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阻塞性易损斑块是否需要预防性PCI治疗?丨健心知著
一、研究方法
对898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血流受限病变成功PCI后,联合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近红外光谱(NIRS)导管进行三支血管成像。研究者将那些因造影提示非阻塞性狭窄未行PCI,但IVUS提示斑块负荷≥65%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BVS)联合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组,与单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组。
主要的有效性终点是在为期25个月的随访中IVUS测得的最小管腔面积(MLA)。24个月时的主要安全终点是随机靶病变失败(TLF),心源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或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临床有效终点是最近随访时与病变相关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二、研究结果
在进入筛选流程的898例患者中,有来自15个中心的182例患者的造影提示非阻塞性狭窄,但IVUS提示斑块负荷≥65%,研究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93例BVS GDMT;89例GDMT)。其中167例患者在25个月时完成血管造影随访,平均随访4.1年。BVS GDMT治疗组MLA为6.9±2.6 mm2,而单纯GDMT治疗组为3.0±1.0 mm2(最小均方差为3.9 mm2,95%CI:3.3~4.5,P<0.0001)。
随访24个月时,BVS GDMT治疗组和单纯GDMT治疗组的TLF发生率相似(4.3%对4.5%,P=0.96)。在最近一次随访时间内,4.3%的BVS GDMT治疗的患者发生随机病变相关MACE,而单纯GDMT治疗组发生率为10.7%(OR 0.38,95%CI:0.11-1.28,P=0.12)。
图1 非血流限制性易损斑块进行PCI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