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伤寒』麻黄汤的其他用法

五五: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要用汗来解他,假令尺中迟者,尺中脉很迟的时候,就是血不足了,血里面有百分之六十的水,血不够代表血里面的津液不足了,到时候不可以发汗,所以在开麻黄汤之前,要确定病人有没有足够的津液来发汗,张仲景提供一个方法,就是摸一摸尺脉 ,平常开麻黄汤,病人的尺脉都很大,又浮又紧,摸寸脉是『阳』,也就是胸、肺、皮肤表面、上焦,摸关脉就是肝、胆、脾、胃、中焦,尺脉是『阴』,就是肾、膀胱、下焦,平常开麻黄汤给病人发汗的时候,一定是寸、关、尺三脉都浮在上没的,才用麻黄汤,这是用脉证来确定病人的身体虚不虚,如果吃了麻黄汤会手脚厥逆,就是病人变成甘草干姜汤证了。一般来说,如果吃了麻黄,不会感觉到心悸的人,都是心脏比较好的。

五六: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条是在尺脉很壮盛的时候会用得到。如果是下针给病人发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针的时候要『飞针引气』,起针的时候转针,一边起针一边转,下去的时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时候,病人就冒汗了。

头痛、印堂痛用『承气汤』;偏头痛就是『小柴胡汤』;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五七: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发汗,有它的必要条件,如果说病人已经在发汗了,不会开麻黄汤的,因为病人的表已经开了,病人的症状除了脉浮数意外,一定兼有恶寒和无汗,所以麻黄汤喝桂枝汤最简单的区分就是一个无汗,一个有汗。麻黄汤证一般发烧温度比较高,无汗,怕冷比较严重。

五八: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气脉中,卫气脉外,复发其汗,营气和则愈,宜『桂枝汤』。

中医对营卫的观念,营就是血,卫就是气,营在肌肉里面,营的路线,从动脉血管到小血管到孙络,中医讲的孙络就是微血管的部分;其就是我们的动能,所以气虚掉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力气,讲话都懒得讲,卫气的路线就从腑,往往这个气从肠胃吸收营养后从淋巴系统一直走,走在皮肤毛孔;所以有流汗和流血两种,在血管里面看到的是血,血管的外面有一层薄膜圈到了,这层网膜就是中医讲的气的走向,网膜的力量很强,常见心脏的动脉血管破掉的时候,网膜会把它包到,在没有完全破裂之前,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急救,而且在破掉之前会有症状,病人的症状就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心口绞痛、刺痛。五六十岁的人常常在副主动脉上面破裂,在心脏的上方有一幅主动脉,血出来很多,往往有网膜包到,就是被气包到了,病人不会马上死,可是很危险,病人不能动,一动就喷出来了,中医的方法是让血极速的流回去,加强网膜的力量,让血管愈合西医的方法就是把这一段割掉,接个血管上去,在接的时候,把动脉导到维生机上面,很快的接完血管,血已经喷出来了,所以中医讲的气血同源,讲的是就血管外面的网膜。

病人常常自汗出,病人本身平常就在流汗。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人的气血要两和,血管的膜网和淋巴系统的气是相通的,如果血管里面的水烧了,它会自动供应水,如果血管里面水太多,水自然会出来,给淋巴系统传到皮肤毛孔,发汗发掉了,互相有协调作用,所以两者的管路是通的,当气和血不协调的时候,『桂枝汤』最大的功能就是『调和营卫』,汤剂下去后,本来不协调的变得协调了,本来淋巴系统里面的水份要进入血管里面的,如果气太旺了,水太过了发到皮肤表面,这水原本应进入血的,结果跑出去,就代表营卫不协调,所以平常没事流汗的人,气候又没变化,突然流虚汗,就是代表『营卫不协调』,这时候没有病无所谓,有症状就可以吃桂枝汤,让它协调。中风证是伤到卫分,只需要用到桂枝;而伤寒是营卫两伤,因此麻黄与桂枝必须并用。

新药物学知道麻黄素有刺激中枢神经的效能,是作用于交感神经兴奋药,我们用作发汗药。麻黄素,西医在急救、兴奋上面,也知道麻黄会发汗,但是西医只用单味的麻黄,用麻黄素发汗和安非他命造成很多问题,吃单味的麻黄素并不能发汗,如果麻黄素没有桂枝,只是个宣肺的药,不能得到真的汗,因为麻黄素是阳药,能把气管打开来,性轻而且升,一下就跑到脑部去了,头部阳气很盛,当然会睡不着觉,所以张仲景在汤剂用麻黄的时候,一定把麻黄素先煮掉。

中药讲『气』和『味』,所以『神农本草经』上面一定讲『气』和『味』,药有的时候要取药的『气』,有的时候要取药的『味』,例:大黄用来泻头面五官的热,大黄是寒凉的药,是消炎的药,如果牙齿痛、头上的病、眼睛红肿,取大黄的性就要用开水烫,所以麻沸汤就是用滚水躺下去,这消炎的药就走上面,就是取它的气。如果把大黄煮两个小时,药味都煮出来了,这是取它的味,这时候大黄是往下走,而不是走到头上,所以大承气汤就是一定是取它的味,因为要攻下。

所以麻黄煮过以后,就不取它的气,取它的味了,麻黄直接进入肺,用麻黄发表流汗的时候,一定加桂枝在里面,因为没有桂枝,麻黄就不会流汗,麻黄进入肺让气管打开,不论寒症热症都用得到麻黄,所以小青龙大青龙都有麻黄。

(0)

相关推荐

  • 《张氏医通》黄痹门

    消石矾石散(金匮) 治肾瘅额上黑. 硝石 矾石(皂者等分) 为散.大麦粥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大黄硝石汤(金匮) 治黄瘅腹满.小便不利自汗. 大黄 硝石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二)

    伤寒论第54条辨: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 ...

  • 头痛:哥哥开方覆杯即效,弟弟为什么批评哥哥呢?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新经方实验录>,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头痛 四逆汤证 四逆汤案 赵某华案,女,52岁,江西 ...

  • 在《金匮要略icon》有一张方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在<金匮要略icon>有一张方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区旋杯&quo ...

  • 『每天学伤寒』麻黄汤喝得不够怎么办?

    五一:『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鼻孔出血),衄必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太阳病,脉浮紧这代表伤 ...

  • 『每天学伤寒』白虎加人参汤的用法

    一八三:『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应该是用表法.汗法,结果吐下后,胃的津液一定会伤到,七八天都没 ...

  • 『每天学伤寒』如何使用麻黄汤、大青龙汤?

    四十:『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一.太阳证的时候,寒水在背后是冰的,如果渗入肠间,引起下利,处方就是『葛芩连汤』. 二.水气侵入心下,就是胃,在胃的外面的淋巴上,病人 ...

  • 『每天学伤寒』血结、水结、水血两结是什么情况?

    一三八:『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乃在,下之,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中药里面最轻的活血破瘀 ...

  • 『每天学伤寒』藏结——无阳证

    倪海厦&张仲景 一四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热结在膀胱应该小便不利,现在小便很正常,病人陈述少腹『中极』.『关元』一带很痛 ...

  • 『每天学伤寒』提升精子质量的汤方

    一三三: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不一样,救逆汤是非常紧急的时候大剂的救逆用的,『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是一般性的 ...

  • 『每天学伤寒』大陷胸丸

    一四四: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是讲强壮的人,应该是发表结果攻下,表热跑到里面去,结果热邪入里, ...

  • 『每天学伤寒』烫伤、烂嗓子、焦虑症、惊狂

    一二四:『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 ...

  • 『每天学伤寒』肝肿起来的两个发展方向

    一二一:『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只有阳明证才会有发谵语的,谵语代表阳明证,阳明就是胃,太阴篇第一个主证就是腹满,所以腹满代表太阴证,太阴就是脾,寸口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