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师范生还吃香,清北毕业生的宿命是:培养下一批清北毕业生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培训机构,都对清北毕业生格外青睐,他们的薪酬,比别人高出一大截。这些选拔制度下的胜出者,天然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信赖,他们从应试教育中走了出来,一路靠做题通关,找工作也是如此,还得做题。

小雨毕业于北大,投递出简历后,很快就有机构联系她面试,她顺利通过了前2轮,第3轮被安排到了下一周,但另外一家网校,直接让她一次性接受了三场面试,一路开绿灯,当天直接给offer,把她“截胡”了。入职以后,领导让她想口号,要求她在口号中体现名校生的身份,多提在名校里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向往。一位前辈想出的口号是“跟着学姐上北大”,那些专业的师范生们,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有薪酬高低之分,但是不应该高低贵贱之别。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清华北大的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岗位,扫大街也好,买猪肉也罢,都是他们的自由。

但在传统的观念中,还是认为“学而优则仕”,不少人认为清华北大的学生享受了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就应该努力去科研前线工作,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做贡献。而不是因为钱财,就放弃星辰大海,被资本掌控于股掌之间。

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国的大学不同于欧美,国家确实出了不少钱,越是好的大学,国家出资越多,不然学校的学费会贵很多,食堂也不会那么便宜。但做科研的人,也需要生活。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是不可行的。

现代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越来越重,那些名校毕业的人,头顶光环的同时,也背负了比别人更重的压力。要是毕业后无法找到高薪工作的话,可能会被老家人嘲笑:“读那么多书还不是没有用?”“XX家的小孩小学毕业都当老板,年入百万了,他呢?”从别人家的孩子,沦为反面教材,这样的反差没多少人能轻松接受。骨感的现实和清高的理想之间,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清华北大的学生去当培训机构的老师,确实有积极意义。他们本身就是做题体系下的胜出者,对于做题技巧等有更多的见解,可以让学生受益。名校的光环,也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斗志。

换个角度想想,有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培训班,收费能低吗?有网友表示,这种培训班,一年得十几万,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显然是消费不起的。能上这种培训班的孩子,本身就出生于中产以上的家庭,先天拥有了极好的物质条件,后天又拥有优越的教育环境,把别人甩了一大截。教育内卷的结果,是阶级越来越固化,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几十年以后,寒门贵子,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都市传说罢了。

太多顶级名校的学生进入到教育行业,会导致那些师范生的就业岗位被大量抢占,他们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合适的岗位,有的人只能回到小县城甚至是乡镇工作,学校的招聘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大环境来看,这有利于提高小地方的师资水平,但对那些被迫回老家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从本质上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是资本对小城市做题家们的收割。试想一下,一个北京出身的北大毕业生,和一个小县城出身的毕业生,哪一个为了钱财放弃理想的可能性更大呢?与其批评这些学生没有把才华用在该用的地方,倒不如思考下如何缩减贫富、地区间的差距,梦想是可贵的,但在基本的面包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前提下,谈论梦想是毫无意义的。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