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自行防空炮石勒喀河,城市战中最强的拆楼器
二战中自行高射炮已经被证明在防空作战中的作用,并且将高炮结合雷达火控系统的技术也展开了探索,不过苏联在电子技术方面较为落后,自行高炮还是以传统的手动为主,如ZSU-57-2自行防空炮。进入60年代,防空导弹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苏军的防空导弹尺寸大、重量大,无法随军转移,因此苏军仍然热衷于自行高射炮,ZSU-23-4式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就是这个时期研发的。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新技术加持的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苏联的第一代自行高射炮技术含量很低,几乎没有电子设备,只能配合额外的雷达或目视等进行防空作战,在喷气式战机时代下,高射炮的作用已经低了很多,而且仅凭人力操作很难跟得上作战需求,采用雷达制导和电气自动化是未来趋势。
不过苏联设计师显然更富有开创性,在最新的雷达技术条件下,设计师将雷达天线、火控计算机、火炮等进行高度融合,全部在一台自行火炮上实现操作,也就是每一台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就是一个独立的作战系统,既可以组团作战,也能单独施展。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火力上设计师摒弃了57毫米双管高射炮,采用4管23毫米高炮,因为新的高射炮被定位为超低空防空武器,中高空的防空在喷气时代,高射炮已经无法有效完成了,只能交给导弹和空军。机炮由战机的AM-23机炮改进而来,可以发射高爆燃烧曳光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一辆石勒喀河可以携带2000发弹药。
雷达为一台RPK-2对空搜索雷达,布置在大型炮塔的后方,平常可以将其收起来。雷达能够完成搜索、识别、测距和跟踪的功能,搜索距离20千米,跟踪距离8千米。在当时来说这样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缺点是不具备多目标接战能力。当雷达系统故障或受到干扰的时候,也可以改为光学设备操作,此时就完全变成一门手动高射炮了。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火炮底盘采用PT-76两栖坦克的底盘,取消了水中推进系统,已经不具备两栖能力,最大行驶速度44千米每小时。战斗全重20.5吨,长6.49米,宽3.08米,高2.63米,采用4人车组,分别是车长、驾驶员、搜索瞄准手和测距手。单门火炮的射速就近1000发每分钟,炮口初速度930米每秒,有效射程达到3000米。整套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7秒,在当时是一个十分优异的数据。
服役部署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往往装备于坦克团、机械化师等作战部队下辖的防空导弹连,用来配合导弹实现全方位的立体防御,每个防空导弹连装备4辆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进攻作战时时石勒喀河以200米左右的间隔在坦克、摩步营的后方散开,以便于随时提供防空保护,日常宿营或者行军的时候则以营部、团部为中心部署。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服役后受到军队的喜爱,尤其是直升飞机威胁日益严重,部队更加注重低空、超低空防空能力,石勒喀河不仅被大量装备,还进行了改进升级,具备了三防能力,和外接雷达的能力,作战效率大大提升。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该炮不仅在苏军中使用,而且出口到世界上约40个国家,至今仍有部分国家在使用。
拆楼神器
石勒喀河服役后经历的第一场大战就是阿富汗之战,此战中它原本的防空作战基本没有,反而是和其他防空炮一样用来打击地面目标。当地的游击队经常利用山谷等地形对苏军进行偷袭,而多石的地形造就了很多的天然隐蔽场所,苏军对这种游击战很不适应。最后苏军将石勒喀河的雷达等拆除,只用光学瞄准镜用来远距离打击游击队,23毫米机炮的威力能够将小一点的石头拆除,爆炸产生的碎片也能有效地打击隐蔽的敌人,成为苏军严重依赖的武器。
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而另外那些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自行高射炮也同样老当益壮,尤其是战乱较多的中东地区,仍然能够看到该炮在城市中穿梭,依靠大仰角能力对楼层高处的目标进行打击,妥妥的拆楼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