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名家迎春微展】郁民华作品
来源:书画资讯|三典轩书画网
郁民华:书道行天下
张开宇
活了半百,深感有些人熟识半生,犹若路人;有些人见过一面,却仿佛故交。凡友者,灵魂相通也,民华即是这样的人,而共同的灵魂,就是书之道。
书家遍地皆是,而若言执笔走遍世界的中国书家,则寥若辰星,长期就职于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的郁民华即是。作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石油书协副秘书长,他对书道的悟性、执著,以及凡人难及的经历,铸造了其书道大境。
《书概》意: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
首次接触民华行草,是一雨夜,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朦胧中感有二王气度,书势倾天而下,直下千里,万马奔腾,连绵不绝。闭目,其书势尤存脑中不去,又化为余音绕梁,连曰大美之字!
笔者早年习画,爱书法,但不通笔法,然书画同源,面对鱼龙混杂书坛,略能分得一二。书势之外,笔者还从民华书法中,读出了一种高原放马的孤寂与高冷,也许这就是书道大境界。而大境界,也许是书家由匠人-艺人-大家升华之必备,说明民华已超越书家名利浮华界面。
民华潜心书法逾30载,少即有所成。10年前,步入海外石油建设,耕耘非洲荒蛮地。离开祖国,面对外语世界,作为书家,等于进入另一空间,书道无法交流,内心无比空寂。
站在撒哈拉大沙漠上,民华面对孤独、享受孤独,非洲10年,犹若面壁10年,反而让其书道升华,步入书道幽深处,破壁出茧。
他从国内背来文房四宝,辟集体宿舍一隅为书斋,以当地报纸、信封、废纸、包装箱代替八尺素笺。无法大作,便改书小字,从十七帖入手,闻鸡起舞,挥毫自如,临孙过庭书谱、二王手札,日日夜夜与书道先贤对话。非洲大地的极端旷阔空间,让他排除了红尘侵扰,专心与高古交汇,师古而不泥古,化古意为新风。在他的行草中,笔法简约,勾连不断,线条富有韵律,书道之势密不容风,渐渐赋予行草以独特的挥洒气象。
草书,乃书道绝顶之路,民华历经数十年攀登,除了在书法实践上颇有大成外,难得可贵的,是已渐成自己的理论思维。他说,学书多年,早期经常徜徉于明清大草之间,为那连绵气势所倾倒,叹服于王铎连绵气势,徐渭缠绕空灵,虽未得其毫末,但心中那份向往总会在临帖与古人对话中,激起心潮澎湃。笔墨之情荡漾心中,自然豪气纵横。前些年多次参展都是以大草形式露面,在八尺宣纸任意挥洒,感受那纵横驰骋,奔腾跳跃的音符,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总是回味无穷。
以外行之眼,窃以为,书道之魂在古与新之间,古是法帖,新是创新。对此,民华有“三新二意”之理。
“三新”,首先是对草书认识上的更新,取法规范,师古不滞,创新不逆;熟知笔法,其义自见;认清自我,发现自我。
二新,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方寸汉字,美妙无穷,临帖至为关键,尤以羲之草书诀、怀素千字文为范。
三新,形式与内容创新。内与外统一,自得天趣,新意畅生机。内容也要新,只有相匹配内容,最能体现书家风貌,更是书家内涵检验。
“二意”,一要意在笔先,注重前期构思安排,其书写内容、创作形式、所用笔墨、纸张,以及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和风格追求。
二要意气风发,讲究大气象,气势磅礴,奔放流淌。大草怡情,小草养性,草书作品体现一种风貌,讲究气韵生动,风格高尚,这是书家风格的体现,书家最高追求方向。
近年来,民华作品连续两次进入书道最高规格之全国八届、九届书法篆刻展及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所获大奖无数,且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篆刻作品1000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这是中国书法界对其虔诚者的回报。
书道行者,终有其得。
通过对民华全方位观察,从书道外人视角看,民华书道之境仍处于大突破、大境界、大升华的前夜,上升空间巨大。书道人均知,此道无30年以上功夫难成大器,过了此关,方配得上书家之大名。而若成为大家,拼的就不是基本功,而是化羽为仙之功。
民华能否化羽为仙?
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产业界中,石油业书法、摄影在全国有相当地位,此与其所处独特空间有关。目前仅中国石油一家企业,国家级书协会员就过百人,省级则逾300人,在全国最高书法展中屡获大奖,其势超过相当多省份。民华作为这个群体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书道面临新的突破。
作为石油业内人士,同时作为书道拜者,笔者认为民华已做好全面羽化准备,且待东风。
那个大境界,拼的是大灵性、大透悟、大智慧、大取舍,一如叔同当年羽化为弘一法师般涅槃。
是为记。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现任石油商报社副社长)
郁民华,笔名有耳,斋号朴清斋,又署榛茗堂、博古轩。河北滦县人,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草书委员会委员。
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并获奖。
草书作品入展“铁人杯”全国书法大展;
草书入展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优秀作品展;
隶书作品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
隶书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
草书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
草书入展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
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
隶书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行草书获全国第一届风景名胜楹联书法展一等奖;
在中国石油系统组织的展览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获中国石油“墨缘奖”金奖、中国石油职工书法篆刻精品展一等奖、第五届中国石油职工艺术节书法大赛的书法银奖等,参加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
近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篆刻作品1000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中国书法通讯》、《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当代书法家》杂志、《中国书法通讯》、《河北日报》、《美术市场报》、《书画频道》、《河北霸州市电视台》等多家专业书法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多次刊登其作品并专题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