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爱:贺绿汀故居行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贺绿汀故居行
谭喜爱
对老乡贺绿汀的事迹我知之甚少,作为邵东人,我深感惭怍。只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及其少数代表作如《四季歌》《牧童短笛》《游击队之歌》等。早就想拜访大师的故居,更多了解老先生的辉煌一生。2017年冬,趁着寒假,我骑着单车,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一代音乐大师的故乡——九龙岭镇绿汀村。
贺老的故居就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凹字型的三合院,青砖青瓦,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屋后翠竹摇曳,犹似画屏。东侧门旁悬挂“邵东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门楣粉墙上彩绘历史人物活灵活现。
走进侧门,我来到正中大厅,牌匾上书“贺绿汀故居”五个鎏金大字。推开厚重的木门,只见堂屋里四面墙上贴满介绍贺老生平事迹的牌匾,图文并茂。我一一细看,了解了贺老怎样由“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经历,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如何创作《游击队之歌》,如何受到毛主席高度称赞,以及文革期间在上海同姚文元等作坚决斗争等事迹。让我看到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
突然想到去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到堡面前乡竹林拍摄《穿越硝烟的歌声》,生动再现了贺老怎样奔赴轰轰烈烈的抗日战场,用音乐鼓舞人们斗志,创作《游击队之歌》的艰难岁月。他那种矢志报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人深深折服。
走出厅堂,我来到东西厢房,端详着一件件生活用品。灶台,床铺,还是那么温暖。那盏煤油灯,还是那样星光熠熠。好像还在呼唤他的主人,魂兮归来。
东侧厢房窗棂上悬挂的扫帚、竹耙、镰刀,你可曾记得小主人挥舞着扫帚,扫除庭阶。你可否记得着骑竹耙的少年,天真烂漫。
西侧的鸡圈、牛舍,当年喂鸡的少年在母亲的呼唤下,洒下米粒,公鸡引吭高歌,母鸡咯咯呼唤着小鸡,少年听着,快乐如风。从私塾背着书包回家的少年,牵着牛儿顺着槎江在青草满坡,摔着牛鞭,忽而索性骑上牛背,拿着笛子,轻轻吹奏。林中鸟儿的鸣叫,小溪孱孱的和声,形成春天的交响。
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激发了一代天才少年的音乐灵感。是淳朴的家乡父老哺育了他,是时代的战火洗礼了他。
禾场坪里高大的桂花郁郁葱葱,馨香四溢,仿佛先生那高洁的情操,让人仰视。我走出先生故居,迎面碰上一家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我想孩子们是需要先生这种精神滋养的。
感兴趣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