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书本差距那么大,宁愿活在教材里

很多同龄人在儿童时对坏人的定义可能仅仅停留在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上,我也一样,每当中午淘气想跑出去玩儿时,家里的大人总会吓唬我说;“这个时间出去会有人贩子把你拐跑,卖到山沟沟里。”那是我对坏人最初的概念,所以不敢再乱跑,乖乖在家里睡个午觉。

不过,时间长了,没见哪个小朋友被卖到山沟沟,大人们口中那“外面到处都是人贩子”的话就像“狼来了”的谎言。我们依旧相信这个世界看上去很美,相信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也相信学校和有老师的地方是知识的海洋、是最安全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意识到坏人不仅仅是指人贩子,书本上的那些真善美大部分是用来读诵的,在现实生活中并非能处处扎根安放,还有许多假恶丑是没有写入教材、没有写进我们抄录学习的小红本上的。

也渐渐明白,我们在提升所谓的的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的同时,还要追求物质价值、经济价值等一些功利主义的东西。

我们都曾在象牙塔里学习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整个成长阶段,都在被灌输要做一个讲道德、讲修养、讲人格的好青年。

上学时,我们读《论语》,接受过孔孟文化的洗礼,深知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

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主张人与人相处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和弱者以帮助和救济。

如今,当一些道德沦丧已经超出我们心灵所能负担的新闻血淋淋的横冲直撞进我们的视野,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大环境确实有风清气正、朗朗乾坤的光鲜外衣,但也不乏道德沦丧的盲区。我们开始质疑,内心深处崇尚的真善美是不是有一天都会成为坏人利用、践踏的工具。

现实甚至让我们对神圣的教育事业、对老师这个光辉形象产生了质疑。一直以来,老师,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学习的引路人,幼儿时期的老师更被称为人生路的启蒙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一直是教育事业的践行者,为人师表,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更要具备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影响了很多教育工作者,他们奉行爱心是教师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时刻谨记自身使命,用爱浇灌学生心田,用心呵护学生成长。

而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从事着这个光荣职业的人在打着教书育人幌子的同时也充当了毁灭孩子人生的助推者。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纵容,让我们的身边多了太多的素媛。

素媛是一部关于幼童性侵案的韩国电影的主人公,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有着纯净的双眼,蜂蜜般的笑容。但在一个下暴雨的清晨,她在上学路上被变态男人强暴了,身心受重创,奄奄一息,直肠到大肠的最顶端,多发性创伤与撕裂,大肠与小肠部分坏死。

截去坏死的器官之后,医生重做了人工肛门,从此,她的腰间多了一个便袋,和她心底那个永远无法填补的深渊一起,伴随她走过阴霾密布的余生。

最初看电影《素媛》的时候,是好几年前,感觉故事里的情节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仅仅把影片展现的情节当成了一个环境里特有的个案。不曾想,现实社会中会有千千万万个素媛,而且身边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成为素媛的危险。

任凭时间怎么流逝,经历过创伤的素媛们,身体上可能会痊愈,但是,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潜意识里的,内心世界可能再无光明。

抛开性侵、虐童这个令人失望透顶的话题,光看那些在原生家庭中因未得到醇厚的家庭关爱,或是关爱出现了偏颇的孩子们,内心世界发展受阻的已比比皆是。

因为幼小,所以无法辨析周围复杂的社会,成年之后的他们,昔日的童真和欢笑不在,可能常常自我谴责与轻贱,认为自己不可爱,无价值,难以形成完整高尚的尊严感。演变成在受到伤害后丧失了对他人的信任,然后在失望中攻击自己和身边的人。

当下信息更替太频繁、刺激太猛烈,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似乎觉得这根本不是现实。

世界本该美好,原本孩子们的耳朵能够捕捉到蜻蜓的呼吸,发梢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抚摸,微笑能如鲜橙般耀眼……只是,他们还没有机会陶醉在书本里的真善美,便在过早的年纪识遇见了社会的假恶丑。

我们不得不直面现实,然而,如何抚慰他们残缺的心灵,重还他们一个真正真善美世界似乎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