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口罩一起断货的,还有螺蛳粉

“救救孩子吧求推荐最近可以发货的螺蛳粉呐!”

网友黄啊丫丫在社交媒体发出这样一条动态,只有71个粉丝的她主页瞬间迎来了巨大流量,2932条的评论中交织着网友热切的发货期待,对螺蛳粉品牌风味的分析以及私人煮制方法的分享,甚至能从他们的文字中嗅到螺蛳粉的独特味道。

整个二月,公共信息资源被疫情信息填满,螺蛳粉凭借一己之力挤上热搜,#螺蛳粉还不发货#话题迅速发酵,阅读量过3.5亿,讨论量达17万,网友们写段子,晒囤货,争相表达着对“螺蛳粉自由”的渴望。

“生活再苦不算苦,舌尖上螺蛳粉跳舞”

“闻着臭、吃着香,嗦完两眼都放光”

“河里的螺蛳都长大了,我的螺蛳粉还没发货”

这特殊时期的幽默感为人们在隔离之余挤出了一点生活味道。

“螺蛳粉怎么还没发货?”冉妍每天晚上都要刷一遍螺蛳粉店的订单状态,这一刷就是十三天。2月10日,主播李佳琦复工第一天直播,26000箱螺蛳粉上架在2分钟内迅速卖光,螺蛳粉店铺的预售时间也都已经排到了四月,但这并不妨碍它保持着50万+的月销量。

春节后爆发式的需求谁也没有想到,消费者着急,商家也着急。

螺蛳粉的生产大本营在广西柳州市,这里聚集着全国百分之四十的螺蛳粉企业,有近61家螺蛳粉加工工厂和200个品牌。疫情发生之后,螺蛳粉的主要产能优先供给了抗疫前线,和其他方便食品以及蔬果一起运往湖北。同时工厂复工也难,产量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原材料的生产运输跟不上,面对暴涨的订单,不少螺蛳粉工厂发布信息招募志愿者支援复产复工,一起扛下全国人民对嗦粉的期待。

作为螺蛳粉的重度爱好者,冉妍理解螺蛳粉商家正在面临的困难,“买了就算排上发货的队了,反正也要在家里继续隔离,就等着呗。”她不催单,对她来说,十几天的等待和胃里的小馋虫相比根本不算什么,等待的过程也让嗦粉的快乐一直延长。

这到底是一碗怎样的粉?

“粉煮出来了,满满的一大碗,上面洒满了炸腐竹。拨开酥脆的腐竹片,下层码放着厚厚的一层切得很精细的木耳丝和酸笋丝,衬托他们的则是颗粒饱满的花生。红红的粉汤衬着雪白的米粉,还有玻璃生菜拖底。先喝一口汤,尽管没有螺蛳肉,但那种鲜味肯定是螺蛳和猪骨在汤锅里反复亲密接触后的产物。”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这样写柳州螺蛳粉。

大部分人没去过柳州,但多吃过堂食。一碗粉端上来,丰富的配料与多层次的口感交融,酸、辣、鲜、爽、烫的味蕾刺激一次性来到食客口中,让人大呼过瘾。

这是一碗粉,又不只是一碗粉。

根据柳州当地被普遍认可的说法,螺蛳粉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柳州人流量最大的“五星步行街”上由两位街边小吃摊老板合作研制。螺蛳粉的精华就是酸笋和螺汤,在柳州,酸笋是和姜一样的去腥佐料,用石螺熬制的螺蛳汤头也就一定要配上发酵的酸笋才算正宗,码好全部菜码,最后浇一勺汤头,浓郁诱人。

广西人爱吃粉,无论是桂林米粉还是南宁的老友粉,嗦粉的习惯融在他们的血液里。螺蛳粉用了十几年就走到了每一位柳州人的餐桌上,螺蛳粉店铺越开越多,在柳州当地已经形成产业链,如今,螺蛳粉产业园已成规模。

而说起螺蛳粉第一次进入大众视线,还是在2012年。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给螺蛳粉带来了很高热度,但其符号意义仅仅是作为地方小吃,如重庆酸辣粉又如老北京炸酱面,真正能推动螺蛳粉走向全国的是它的“网红属性”。

螺蛳粉和其他拥有独特体味的食物一样,拥有着撕裂食客原有食物观的能力,比如榴莲,又如北京的豆汁儿,它们拥有自己稳定的粉丝群体,包括死忠粉和黑粉,这种和偶像明星一样的“黑红体质”自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在社交媒体上随便一个相关话题就具有很高讨论度,讨论着争辩着分享着也就红起来了。

14、15年,互联网视频浪潮刚刚兴起,测评文化和吃播展露头脚,蓝纹奶酪鲱鱼罐头和大胃王挑战都是热播榜的常客,美食博主们又将目光投向螺蛳粉,不同于已经人尽皆知的湖南臭豆腐,仅仅“小有名气”的螺蛳粉自带神秘感,足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螺蛳粉到底臭不臭?”

“螺蛳粉里有没有螺蛳?”

“为什么有人说吃螺蛳粉有一股厕所味儿?”

每一个看视频的观众都会被视频最后的“真香现场”吸引,被勾起的好奇心,被挑逗的食欲,让他们也想亲自体验这种过山车般的味觉冲击,于是马上打开手机激情下单,品尝后,再疯狂安利给周边人。

这届年轻人喜欢重口味,乐于尝试新事物,清淡饮食不如刺激性食物更能给他们带来天性的释放,挑战自我从食物开始了。

张星洁吃螺蛳粉三年了,自封宿舍“螺蛳粉推广大使”。从第一次自己好奇尝试,到后来对味道的念念不忘,“一尝抓人胃,再尝揪人心,三尝夺人魂”的螺蛳粉定律让她深深记住了嗦粉的快乐。张星洁开始安利舍友,酸辣竹笋的刺激和光滑细腻的米粉同样勾住了舍友的味蕾。从那之后,为了不因为味道生枝宿舍矛盾,整个宿舍的外卖步调在点螺蛳粉时保持着高度一致。

每个人都要“同臭味,共命运”。

又是一个周末,打开手机,张星洁找到学校商业街广西老板家的螺蛳粉店,下单经典原味螺蛳粉,多加一份花生,一份酸笋,一份腐竹,提前打开阳台的推拉门和宿舍门,让空气对流起来,换上准备洗的深色衣服,打开电脑点开一期没看的综艺,坐在椅子上静候外卖小哥的电话,这流程和古人读书沐浴更衣焚香一样具有仪式感。

外卖到了,他们的快乐嗦粉时间也就来了。

这份快乐让疫情隔离在家的张星洁格外想念,做烦了原料准备复杂的“电饭煲蒸蛋糕”和步骤繁琐的“自制炸鸡”的她,还是更怀念15分钟速成的螺蛳粉。

螺蛳粉的火爆,除了依靠网络的快速传播和自身“臭”的吸引力,还因为它拥有领先于方便速食食品届的丰富配料,让吃饭不仅仅只停留在“吃粉、喝汤”的动作,还可以“嚼”的过瘾。

无论大小品牌,花生米、腐竹包、酸豆角、竹笋……这几样配料包都是标配。花心思的商家也懂得在配料上做文章,多加两颗鹌鹑蛋或者加入小龙虾肉或者双倍腐竹料包,销量便直线上升。这些真才实料的料包,让一袋螺蛳粉的克重远远大于方便面等同类方便食品。

简单的烹饪过程让厨房小白也能体会下厨的乐趣,米粉需要煮制的时间比较长,煮熟米粉捞出备用,再下汤料包熬制,加入酸笋豆角入味,滴入辣椒油,出锅前再撒入花生米和腐竹保留其酥脆的口感,摆盘后看起来和店里堂食并没有什么区别,拍照发朋友圈还能吸引一大波点赞。

疫情期间,“宅经济”大大刺激了速食行业销量,螺蛳粉买不到,但还可以买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和早餐粥,热衷于网购的年轻人,每逢大促都要囤货,像小仓库一样的食物堆才能让他们安心,不会饿肚子的基本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王莉在年前就敏锐感觉到了疫情走向的不确定,她迅速跑到超市买了五包螺蛳粉,五盒鱼香肉丝味道的自热米饭、两袋速冻水饺还有五连包的豚骨拉面。而仅仅几天之后,螺蛳粉就马上断货,在线下超市销声匿迹了。

不能吃堂食,不能点外卖,又想要美食的刺激,方便速食产品在疫情期间拯救了许多厨房新手。不需要每天惦记食材是否还新鲜,不需要考虑保质期的长短,超级简单的操作步骤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吃到冒着热气的美食。而当面临复工问题的年轻人没有了父母的“投喂”,好吃又方便的速食产品更能抓住他们的胃,给他们安全感。

脱离疫情的大环境回到日常生活,“一人食”是年轻人的普遍生活状态。做两个菜没有必要,蒸一锅米饭也无人分享,随时在线的工作方式以及碎片化的用餐时间也让他们的做饭时间变得奢侈。为了解放双手,刚刚好够一份的速食食品正中靶心。

同时,加班导致的饮食不规律也让他们深夜加餐成为常态。熬到深夜却饿了肚子,一碗螺蛳粉或拉面才能舒缓工作的焦虑情绪,喝一口浓汤才能冲散一天的倦怠,和薯片饼干面包等干巴巴的零食相比,嗦粉喝汤带来的咀嚼感和满足感更加真实。

不得不说,2020年一上来就是困难模式,疫情之下,迈不出去门憋在家里的状态却让人们在家里尝试了更多的生活可能性,发现生活乐趣,对凉皮油条蛋糕下手,研究食物,尝试自主创作美食,但偶尔也要来碗重口味的螺蛳粉调剂生活。

疫情隔离接近尾声,#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吃螺蛳粉#、#螺蛳粉的英文名#、#螺蛳粉自由#的话题还是时不时的冲上热搜,张扬着人们对味觉刺激的渴望,口罩可以不再囤了,但螺蛳粉不可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