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哪有桃花源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当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要整篇背诵的,好在文章朗朗上口,也没有什么晦涩的文字,背起来难度不大。理解文章也是按照教学大纲,中规中矩,解释为“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类。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解释:《桃花源记》其实是一个误入死人国的故事。村子里的人死于战乱却不自知,仍然以为自己活着,时间由于他们的死去而静止,而一个误入者的进入打破了这一切,所以,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了。
无论是哪种解释,就我当前的认知而言,我觉得没有桃花源。
前些天,看了一部电影《健忘村》,虽然豆瓣上由于是台独导演的作品还发起了抵制,但我还是用某视频赠送的观影券在手机上看了。
在这我不谈电影是不是有什么政治隐喻,因为如果不是有人说起,我相信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年龄大点不看各种贴吧、论坛的老百姓,根本看不出这些隐喻。如果想用这种方式进行什么思想渗透,我个人觉得未免太麻烦、效果太小了。所以,我们抛开政治,就说电影。(如果觉得我政治觉悟太低,不配与“你”在同一层面交流,可以说拜拜)
桃花源,自《桃花源记》之后,多被借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说陶渊明年轻时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却壮志难酬,所以写《桃花源记》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现在我深深怀疑。就如《健忘村》里,田贵(王千源饰)说“忘忧是来自周朝”,村民问“周朝有黄铜吗?”田贵说“你去过周朝吗?你怎么知道周朝没有黄铜?”同理,译文解释也不是东晋就译好的,就算凭借考古研究对当时的社会局势有推测,但是怎样推测出陶公的思想、志向的,难道那时候第一次写作文也是《我的理想》?世间的事唯有人心是不可随意猜测的。
在《健忘村》里,舒淇饰演的秋蓉最后利用“忘忧”打造了一个她心中的桃花源,看来,喜欢桃花源的还真不少,从东晋到民初。可能有人说,看吧,还是政治隐喻,民国多乱啊。你去过民国?
现在回到开头说的,我觉得没有桃花源。为什么呢?因为人有七情六欲,有欲望、有私心。秋蓉打造的桃花源里的人,没有名字,没有过去,不问将来,他们脸上挂着笑容,犹如幼儿般天真灿烂,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思想好恶,完全听一个人的指挥。这是何等的可怕,正常人一整天都挂着笑容看看,凡事没有自己判断都听别人的试试,片中的傻子“二饼”在看到哥哥尸体的时候,还知道哭着喊“哥哥”,可是那些人们全凭田贵一句话,就认定死了的是土匪,被“无忧”解忧的人们不是可怕是什么,用“无忧”建设起来的桃花源怎么能不让人脊背发凉。
影片中,秋蓉说,她消除了大家对她与两任丈夫的记忆,以便她和情人相守,这是一点小私心。这是一点小私心吗,我觉得它更可以叫欲望。影片中,无处不充斥着欲望,无论是老村长请田贵给村民用“无忧”,还是田贵借老村长之手给村民使用“无忧”,村民们为了两个铜板没有烦恼也要使用“无忧”,到最后秋蓉得到“无忧”消除村民之前记忆,重新开始,都是欲望。你可能会说,村民最后不是没有欲望了吗?村民没有了,秋蓉有啊,一直想抢占村子的石员外(曾志伟饰)有啊,而且打造桃花源的口号是“把村子建的更好,以便火车通过的时候留住客源”。可见,即使是村民还是有欲望的,只不过他们的欲望是别人给的。
我深以为,欲望,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没什么可忌讳的,人有爱恨贪嗔、七情六欲再正常不过,在正常范围内,在不损人利己的情况下,追求、实现自己的欲望没有什么难以启齿。关键是正常手段,旁门左道最后只能自食苦果。就像使用“无忧”,村民无忧了也无欲了,而唯一一个正常人秋蓉就快乐吗,惟命是从的情人的爱就真的是爱吗?这是另一个话题。
不喝心灵鸡汤,也不束缚于传统思想.
顺应人性,保留一颗澄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