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桂枝麻黄各半汤的类方:桂枝汤加荆防白汤√
房某,男性,43岁,1965年5月24日初诊:原有慢性肝炎,近几天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为止。时有寒热,苔薄白,脉浮缓。
辨六经为太阳病,辨方证为桂枝汤加荆防白汤证: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4枚,荆芥10g,防风10g,炙甘草6g,白蒺藜10g。
结果:上药服3剂身痒已。因有两胁痛、口苦等,与柴胡桂姜汤加味治之。(冯世纶.胡希恕医学全集: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按语:桂枝加荆芥防风白蒺藜,是胡希恕先生在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时,以荆防代麻黄化裁的一首治身痒的高效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解表,祛邪外出(此处祛邪非就病因言,乃指临床症状而言,“祛除外邪”即解除表证之意),而解表,治身痒。《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定时发热它象桂枝汤证又不是整个桂枝汤证,定时发热汗出才是桂枝汤证。它这个虽然定时发热多,恶寒少,但是它不汗出,桂枝汤证有一半。那另一半不汗出是什么?不得小汗出,出不来汗,就是麻黄汤证的一半嘛。
本条身痒是由于要出汗它出不来,水分含在皮肤里头,人就发痒,本方证强调“小发汗”,正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所强调的那样,“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本案患者身痒,时有恶寒发热,脉浮缓,是为表未解而津虚不足,正宜小发汗法,桂枝加荆芥、防风,功类麻黄、杏仁,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荆芥、防风、白蒺藜俱以辛散止皮肤风疹瘙痒见著,而发汗之力又不及麻黄也。本方证临床用于身痒见表证或化裁用于兼表证者,疗效确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