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焌米茶里道古今》(散文)作者 宋红莲

焌米茶里道古今(散文)

作者 宋红莲

要说江汉平原上的美食,焌米茶无疑是当下的网红担当。初一接触的人都会疑问,分明是一碗米粥,为什么叫米茶呢?这就涉及到江汉平原人待客的一种礼节了。
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一般都是以茶相待。而这种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单纯的茶水,而是辅以食物的茶水。里面放有绿豆的叫绿豆茶,放有鸡蛋的叫鸡蛋茶,顺着理解,放有大米的就叫米茶。尽管都是大米和水一起煮熟的,与大家常吃的米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用筷子挑起来,能够清晰地挑出一颗一颗米粒来,可以与水干干净净地分离,到最后,碗里只剩下黄亮亮的一碗茶。这种操作,米粥是完全做不到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吗?其实,说起来也特别简单,奥秘就在这个“焌”字上面。
“焌”指的是一种制作手法。是江汉平原人独创的一种称谓。它原本是个象声词,是把锅烧得透热,几乎见到红色火光的时候,农妇边拍锅沿边往里倒水而发出的声音。因为制作米茶同样需要大火,所以就形象地加在名称里面,使人一听上去就能猜出焌米茶制作与大火有很明显的联系。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制作米茶,就是用一口大铁锅,坐在一个燃烧着熊熊大火的土灶上,一下子倒入满锅大米,进行烘焙炒制。锅里不停地操翻,用那种从铁匠铺买来的崭新的大板锹做锅铲,人们看上去都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火灶里不停地添柴,保持旺盛的火力。直到铁锅里的米炒焙成焦黄色才可以出锅,倒在旁边的耐高温的簸箕、陶钵或大铁盘里冷却。片刻之后,不烫手了,就可以出售了。
有时候,在集市旁边还能看到这种粗犷的场景。一袋一袋事先劈好的木柴摆在那儿,不管能不能烧完,显得很有气氛,很有吸引力。四周往往会围上一堆人,有真心等着买的,有驻足欣赏生意人手脚不停忙活的,更有的人只为看一看锅台上面飘起的一股裹挟着大量热气的青烟,闻一闻那道呛鼻的米糊焦味。
这种焌米茶,不是谁家的小锅小灶都能够制作出来的。哪怕你有这门技术,没有开阔的场地,没有粗放的土灶,没有足以燃起大火的柴草,你制作出来的焌米茶,就是没有那种味道,通俗地讲,只能叫作不合格产品。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简单,深究起来,还是需要遵循一定之规的。
江汉平原是个粮仓,主产稻米,品种繁多。但主要的品种还是只有两大类,籼稻和梗稻。梗稻绵香糯软,价值高于籼稻,但却不是焌米茶原料的首选。籼稻口感粗糙,虽然已经是适合制作焌米茶了,但匠人们还要进行挑选。奇怪的是,他们不是优中选优,而是差中选差,似乎越差越让人满意。这就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大惑不解了,也许我们还没有解开的奥秘就在这里面了。
其实,焌米茶与江汉平原上的一段历史有很大关联。这段历史可以往前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东周楚国时期。严格地说,焌米茶就是那个时期“研制”出来的。而现在的我们只是在享受古人的秘笈而没有办法付专利费而已。
当年,楚灵王在如今的潜江市龙湾镇修建了一座章华台离宫,里面眷养了大批的嫔妃歌女。他这个人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喜欢细腰臣子,细腰美女。所以,宫中男女均追求束腰素食,有些臣子饿得上殿议事,竟然需要扶着墙壁才能走路。宫里的御厨只得潜心“研制”一种既能饱肚子又不会长胖的“高科技”产品。
也是“重压之下出勇夫”,御厨们首先设计的思路,是怎样破坏掉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他们使用各种手段进行制作筛选,最终才筛选出了还不是很难看的焌米茶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了宫中上下普遍认同。所以,焌米茶同时也叫“细腰茶”“瘦身茶”,其源头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说,这道出自于宫中的御食是怎么流传开的?这就得力于秦国名将白起了。他仅用了七天时间就灭亡了楚国,这些御厨四处逃散到章华台周围,焌米茶很自然地就一起“流落”到了民间,一直“流落”到了两千五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流落”范围也不广,只是江汉平原上的几座不大的城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和荆州市靠东边的几个小县。因而成了江汉平原上的独特一绝。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此诗说的就是章华台与焌米茶。
焌米茶制作简单,煮食却不简单,如果按一般大米煮食的方法就会大错特错。煮食焌米茶,一定要宽锅大水,水宽到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常识。一大锅水往往只能放三到四把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赈灾时的清汤寡水。将水烧开后,放进焌米茶,煮沸不能超出五分钟,米头开花,不管它是不是米茶样子,都要连水带米一同起锅,倒进大瓷碗或钢精锅里,泡在凉水之中等待食用。在等待过程中,焌米茶会自动吸水膨胀,如果预留的空间不足,就会漫出来浪费。如果留的水不多,就会完全埋没了焌米茶的特性,成为一团“酱巴坨”,很难吃下去。
吃焌米茶一般是在夏季。天气暑热,人们失汗过多,很多人会产生厌食行为。这时候如果有一碗焌米茶摆到面前,会让人眼前一亮,食欲大增。也有人喜欢吃带有酸味的焌米茶。这也简单,只需要将煮好的焌米茶放一个晚上,焌米茶自然发酵,便成了另一种能让人达成心愿的美食。更有钟爱焌米茶的人,用热水瓶灌满,直接带到田间地头,中间歇息时喝上一碗,解暑生津,也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
吃焌米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口味,加一些白糖,配以腌黄瓜、酸豆角、豌豆酱、酱萝卜、鲊胡椒尤其令人神清气爽。
所以,江汉平原人吃焌米茶,吃的是风味,吃的是故事,吃的是心情。
江汉平原上人人爱吃焌米茶,家家都会做焌米茶,但限于条件不能家家都去做,但家家一定都会去买一点。人们只要能吃苦,做焌米茶生意,是一个不错的门路。

往期回顾:推开一扇小房门 屋里堆着红薯、冬瓜和一些谷物 望着靠窗母亲病卧的地方 空空荡荡 如同我此时的心

作者简介:

本名宋红莲。笔名:琴岛波光。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在《中国作家网》等各类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上百篇。

宋红莲原创散文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

  • 从明代河泊所的置废看湖泊分布及演变:——以江汉平原为例

    从明代河泊所的置废看湖泊分布及演变:——以江汉平原为例

  • 作品集选|2020年抗洪(六首)作者:吴文洲

      2020年抗洪 < 守荆州> 大雨倾盆沐华南,荆楚温润草木旺. 闻说关羽守荆州,恶邪灾疫不敢犯. <少人行> 瀑雨日夜狂沥淋,满城积水少人行. 疑似船从房顶过,梅雨连绵何时 ...

  • 童年是珍贵 往事是珍宝 故乡是珍藏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是怀斯的画作)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出生长大的地方. 我的家乡,就在江汉平原 ...

  • 散文||桥市的桥

    桥市的桥 不知何年,故乡桥市因桥而形成集市.相传,曾有一位王姓商人在河网密布之地卖豆腐,因生意兴隆,个人慷慨捐资建木桥一座,木桥两边逐渐形成繁华集市.后来,因桥上驶车.桥下行船.桥旁经商,集"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 江汉作品丨驻守在心中的博格达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很多时候,我会对我们生存的这片大地感到迷茫. ...

  • 文学原创•《​巧合》(小小说)作者 宋红莲

    老伴也禁不住为这样的巧合笑起来.老伴明白了邱老汉的意思:一只手捉不到两条泥鳅.于是,老伴不再埋怨邱老汉了,心情开朗起来,急忙回家去料理家务. 巧合(小小说) 作者 宋红莲 邱老汉和老伴拖了一板车纸盒子 ...

  • 文学原创•《一箱沉甸甸的乡情和眷恋》(散文) 作者 宋红莲

    一箱沉甸甸的乡情和眷恋 (散文) 文/宋红莲 回娘家的魅力,在于寻找回娘家的感觉.感觉是一份乡情,感觉是一份眷恋. 每次想回娘家,都会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一拖就是几年.虽然有电话和微信视频联系亲人们 ...

  • 文学原创•《买 鸡》(散文) 作者 康 桥

    买  鸡(散文) 康桥著 初冬的一个早晨,我约几个朋友坐车去近郊赶集,那儿摆摊的小商贩真多,到大集购物的人川流不息.在一个买家禽的地方一笼笼的鸡鸭鹅,农民们在高声叫卖,也许人们觉得农村伺养的笨鸡更纯, ...

  • 文学原创•《母 亲》(散文)康桥著

    母 亲(散文) 康桥著 虽然母亲离世很多年,但是她那慈祥的容颜,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念几年书,她只有小学文化.那时也是由于家庭贫寒再加姥姥有病,她只好辍学回家做饭带弟弟.母亲虽然不上学了,但是有 ...

  • 文学原创•《黄山星空》(散文)作者 齐义和

    黄山星空 作者 齐义和    仲秋时节,我来到黄山,因为没订到山上宾馆,也怕徒步登山时间太长,不能及时下山,租了一顶帐篷,打算今晚露宿山野. 如同行军打仗,我将帐篷扎紧,横绑在双肩包上面.如此这般,吃 ...

  • 文学原创•《​​​冬 日》(散文)作者 康 桥

    冬  日 作者 康桥 在我们东北秋收割完地,把粮食装进仓里以后就没有农活了,此时就开始休'年假'.但是庄稼人习惯早起早睡,既使不下地干活,也很少睡懒觉. 初冬的早晨屋里冷飕飕,既使睡醒后也趴在被窝里, ...

  • 文学原创•《米泡情怀》作者 齐义和

    米泡情怀 作者 齐义和   晚上下班去买菜,看见路边围着一群人,马达突突地响,黑烟浓浓地冒,多么熟悉的场景啊!我惊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炸米泡的.想不到在如此繁华的大都市,还能看到昔日流行乡里的米泡机, ...

  • 文学原创•《 归园田居记》(散文)作者 庞良君

     归园田居记(散文) 作者 庞良君 驻村扶贫,入居原野果蔬园已经一年有余. 这里堪称小桥流水人家,让我有幸重新历经了乡村田园春夏秋冬的一个轮回. 眼下,又到了初秋.白日的江南田园,还是有些燥热:入夜, ...

  • 文学原创•《​​鱼粉缘》(散文)作者 雪夜听琴

    鱼粉缘 作者 雪夜听琴 昨晚,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快半年的五谷渔粉.这也是从去年年前疫情开始直到现在,我和宇宝两个在外面吃的第一顿晚餐.         其实宇宝是一个谈鱼色变的孩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