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普应该是什么样?传授点金术,比传授金子更重要 | 袁岚峰
导读
一个人科普的能力,取决于他“科的能力”和“普的能力”中较低的那一个。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6904158406177882628
本视频发布于2021年1月1日,播放量已超一百万
精彩呈现:科普的能力 = min{科的能力,普的能力} | 袁岚峰
用字节跳动的术语来说,我创作的主要是“较长视频”,因为它们的长度大多在10分钟左右。为什么需要这么长呢?因为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希望观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仅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了解背后的科学方法论,知道这些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
具体的科学知识好比金子,科学方法论好比点金术的手指。有了点金术的手指,你可以不断获得新的金子。而如果只有金子,哪怕再多,也永远不如有点金术的手指。
科学方法论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爱因斯坦1953年的一封信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他指出,最重要的方法论有两个。
爱因斯坦论科学方法论
一个是公理体系,从少量的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大量的定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创了这种思维方式,现在所有的数学和逻辑学都是沿着这条路前进的。
《几何原本》
另一个是实验试错法,通过实验来判断理论的正误。一个理论对不对,不是取决于它是哪个大人物提出的,或者有没有出现在哪本典籍里,而是取决于它的预测是否跟实验相符。这在现在好像是常识,但比古人来说是石破天惊。文艺复兴时的伽利略等人提出了这种思维方式,后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爆炸式发展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教廷审判伽利略
因此,科学的本质不是像智力竞赛做抢答题那样看谁记忆的多,而是通过正确的、创造性的思维发现新的可靠的知识。这是我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最重要的信息。所以我不仅希望讲清楚科学知识,而且希望讲清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而不是那么想。
抢答
我觉得,这是科普工作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这样当然难免多耗些时间,不过如果观众真的看懂了,理解了,对他的提升也是更加深层的。
让我高兴的是,这样的“较长视频”并没有让观众望而却步。目前我播放量最高的视频超过2千万播放,西瓜视频和抖音的粉丝共有160多万人。非常感谢观众们的热情,这说明,许多人对科学是充满好奇的,正确的、深刻的内容是能够得到许多人的欣赏的。
“科技袁人袁岚峰”西瓜视频账号
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科普方法论,传授点金术的手指比传授金子更重要。
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科普方法论是:一个人科普的能力,取决于他“科的能力”和“普的能力”中较低的那一个。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
科普的能力 = min{科的能力,普的能力}。
再用大白话来表达,就是你的“科的能力”和“普的能力”中哪一个比较低,哪一个就是瓶颈。科普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需要你对科和普这两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之所以想到这一点,是因为我见过许多“有科没普”和“有普没科”的所谓科普作品。
“有科没普”的作品往往是业界专家写的,他们努力保持了严谨性,但完全没考虑观众的需要,结果看起来几乎就等于论文摘要,充满了普通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由此造成的效果是,只有本来就懂的人才能看懂,本来不懂的人看了还是不懂。
有趣的是,即使是这样的文章也是有价值的。价值在于能让像我这样的人学到不少东西,然后再想方设法把他们的学院派表达转换成普通人能理解的表达。我的不少科普作品,就是这么来的。
这也算是一个有趣的方法论。不过如果各个行业的专家能提高一下普的能力,把文章一开始就写得生动活泼一点,那就省了我很多事了,也是各个行业的大幸、人民群众的大幸。
至于“有普没科”的作品,那就太多了。如果只是传播一些浅层的知识,那还算是好的,至少对公众是有益的。令人头痛的是,经常有一些所谓科普作品传播的其实是伪科学,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例如,我很多次地见到有人说,量子纠缠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崩塌了,世界根本就不存在。还很多次地见到有人说,量子通信是骗局,潘建伟等人是骗子。还很多次地见到有人说,西方历史都是伪造的,西方的科学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老有人拿着这样的文章问我怎么看,你说我能怎么看,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信这种宣传的人,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对于一张白纸,你可以直接告诉他正确的是什么,应该学什么教材。而接受了错误观念的人,会不停地跟你纠缠。而且这些人特别自信,经常会认为你讲的是伪科学。这说明,错误比无知更可怕。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科的能力与普的能力,尽可能广泛地传播正确的思想。
显然,提高这两个能力都是很不容易的。不过如果你要问,到底哪一个更难?我觉得,真正决定一个人上限的,还是科的能力。
毕竟,提高普的能力的办法比较多。例如多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素养与哲学素养。多了解流行热点,所谓让群众喜闻乐见。还有科学内容可视化,把文字做成漂亮的图片、漫画、动画以至于MV、情景剧等等。这些都有大量的可以研究的地方,不过毕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条条大路通罗马。
氯化银沉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梁琰博士团队的“美丽化学”)
而在科学方面,标准就很严格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可能因为你的表述舌绽莲花,错的就变成对的了。这是硬碰硬的需要实力的地方,也是可以无限提升的地方。
经常有人称赞我的科普,说是特别通俗易懂,让很多外行看懂了高大上的科学。我很感谢他们的谬赞,不过今天有许多专家,我就来说一些跟内行说的话。
其实,通俗易懂仅仅是一个比较浅层次的优点。如果一个读者所知很有限,那么他能感受到的,自然就只有通俗易懂。但如果他对科学了解很多,是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甚至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那么他就能看出更深层次的用心之处,能看出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而不是讲那个,为什么要这么表达,而不是那么表达。他就能看出“台上一分钟”背后的“台下十年功”。
这种是真正的“内行看门道”,这些专业人士是我默认最重视的读者群体,也是我最经常学习的对象。如果你的作品能通过专业人士的评审,令他们都觉得有可取之处,那么你的作品就有长久的价值,面对大众时也会如水之就下,高屋建瓴。
这就引到了我想分享的一个核心的方法论,所谓“我的朋友”们。
我经常说,我的朋友、某领域的某某专家说了什么什么。结果经常在评论区看到,有人怀疑我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些所谓朋友们,怀疑我是拉虎皮当大旗的,或者说我只要直接说某人讲了什么就行,不应该提他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真的是袁岚峰的朋友吗?| 科技袁人)。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来自他们的一个思维缺陷:不懂得信息的来源很重要。
实际上,一个道听途说的信息,跟一个有专家背书的信息,可信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人之所以整天被谣言带着跑,就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专业人士,见到任何一个离谱的说法都听风就是雨,完全没有鉴别能力。
我之所以要强调“我的朋友”们说了什么什么,是因为要表达这个信息的可信度,就像写论文要列参考文献一样。这是对内容的负责,也是对朋友们的尊敬。
任何一个人,即使再渊博,了解的也只是沧海一粟。要对广泛的领域做出深入解读,就必须有很多各个专业的朋友经常去咨询,请他们提供知识,请他们帮忙审稿,请他们提反馈意见。
因此,最后一个方法论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专家库。但真正有趣的问题是,这些专家朋友们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其实也很直截了当。你写出受到专家赞赏的文章,就可以吸引他们成为你的朋友。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也简单。专家朋友们可以帮你进一步提高水平,如此循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最后我想说,科学研究是无限的,科学普及也是无限的。能为科学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是我们的幸运,是时代的需求。感谢字节跳动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舞台,为大众提供了接触科学的通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