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治疗  张玉珍 罗元恺

卵巢早衰的治疗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的思路与方法

一、治疗思路

(一)重治气血精,振衰起废

气、血、精与人体生命活动和寿夭极为重要,《灵枢·本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卵巢早衰虽然病机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讲是以虚为本,最本质的是气血精亏虚,尤以精血虚衰为主,从而导致形容枯槁,未老先衰。《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以血为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景岳全书·妇人规》也指出:“妇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又在《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指出:“其形既败,其命可知……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对于女子月经的潮与止,还决定于天癸的至与竭,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景岳全书·阴阳篇》曰:“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可见气血畅旺,阴精充盛,则天癸泌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临证中,“潮热”和“阴道干涩”是反映病情进退的关键症状。所以治疗的重点在于大补气血精,以图振衰起废。

(二)个性化治疗,以人为本

卵巢早衰的患者常常受到的困扰有三:一是严重的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造成的影响,如持续的闭经,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失眠健忘等;二是由于长期的阴道萎缩、干涩而影响夫妻生活,甚至有的患者表现为行走困难;三是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造成的生育障碍,影响了家庭的稳定。应针对患者不同的治疗目的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力争改善和消除其绝经期症状,消除阴道干涩,改善性生活,防止阴道、卵巢萎缩,促进子宫发育;对期望生育者,力争使其经调促排卵后受孕并安胎,使其家庭幸福。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用药选择,可选用中药汤剂、中药膏方以及中成药治疗,必要时可以结合西药激素补充以缓解症状,或者借助现代的辅助生育技术来解决生育问题。

(三)治疗人性化,缓图取效

卵巢早衰病情有轻重之别,治疗有个性之异。尤其对未婚、不孕患者的治疗,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调经、种子、安胎的系列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起效,因此医患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争取获胜。应让患者充分知情,了解病情之复杂,治疗之艰难,配合长期的治疗。医者也要关心、同情、体贴、爱护病人,根据各人不同病情和治疗目标,告之治疗方案,为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应坚持不懈,缓图取效。治疗中若达“血盈则经脉自至”之功,则乘胜前进,维持治疗。未能取效时,更要不断总结,持之以恒。

二、治疗方法

治法是针对病机,按照治疗思路拟定的治疗方法。治法是否切中病机,决定着治疗的成败。针对卵巢早衰的病机本质及治疗思路,提出具体治法如下:

(一)补肾以益先天之精

此治法符合《内经》“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则。卵巢早衰病本在肾,补肾为调经之本。补肾在于益先天之阴精或补益肾气,以滋肾填精为主,并佐以助阳之品,阴中求阳,使阴生阳长,肾气充盛,精血俱旺,天癸泌至,月经自调。

(二)健脾以补后天之精

健脾在于大补元气,以益气血生化之源,使其统摄有权,血海充盈,经血有源。《内经》云:“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因此可通过大补阳明脉之精气,健运中焦脾土,使气血旺,精气充,以达抗衰之目的。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补肾健脾为调经之要。《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李中梓在《病机沙篆·虚劳》中也指出:“人有先后两天,补肾补脾法常并行。”所以上述二法常常相互为用,密不可分。

(三)疏肝养血

此治法符合《内经》“疏其血气,以令和平”的原则。肝体阴而用阳,为藏血之脏,主疏泄气机与调节血液。调肝法包括疏肝行气与养血柔肝两个方面。疏肝,在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养肝,在于养血补血,冲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诸经之血皆会于此,十二经之血俱盛,则冲脉血盛,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另外,“乙癸同源”,肝肾为子母之脏,相互扶持,可以通过养血以达益肾精之目的。肝气得疏,肝体得养,气机顺畅,血海蓄溢有常,则月经可调。

(四)活血化瘀

《内经》云:“月事不来,胞脉闭也。”闭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生瘀滞,因此在大补精气血的基础上应佐以活血化瘀之法,以利气血之流通,也可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活血之法,在于疏通血气,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行气,使“血脉循流,病不得生”,“疏其血气,以令和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气血和调,则经调而子嗣。

(五)灵活运用中药周期疗法

中药周期疗法是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结合月经周期中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气血盈亏的消长节律,采用中药周期性用药的现代中医治疗方法,目前多遵循补肾调适阴阳为主的周期疗法,也有用传统的“先补后攻”或“三补一攻”法者。但在卵巢早衰的治疗中,由于患者气血精严重亏耗引起长时间闭经,疗效缓慢,因此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中药周期疗法,需要遵循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观察,灵活变通。若通过一段时间的补益精血之后,患者阴精渐盛,带下增多,潮热汗出症状减轻,乳房及小腹微胀,此时为气血逐渐充盈,精气渐复之兆,可顺应其势,用桃红四物之属引血下行以通之,从而达到“血盈则经脉自至”的效果。若治疗过程中时机未到,精气未复,气血匮乏,此时过用活血化瘀之品非但不能奏效,反而会伤及阴血,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云:“血既枯矣,而复通之,则枯者愈枯,其与榨干汁者何异?”因此,应掌握时机,灵活运用中药周期疗法,以达到重建或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力争逆转卵巢早衰。

(六)衷中参西,适当应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

患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闭经之后,势必出现生殖器官的萎缩,进而导致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夫妻感情,此时应及时运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通过外源性激素的补充,刺激生殖器官的发育,增加生殖器官的血流供应,防止生殖道的萎缩,同时月经的来潮也能缓解部分患者的心理压力。经过几个周期的激素补充,生殖道萎缩的症状得到改善之后,再应用中药或膏方长期治疗,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本方药

(一)依法立方

卵巢早衰的治法是补肾健脾,疏肝活血,我们在继承前人治疗相似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创制新方,名曰滋癸活血益经汤(又名加减归肾丸)。本方由《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的归肾丸合大补元煎组成。归肾丸原方治肾水真阴不足,精衰血少,形容憔悴等证。大补元煎治气血大坏,精神失守等证,为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二方功能肾肝脾三经同调,重治气血精以滋养天癸;又合《傅青主女科·年未老经水断》中的益经汤,使其散心肝脾之郁,而大补其肾水,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再合《妇人大全良方》之丹参散,活血化瘀通经,正如《妇科明理论》所说“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回归“妇人以血为基本”“四物汤为调经基础方”之本义。

(二)依方选药

综合归肾丸、大补元煎、益经汤、丹参散四方之精髓创制的滋癸活血益经汤处方是:菟丝子、人参、枸杞子、熟地黄、淫羊藿、柴胡、丹参、炙甘草等。

菟丝子,辛、甘、平,归肾、肝、脾经,功能补肾益精,养肝,平补肾阴阳,是调经、种子、安胎首选药。人参味甘微温,归脾、心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菟丝子、人参共为君药;枸杞子、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养肝肾,与淫羊藿温肾壮阳,共助君为臣;柴胡、丹参疏肝活血为佐助,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共奏补肾健脾、疏肝活血、滋养天癸、化生经水、振衰起废之功。

随证加减:肝肾阴虚血瘀,选加龟板、知母、地骨皮;肾脾阳虚血瘀,选加鹿茸、仙茅、巴戟天、黄芪;血枯瘀阻,选加何首乌、紫河车、黄精、桃仁。上述诸药,大多有调节内分泌或抗早衰的现代药效。临证中需根据证型的偏颇、症状的差异和治疗的目的灵活化裁。

四、防重于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两千多年前。《灵枢·逆顺》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此后《难经·七十七难》又提出了“治未病”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治未病”的脏腑,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论述了治未病是一条纲领性的原则。后世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治未病”的理论。它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三级预防”思想。可见“治未病”的核心就是“主动防范”。它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疗、康复等健康医学与临床医学全过程中都有突出意义,真正担当着“卫生,即护卫生命”的本旨。

(一)未病先防,首重月经

未病先防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其要旨是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卵巢早衰的高危因素。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的虚邪贼风的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使正气充沛旺盛而不生病。《内经》提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未病先防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经贵乎如期”,月经的正常与否是反映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所述:“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卵巢早衰最明显的征兆就是月经的变化,早期常常被疏忽,因此生育年龄的女性应重视自身月经的改变,一旦发现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甚或闭经时,要及时就诊,及早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在生活上也要做到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远离损伤女性生殖健康的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

张玉珍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卵巢早衰患者多有一个渐进的发病过程,对月经稀少、闭经或同时有不孕症的可疑病例及早进行卵巢储备功能检测,若发现其卵巢储备功能不足或早衰,及早进行中药调治,均能在临床症状或者内分泌指标等方面有所改善,争取延缓或阻遏卵巢早衰的发生。就此提出了“卵巢功能围早衰期”的概念。卵巢功能围早衰期包括早衰前期和早衰期。目的在于引起医患共同重视卵巢早衰这个疑难病症,希望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防复的“三级预防”和“治未病”的目标。

(二)调畅情志,防病抗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即是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尤其妇女一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易致气血不调情感易波动而得病。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学习压力过大,竞争激烈,家庭关系紧张是导致卵巢早衰的原因之一。

(三)中年保健,再振根基

俗语云:“人到中年万事忧。”在激争剧烈的今天,中年妇女是家庭的精神和经济支柱,承受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却是生理功能开始衰退的时期。如《素问·上真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说明女子从35岁开始逐渐步入生理衰退的状态。因此,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兴论》一书中继承了《内经》的学术理论,明确提出:“人到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从而提出中年以后固本培根,重视肾中阴阳的调和,节欲以防衰的观点,并重视健运阳明后天的中年保健的学术见解对临床具有指导价值。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年后的保健,预防卵巢功能过早衰退。

(四)病从浅治,阻断病势

临床上一旦出现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或卵巢早衰的相关症状时,应及早检查,快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病程的长短与疗效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起病初期,正气尚存,精气亏虚较轻,用药之后气血易复,疗效较好,若患病日久,损伤肾肝脾,血枯瘀阻,气血匮乏,则病势往往缠绵难愈。

(五)病愈防复,药食同疗

卵巢早衰治愈困难,但只要辨证准确,抓住病机,坚持治疗,定能取效。从临床上观察的多例卵巢早衰患者治愈后复发的例子可以得知,卵巢早衰即使治愈后也要维持治疗,防止复发。在这漫长的治疗中,可以结合补肾益精,健脾养血的血肉有情之品的有关食疗或中药膏方治疗,直至维持到绝经年龄前后方可停药。

(张玉珍、史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