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概括地介绍了中医外科的沿革和发展、中医外科的辨证特点,
各论部分分述为疮疡、乳房病、瘿、 瘤、岩、内痈、肛门直肠疾病、皮肤病、男性前阴病,及外科其他疾病15章,属于光明中医函授教材体系的第四阶段

课程详情

《中医外科学》以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培养合格中医师”为总目标编写而成,旨在介绍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的原则与特点。在“寓医理于临床”思想的指导下, 力求说理透彻、简明,便于自学和函授。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概括地介绍了中医外科的沿革和发展、中医外科的辨证特点,较详尽地阐释了局部症状的辨证;从整体观念出发介绍了中医外科的内治法,特别是较全 面具体地介绍了外治法。
各论部分分述为疮疡、乳房病、瘿、 瘤、岩、内痈、肛门直肠疾病、皮肤病、男性前阴病,及外科其他疾病15章。每一章节又依次分为概说、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包括辨证妻领、常见证治、论治要点、临证权变),所选方药都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并将前贤名家对本病辨治的心得体会熔铸 .其中,然后列举全国名家典型验案作为应用例案,以期进一步传授通常达变或异曲同功诊治技巧,便于学员借鉴,节末附有简便实用的验方及文献摘录以供参考:并列有复习思考题,便于复习思考。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掌握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按教材各章内容统一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掌握”,为重点内容;第二级“熟悉”,为次重点内容;第三级“了解”,为非重点内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宜按此三级要求,分别主次,循序渐进,运用辫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充分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复习思考题进行自我练习和测试,以巩固已掌握的学习内容,提高自学效果。 本课程计划共安排100学时,其中面授34学时。书中采撷的古方, 为便于临床应用,剂量换算为克。

  本书在编写和审定过程中一直得到白永波同志、贾维诚同志和徐生旺同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李文银、段全枝等同志的帮助,谨此表示衷心感谢,全书第1章至11章、第13章、第14章 由赵尚华同志执笔,第12章、第15章由张洪恩同志执笔。

  本书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 希望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改进和提高。

  1987年7月

(0)

相关推荐

  • 中医临床学

    内容简介: <西医学习中医系列培训教材:中医临床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4个部分.每部分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各学科的定义.范畴.发 ...

  •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概括地阐明中医儿科学的源流和发展:介绍儿科病的预防.护理与小儿保育的知识:着重阐释中医儿科学的特点:并例释儿科名方的应用.各论,叙述81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法与 ...

  •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 目录】

    <李可经验语录36条>第17条: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绝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那是最正宗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

  •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其范围主要包括经.带.胎.产.杂病五大门类.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以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以脏腑经络. 气血辨证 ...

  •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

  • 为什么中医本科教材《伤寒论讲义》删除了《伤寒论》原书的前四篇和后八篇内容?

    伤寒论取消了若干章节,这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说全部取消呀!一些网友也是大喜过望,看,都取消了,中医终于被否定了.其实不然,中医学院办得好好的,再说中医不止学伤寒论,五至七年的大学教育 ...

  • 学中医如何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5)中医基础教材知识的临床应用

    原创黄纯富 岐黄传习所 昨天 本篇导读 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什么能够实现?其实,它是由中医的这个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临床上遇到不懂的疑难问题时,要向书籍求助.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还要去实践. ...

  • 『中医教科书』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第四节 小儿生理特点 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第二节 初生儿期保健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第 ...

  • 光明中医学员学习心得之津液

    光明中医学员学习心得之津液

  • 《见病知方》(此篇强烈建议背熟,比现代中医教材好百倍)

    <见病知方> 太 阳 头痛腰脊强,恶寒发热骨节伤, 脉浮而紧身无汗,杏草桂枝麻黄汤, 倘若壮热烦无汗,石膏加入是奇方. 若是脉虚身有汗,别服疏邪实表汤, 桂枝白芍同甘草,白术川芎羌独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