之一是怨憎会,最苦的是什么?冤家对头就坐在你办公室对面,一抬头就能看到他,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在怨恨他,你说多苦,那怎么办?这个苦是谁造成的?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吗?哪有什么冤家对头?使你自己造成的,境由心生,相由心生,换一种思维,把他当成一面镜子,映照自己缺点的镜子,为什么我恨他,是否我很他的原因正是他恨我的原因,三省吾身之后,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你把你的冤家当做自己前进路上一种可以借鉴的力量,那你还苦什么?你就不苦了,所以苦和乐都是自造的,自找的。你转换一个角度,可能就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老子教我们除了从正面看问题之外,也一定要从反面去想问题,这样绝对能得道。

善与不善的价值的判断本身就可能有问题,善与不善是可以互相转化,相互借鉴的,所以都要尊重,都要善待。尤其对不善的人和事,不要鄙视他们、遗弃他们,要鼓励他们以善为师,也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一种鉴戒,这就叫做要妙,其实是大慈悲、大平等之心。不要区分高低、贵贱、对错,大道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所谓的不善、贱和错也是人为造成的。如果善人对不善者采用不善的态度,憎恶他们,善人也就成为不善之人。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老子认为,真正的善事不留下任何被排斥的事物。按照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即本质主义,在进行某种价值判断或某种行为时,总是要有一定的基准或明确的意义。

如果一个事物是真正的善行,就不应该伴随这种排斥和压制的功能。

有多少人、有多长时间固执地希望沿着这条轨道奔跑,有多少不能按照这条轨道走的人受到压制?又有多少人在这条轨道上因不能跑在前列而战战兢兢?真正会走路的人不仅仅沿着已有的路走,而是能够自由往来于没有路的地方,甚至懂得开拓一条新路。(如果理解了老子,善于从不同方面解决问题,主流的道路要走,小路也要走,都能坦然面对。)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大意】

本章叙述得道者面对世事所采取的态度。他们像溪谷那样甘于柔下之位,守道培德,保持真朴。面对万物,他们用“道”来联系这些分散的事物。君主若以这种态度治世,就会完美无缺。

【译文】

深知什么是强雄,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甘做天下的溪涧。甘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 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

深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永恒的“德”就不会有过错,而回复到最后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夫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得以充足,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

真朴的“道”分散形成万物,有“道”的“圣人”沿用真朴,则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制然天成、不能割裂的。

【我思】

首先要区分好坏,但是区分好坏,就与顺其自然相矛盾。老子思想不要求好坏,这样大家就不必为趋利避害而改变心性。不要求不宣传,并不是不了解,我们还需要了解好和坏,道德经中有不少委曲求全的词语,老子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深知好,固然是好的。但是安于坏,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做坏人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人引以为戒。老子这里说,守其雌,为天下溪,细水长流才是德。守其黑,为天下式,式才是永恒的德。守其辱,为天下谷,地位低才是永恒的德。

老子认为柔雌、暗昧、卑辱才是永恒的道。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这些词语给人的印象是不好的。因此没人愿意向往这些。与之相反的强雄、光彩、荣耀给人来带直接的利益关系。老子认为,人为了追求欲望,过多的追求好的一面。人多易生祸端,因此老子不赞同都追求好的一面。

其次,虽然负面的词为人所不齿。但是也有其优势。没人争夺,自得其乐。最差的结果,也能起到反面教育的意义。

有个问题,如果我乐意当坏人,这样可以吗?总有人要当坏人,才能衬托出好人。这样坏人就以老子的思想为借口,心安理得的做坏事。为什么不能全做好人!这章节是对世事的态度,也就是说是行为准则,与善恶无关。都选择面包,我选择烂馒头。都选择荣耀,我选择卑微。这些对立的词,与善恶无关,只与利益有关。这样理解就不较真了。

还有个问题,如果都选烂馒头,谁选面包呢?这应该是老子最想达成的理想社会。人们只选择价值低的,不被欲望所迷惑。这样人们容易安居乐业。生活是可以接受贫穷的,人性还是要做好人。工作呢?有没有讲到进取心呢?不在乎钱,不在乎荣誉,对工作就没有要求了。人改变生活就需要工作,既然工作没有追求,生活也会十分平淡。我们的社会就难以进步。安于贫穷的社会也不错,前提是没有其他国家的侵扰。

也不知是老子的认知,还是注解者的认知。在德盛时代,人们无知无欲。因此保持本性和淳朴。人可以保持无知吗?可以保持无欲吗?封闭的空间,可以做到。我们能做到封闭吗?不能,外来的文化和外来的物质不知不觉的渗透。人还能无知无欲吗?欲望是因为物质的诱惑,还是因为人自发的?当物质逐渐提高,人的要求也原来越高。应该是认知提高了欲望的上限。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知雄守雌实为居于最恰切妥当的地方而对于全面境况的掌握。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德是道的具体体现,道是德的无形本体。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这个世界的任何哲学没有一个完全是首创的,所有哲学都是通过反省或继承过去的文化或哲学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

~~~~~~~~太长不看~~~~~~~~~

简版:基因各异,标准各异。何必要一致统一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