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得以功成身退,韩信本有两次机会保存自己,可惜都被他浪费了

汉帝国之前的商朝和周朝以及战国时期,一直都是分封制,只有秦国统一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是郡县制(没有异性诸侯,甚至胡亥连兄弟都杀光了,连同姓诸侯都没有),而且秦朝又立即就灭亡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汉帝国自然也应该是分封制。刘邦此时之于韩信,英布,彭越等,就相当于是周天子之于诸侯王,而汉帝国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立真正的郡县制,刘邦建国后紧接着就是要灭掉异性诸侯,又全部换成同姓诸侯。

之后汉文帝又再次与同姓诸侯作战,大大打击了诸侯国的实力,再到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政策加速了诸侯国的衰落,汉帝国才算完成了大一统。因此汉初时,韩信作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立刻就成了朝廷的第一个目标,所谓谋反只是找一个理由,一是兵不血刃地拿下楚国,二是避免诸侯国看清朝廷的计划是铲除诸侯国而团结起来。之后韩信在长安做淮阴侯,没有很快被杀,一是此时韩信已经没了爪牙,刘邦对韩信还是很有感情的;二是麻痹诸侯国;接下来的剧本就是韩国,赵国,燕国,梁国相继被消灭。

张良是刘邦的老朋友,从一开始就是灵魂伴侣。韩信就是一个打工的,还是因为萧何大力举荐才得到重用,功劳很大,交情却很一般。刘邦封了七个王 有几个老实的还是善终的,但韩信这个王 是他强要的,这注定了韩信没好果子吃。现代不少人对当时的诸侯国的认识也有偏差,现代人以为汉初的诸侯王跟明清的王差不多,就是个头衔,在封地上也没有多大的实权;其实当时的诸侯王和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差不多,拥有军队、财政、任免官员等权利,其实就是国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怎么可能高枕无忧,杀诸侯王削藩推恩是必然的。

韩信政变的做法本质上是自保,风险比把生死权交给老刘强,老刘年纪比韩信大,手下将领没人打得过韩信,死前很可能会把人带走,韩信政变选的时机本身其实符合他一贯用兵风格。错就错在为了保密把吕后召他进宫,当成对方试探而不是下杀手这个判断,听到消息后犹豫了没有立即发难。

韩信有两次机会保存自己,第一次机会是攻齐国的时候,郦食其已经劝降齐王,韩信如果不贪功继续进攻,那么之后的事都不会发生。第二次是讨要齐王,如果他不封王,之后只是第一功臣,刘邦不会拿走他的权利,还会用他来制衡吕家的外戚势力,之后也就没有吕氏专权。被抓回去当淮阴侯后没办法翻盘了,但还有机会平稳着陆。

一是学萧何投靠吕后,这个选择需要子孙给力,吕后死后要果断当二五仔,萧何的儿子在这方面就非常果断,要是跟吕家走到黑也是完蛋。韩信跟彭越英布不是一种性质,人家那是带着兵将来的,实打实地割据一方,韩信光杆司令一个,所有的兵将都是刘邦给的,刘邦能进他兵营给他换封地,根本没有自己的势力,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的威胁远不如吕氏一族大。

二是像张良那样超然物外左右逢源,这样没办法大富大贵了但最起码平安。三是跟其它将领一样什么都不做被打压,不过韩信功劳太大,有被打压死的风险,但大概率也能保命。但是最后韩信选择了趁着刘邦不在造反,韩信就是典型的风险偏好型人格,选择的都是风险高收益大的策略,用兵都是兵行险招出奇制胜,以小博大拿下滔天功劳,不过兵仙终究是人,不是真的能掐会算,赌徒不可能赢一辈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