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鹤诗社王惠玲《梦玉轩诗词选》研讨会上的发言
仰 天 长 望 壮 怀 激 烈
----在黄鹤诗社王惠玲《梦玉轩诗词选》研讨会上的发言
唐荣昆
我认为惠玲同志的诗作已经达到了相当优秀的水平。由于她生长在山川秀美,人文荟萃之乡(黄州),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又有可贵难得的家传和师教,加上自己勤奋努力,人又聪明,积蓄了多年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验,如今,她的一些诗作,可以让人刮目相看了。我这不是讲客气的奉承话,而是实事求是的真心话。这里,我就通过对她优秀诗作的分析、评述,向大家证明,我的话是切合实际,有充分理由的。
《选集》开头,丁芒、包德珍、傅占魁三位诗词名家的三篇“序言”对作者多篇优秀诗作的分析,评讲,我很同意很佩服;不好班门弄斧来讲多余的话了;只得另外选择自己认为同样是美妙出色的诗作进行分析鉴赏。
作者知识丰富,胸怀宽广,诗作题材相当广泛。她的笔下有祖国壮丽山川,有秀丽的田园风光,有生活经历的回忆、追怀,对亲人友朋的敬慕,怀念的绵绵情思。总之,她有多方面的优秀诗作。我另选了四篇佳作,反复细读,受益良多。由于发言时间不宜长,这次只讲析一篇:《闻雁》(见19页)。这篇与以上所归纳的几类不同;这首诗,我认为是抒写人生任重道远的豪情壮志的政治抒情诗。
此诗采用的体式为五言绝句,这是古诗词中篇幅最短,也是最难掌握和驾驭的格式。人们都说“绝句易写难工”。有些作者不知深浅,粗心地随意命笔,效果平平不见佳。惠玲是真正的内行高手,她写这首“五绝”,着重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写得极其凝炼、含蓄,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地充分发挥了“五绝”独特的性能优势。看,题为《闻雁》这就定格为描写生活中琐细的小事,以听一声鸟鸣,作为全诗的贯穿线索:
雁叫随风至,好音何处来?
窗前一长望,菊蕊向人开。
这里从字面上看,从全诗展示的实际情景来看,通篇只写了一种轻微的声音(雁声),人物(我)的细微动作,末了写“菊蕊”也是点到为止;全是轻描淡写的。可是,通过隐喻、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进一步感悟、体会到内里蕴含着“壮怀激烈”的豪情。---作者真正做到了,“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在一般人毫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中,“发现出美来”。我认为,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根据诗句的暗示,我们可以体察想象到:是作为脑力劳动者的“我”(作者)正在自己书房阅读构想,或执笔谋篇。平日里,室外必然有各种嘈杂的声音,包括各类的鸟声传来,但她浑然不觉,毫不分心。然而,这次偶然听到了一声“雁叫”,却触动了她。从诗的表述看,雁声从高空传到室内,音量已渐弱,而且是单声独鸣,不是群声,也不是连续的叫声。凡是听到过高空雁叫声的人,都会有这一经验。“我”听到叫声,能判定是“雁叫”,但是从天空哪个方向传来的,尚难断定。“何处来?”说明我对“雁叫”声要进一步探求,寻找,可见“我”对雁群的关切。注意,“何处来?”这一词语,是写得很准确、很精细、很真切、很传神耐人寻味的。
这一句的开头是“好音”,用了这样一个带定语的偏正结构的双音词,就显示了“我”对大雁抱有很深的敬重、关切、喜爱之情。据此,读者定会想见得到,作者“我”必然对大雁这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中国文化传统,习俗,特别是与历史传说文艺作品的密切关系,有相当丰富的认知、体察和感受,而且对大雁这一鸟类的远程壮飞,长久地心向往之的。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每个人,也必须具有对大雁这一鸟类,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否则不能深切准确地领悟体会,这些美妙诗句中感人的内涵。
我们知道,鸟类的共同特性是有一双翅膀,能在空中飞翔,而大雁,则是飞得最高、最快、飞得最远的鸟类;它是鸟类中的远征军。它们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勇敢、坚韧、顽强、任重道远。雁群的生活是最有规律性的,它们最守纪律、最合群、集体观念最强,可以说是鸟类中的集体主义者。雁群在高空飞行,不是排成人字,就是排成一字。李清照词中,就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自古以来,中国人最喜欢、最亲近、最看重的鸟类就是雁;“鸿雁长飞光不度”,鸿就是雁。鹏则是大雁的化身,是庄子在《逍遥游》中神奇想象的。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些警策励志的词语,如鹏程万里、大展鸿图,鸿鹄之志,鲲鹏展翅,雁行有序等等,全都是以雁为主角模特儿。古诗词文章和历史故事传说中,许多都写到大雁,雁的形象,雁的精神最能鼓舞人心,使人豪情万丈,意气昂扬奋发。古代故事中四大美人,其中第二位的王昭君,就有“落雁”的感人故事。还有《平沙落雁》这一大型器乐合奏古曲,充分表达了人民对昭君壮行的敬慕,抚慰之情。中国的地名中用雁的字不少;中国人名中用鸿和鹏的字也很多。岳飞字鹏举;贺龙元帅的儿子叫贺鹏飞;想必他是最仰慕岳飞“精忠报国”之壮志的人。----由此可见,惠玲诗中用“好音”一词称誉“雁叫”,是有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意念,和充沛的感情内蕴的。
诗中写到,在室内听到“雁叫”,“我”便感动激发起来,进一步要探究寻觅,情不自禁地走到“窗前”,仰天“长望”,即深情地,久久地,默默地给高空的雁群行注目礼,目送它们远航。由于雁阵飞得高,飞得快,“我”来不及望见。但通过这一细节,“我”对远飞大雁的敬重、仰慕之情,包括自己胸中的豪情壮志也有力地表达出来了。
接着,诗的结句“菊蕊向人开”。若是粗心的读者,对这句可能是无法理解,甚至会认作为败笔的。雁群是远程飞行,豪迈矫健的动物飞鸟,而菊花是靠竹篱扶持的草本植物,两者怎么能不伦不类地连结搭配在一起呢?中国人自古把菊花看作是隐逸出世的君子之花,("采菊东篱"、"人比黄花瘦").怎么能跟勇敢搏击长空的鸿雁相提并论呢?岂不是败笔吗?不然。我认为,此诗的这一联句写法之高妙,不说是超过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至少可以说是不受李白写法的束缚和局限,而有所突破。李白的上下句,是同一个主语:“我”。这里的上句“窗前一长望”的主语是“我”,下句“菊蕊向人开”。“我”成了宾语了。这样写是为了强调、突出“菊蕊”的。
这里,“菊蕊”的出现,首先是烘托了大雁。因为按中国处于赤道之北亚热带气候的自然规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差别很明显的。秋凉的信息往往是由菊花来显示和预告的。“春兰、秋菊”是人们常用的习惯语。“菊蕊”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它的出现暗示着秋天的脚步近了。大雁对气候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范仲淹《苏幕遮》词有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可见大雁对气候的敏感度,它们的行动是多么果断,敏捷而坚决。这里,“菊蕊”的出现是为衬托大雁的行为举止是有严格的时令的规律性的,雁群的行为准则是根据时序变化来制定的。多么可感、可佩、可爱的大雁啊!
“菊蕊向人开”。作者这样写,这样结构词语,非常巧妙!“开”字是动词,前面加了个“向”字,就成了及物动词,更有力度。“人”则是宾语,首先指的是“我”。这是拟人的写法。“菊蕊”的“开”是“向”着“人”的,无疑是有针对性、指向性的;首先就是对“我”作启示和警醒的。在自古以农立国的中国,秋天即是收获的季节。在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中,面对“菊蕊”的“向人开”,以“鹏飞”精神自励、自勉的人,该感奋激发起来,知所勉策,知所有为的吧?这种奋发精神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充分发挥“正能量”。看这整首诗最后以“开”字作结,是大有深意的,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杨叔子院士近期著文认为:“作为现代中国人写的中国诗,至少要有三性:一是要有民族性,二是要有时代性,三是要有群众性”(见《新潮诗词评论》2014年第2期27页)我认为,惠玲此诗,完全符合这三个高标准,所以是一篇难得的好诗。
201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