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民间有一件玉器,就是一个“四不像”,它的名字没有人知道

在三星堆民间文物中,存在一件特殊的玉器,它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四不像”,让人弄不清它具体的意义。考古专家也对其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遗址发掘于1929年,距今约有近百年的历史,在百年的发掘中,不少珍贵的文物相继出土,让这座遗址更加耀眼光辉。我国考古界专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三星堆文物,特意向国家申请,请求建立一座专题性博物馆,用于陈列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该建议最终获得批准,三星堆博物馆也于2002年正式建成,成为我国又一座具有代表性的专题博物馆。

在我国民间收藏界,一直存在三星堆遗落文物的说法,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在1929年至1949年时,国家处于动荡时期,导致三星堆不少文物流失。三星堆遗落在民间的文物的确不少,但更多的情况是有不法分子专门以此为噱头制作出一些假文物,骗取消费者的钱财。不法分子在制造“三星堆玉器”时,往往会利用古玉进行雕刻,导致现有科学仪器无法对其进行鉴别,甚至会对其真伪进行误判。

民间三星堆文物俯拾即是,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当属一件“四不像”玉器。“四不像”玉器来自于一位民间收藏者的收藏柜中,已经被存在二十年之久,其表面虽然已经布满了厚厚的尘土,但是从玉器本身的沁色来看,它无疑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的古玉。为何我们会称该文物为“四不像”呢?其实看它的外表便能知晓。

首先而言,该玉器的头类似于一只怪兽,其面目狰狞可怕,仿佛是在面对敌人。其身体的造型如同昆虫,更像是一只蚂蚱的胸腹部,呈俯卧状。玉器的尾部则显现出鱼尾的态势,仿佛是用于在水中摆动的桨。正是由于玉器本身样貌奇怪,其各部分形状具有多样性,考古专家们才会将其称作是“四不像”。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此一件诡异奇特的“四不像”,它的用途究竟是什么?考古专家是否能给出明确的说法?为此,考古专家们特意举行了研究会议,就“四不像”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谈论,最后提出了三点:

考古专家们首先提出明确观点,认为“四不像”玉器肯定不是一件祭祀器物,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该器物本身存在一处小孔,其作用明显是用来穿挂。祭祀器物本身以庄重严肃为主,在祭祀器物上打孔,是古人心中的大忌,更是不尊重神灵的表现,因此要首先排除“四不像”的祭祀功能。

根据以上的推断,考古专家们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认为“四不像”玉器应该是一件配饰。有人提出,该“四不像”配饰,很可能是古蜀国渔民崇拜的河神,古蜀国渔民们以此作为专用配饰,将“四不像”挂在腰间,祈求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出船顺利。但该说法很快被否定,因为从当时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渔民是社会中的底层劳动人民,玉器本身是珍贵之物,能够佩戴玉器者往往非富即贵,渔人们是不可能有资格佩戴玉饰的。当然,还有人猜测,“四不像”可能是被绳子系在某一个地方,用于彰显富有或者尊贵的饰物,但该说法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仍然不具有说服力。

最关键的第三点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基本都符合一个特有的规律,即出土的文物基本没有单件。以三星堆青铜神树为例,仅在三星堆遗址二号坑中,考古专家便发现了8棵青铜神树,并且它们的样式虽各有不同,但品类却十分相似。而三星堆的大立人虽然只有一个,但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顶尊人像等等也是不少。

反观“四不像”却截然相反,它只是一件孤品,完全不存在任何同类别的器物,由此可以看出,它应该不是三星堆遗址内的文物。

考古专家们的判断是否准确?我们仍然存在质疑,毕竟在没有铁一样的证据面前,一切猜测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能够期待的,唯有日后相关证据的出土。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