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元曲之美 刘艳琴

姐妹们!又到了两周一次的群讲座时间啦!我们今天邀请到的是曲界大腕刘艳琴女士!她是《榆林诗刊》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最重要的是,她还是我们三秦女子诗社的执行秘书!

今晚8:00,让我们一起聆听刘艳琴姐姐谈曲高论——《品味元曲之美》。

三秦姐妹们晚上好!秦香妹妹给我布置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我是一半儿欢欣一半儿愁。喜的是,多年来我热爱散曲,能为普及散曲做一点工作,我是非常乐意的。愁的是,担心我能力有限,深恐既负秦香妹妹的重托,又愧大家的期待。

不管怎么说,今晚八点,我还是如约而至了。

今天讲的题目是《品味元曲之美》。

一、认识散曲

何谓散曲?

梁乙真先生在《元明散曲小史·导论》中,对散曲作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在元明的文囿里,除了诗词、戏曲、小说……之外,散曲便是当中的一棵奇葩。它是继词而兴的一种新诗体,它的起来把恹恹无生气、行将荒芜了的词的文囿,重新注入新的活力,使之重新开放出锦绣灿烂的花朵。它能使人兴奋,它能使人愉快,它能使人欢喜赞叹、手舞足蹈起来。许多的大诗人们都放弃了他们所擅长的有固定之形式的词,来运用这种新诗体以抒写他们的情感了。许多的剧曲家们,也使用着这种名为曲的新诗体,成为他们的剧曲中可唱的一部分了。散曲到了这时,已是轮将薄中天的太阳,照射出万丈的光芒,无处不在它的笼罩里。它又是位年已及笄的妙龄少女,更无处不显示着高洁与可爱的丰满的姿容。假如说两宋是词的黄金时代,那么元明便是散曲的黄金时代了。”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如任中敏《散曲丛刊》中所选的《东篱乐府》《小山乐府》《酸甜乐府》等,分别是元人马致远、张可久、贯云石(酸斋)和徐再思(甜斋)的散曲集。

散曲的兴起和词产生的情形十分相似,它的主要源头是民间的俗谣俚曲。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据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即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

在北曲酝酿成熟的过程中,这种曲子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剧曲),一面作为独立的乐歌,也就是“散曲”。 散曲之所以称“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现存最早的可以正式称为“散曲”的文人作品,出于金末诗人元好问之手。到了元代,散曲进入繁盛期。

“散曲”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但那时散曲仅指小令。后来,王世贞、王骥德等人所称的散曲,就包括了小令和套数。到了本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散曲作为小令、套数兼指的概念终于被确定下来。

据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上中下三册,2018年版)辑录,金元散曲作家有219人,现存小令3885首,套数478套(残曲除外)。

二、元代散曲作家

元代散曲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在大都(今北京),这是散曲兴盛时期,有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衟(dào )、王鼎、王实甫、商挺、卢挚、姚燧、关汉卿、白朴等一批清丽派代表人物。这个时期,当以剧作家关汉卿为第一人,他的散曲风格颇异于他的剧曲风格。还有马致远、冯子振、白无咎、张养浩、鲜于枢、鲜于必仁、刘致、薛昂夫、邓玉宾、贯云石等一批豪放派作家。马致远是这一时期最有光辉的作家,在杂剧里,他虽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称“四大家”,但在散曲里他实足以领袖群伦而为元人第一。这一时代是豪放派的黄金时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后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逐渐移至杭州一带。随着散曲的繁盛和发展,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或主要精力、主要成就在于散曲创作的作家,如张可久、乔吉、郑光祖、曾瑞、睢景臣、徐再思、吴仁卿、曹明善、周文质、赵善庆、王仲元、高克礼、周德清、钱霖、任昱、李致远、王晔等,这是清丽派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张可久足以领袖群伦,张可久是散曲的专业作家,散曲之外不再作诗词古文和剧曲了。

后期的豪放派曲家有杨朝英、钟嗣成、刘庭信等。这一时期场面非常冷落了。

现在我们来欣赏元代散曲作家的小令(以下鉴赏内容全部为小令)。

三、元曲作品欣赏

[双调·蟾宫曲]劝世

卢挚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wāng)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这支小令写法颇为特别,从表面上看,既有点像记流水帐,又有点像布道说教。但它在“记帐”中包含着哲理,在“说教”中充实着兴味,实是一首理趣两兼的作品。它明白如话,而又隽永可诵,这就符合了元曲“本色”的两大条件。

名家点评:

国际汉诗协会名誉会长褚斌杰:此曲写人生易过,当及时行乐。写法独特,完全像是在算一笔人生细账,从百年开始,直减到二十五年,还有“风雨相催”,不禁使人感到生命之短促,所以下面劝人要“快活”也就顺理成章,易于接受了。全曲写得酣畅快意,直泻而下,虽是在说人生短暂,却并不缠绵悲苦,相反在爽利的计算中,使人有纵观历史人生的豪放之感。“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一本作“风雨相随,白发相催。仔细思量”。(《元曲三百首详注》)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刘大杰:“豪放和本色语,还显露着关、马的精神”(《元曲名篇赏析》)

[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骊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阿鲁威是蒙古族散曲家,以写小令见长。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经纶之宏愿。感情基调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的遗风。

大概是受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启发,元人常喜对历史上的千古英雄人物作一番指点评论。“问人间谁是英雄?”作品起笔劈头一问,大有俯仰今昔、睥睨千古之气概。以问句领首,往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为全文的铺开拓出地步。

作者首肯的“英雄人物”有三名:曹操、孙权、诸葛亮。三位“英雄”中曹操、孙权都是君主,诸葛亮是唯一的例外。但从“更惊起”的“更”字上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是将他作为三雄之最来讴歌的。一个“更”字,一个“便”字,将诸葛亮的应时而出、一鸣惊人,以及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雍容豪迈、游刃有余,都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全作气势雄豪,开阖如意,尤以颂尊诸葛亮为天下布衣草泽之士扬眉吐气。

折桂令,也叫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折桂回等。

折桂令曲子非常优美,受到古今作者的普遍喜爱。我做过统计,在《全元散曲》中,折桂令的作者和作品数量是小令中最多的。有名有姓的作者有50位(无名氏不计),连残曲在内作品共计440首(其中无名氏7首),占全书小令总数的11%还多,可谓蔚为大观。数量最多的五位作者依次为张可久(87首)、卢挚(55首)、乔吉(46首)、汪元亨(20首)、汤舜民(20首)。

[越调·凭栏人]  二首

姚 燧

博冠峨带年少郎,高髻云环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姚燧是古文大家,曾担任要职,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在诗词领域是不会写出如此坦露心怀之作的,但散曲的适意放情之特点,使得官员儒士也可在这片天地里流露真性情。他们可以借散曲发牢骚,抒感叹,寄忧思,写恋情,无所顾忌。

第一首:我是穿着整齐的宽袍、戴着高高帽子的青年书生,你是梳着高高发髻漂亮发型的美丽的姑娘。我有好学问好文章,你有华贵的服装和俊俏模样,咱俩是一斤对一斤旗鼓相当。

这是一首表达爱情观的小令,是中国传统婚恋题材中的才子佳人型,这样的爱情是美满的,是古代人普遍心向往之的。

第二首大意与第一首相似,也是抒写爱情,不再赘述。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散曲,这是好事,是散曲之幸。那么,散曲魅力何在?我主要谈谈以下四点。

一、 散曲的魅力,在于自然本色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韩文靖邦奇)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里堂《易余龠(yuè)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骚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其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余谓律诗与词,固莫盛于唐宋,然此二者果为二代文学中最佳之作否,尚属疑问。若元之文学,则固未有尚于其曲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每一个朝代都有各自鼎盛的文学样式,诗与词是不是唐宋文学中最好的,尚存疑问,但元朝的文学则肯定没有比散曲更好的了。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这段话的大意是:元曲美在哪里呢?就在于它的自然。古今文学都具有自然的特点,但没有哪一种比元曲更明显。关于这一段话,后人谈到元曲时多爱引用,比如傅斯年。比如门岿先生《论元散曲的本色美》:

元散曲的本色美,一言以蔽之,可谓“自然而已矣”。诗言志,词咏情,元散曲则纯乎为适意适性而作。如张养浩给他的散曲集就定名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无名氏散曲集即名《自然集》。元散曲顺口而歌、尽意遣兴,毫不受传统思想道德、礼教的束缚和任何功名利禄的拘牵。它不像诗那么庄重典雅、温柔敦厚……去担负代代因袭的沉重的政治和道义的包袱;也不像词那么深婉柔媚,温雅含蓄……故而元散曲较之唐诗、宋词是最自由的、疏放的、自然的文学。它可以说冲破了传统的道德礼教的关防,打破了传统的诗词规章的约束。它从民间而来,带着浓厚的乡野市井气息,直闯入文学的园地,为传统的诗词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钟嗣成在《录鬼簿》载录元散曲家姓名之后,曾评说这些散曲家的创作皆是“由于和顺积中,英华自然发外”,“盖风流蕴藉,自天性中来”,道出了元散曲何以能具有本色美,何以以自然为其本色的特点。

我们再欣赏几首元人散曲,领略其本色之美。

例1.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首小令语言真率直白,情感真实动人,以俗语白话入曲,甚至以对白入曲,表现了作者驾驭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夫。因此,黄周星在《制曲枝语》中说:“制曲之诀,虽尽于‘雅俗共赏’四字,仍可以一字括之,曰:‘趣’……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以感人者。趣非独于诗酒花月中见之,凡属有情,如圣贤、豪杰之人,无非趣人;忠孝廉节之事,无非趣事。知此者,方可与论曲。”

在人物描写方面,散曲重趣的特点更为突出。

例2.

[仙吕·醉中天]咏美人黑痣

白 朴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耐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诗人看到美人脸上的黑痣,就联想到当年杨贵妃捧砚时被李白挥毫溅到脸上的黑点,写得风趣诙谐。这是一种戏谑之趣。甚至一些散曲作家不惜将自己作为揶谕、嘲弄的对象。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尽管称自己吃喝玩乐样样俱全,而且即使“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还是“兀自不肯休”,纯然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毕竟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式的具有刚强个性的反礼教的正面人物。

元后期的钟嗣成直接拿自己的丑貌来开心。他的《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说自己“外貌儿不中抬举,因此内才儿不得便宜。半生未得文章力,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更兼着细眼单眉,人中短髭鬓稀稀。……自知,就里,清晨倦把青鸾对。恨杀爷娘不争气。有一日黄榜招收丑陋的,准拟夺魁。”这里虽然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牢骚,也有对丑貌的懊丧,但这些都被融化到对自己丑貌的揶谕嘲笑之中了。因为正是这样的形象,这样的作品,才能为那班市民妇孺所倾心喜爱,博得观众一笑,赢得一阵热烈的喝彩,才能制造出勾栏中的喜剧性气氛,才能满足世人消遣娱乐的要求。

从审美倾向看,元散曲追求的是一种明快自然、酣畅淋漓的美,是市民化的通俗的美。古代诗词中,言外之意、含蓄蕴藉的审美倾向是主流,散曲的审美倾向不排斥含蓄蕴藉一格,但从总体上看,主流还是明快自然、酣畅淋漓的美。任讷说:“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恰与词处相反地位。”这种审美倾向也与今日大多数人相同。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有《作词十法》一节文字,论散曲创作问题。其二为“造语”(造语,即散曲用语之法)。

认为:未造其语,先立其意。语意俱高为上。短章辞既简,意欲尽。

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不可作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诮语,全句语。

周德清的这段话,正是对元曲语言特色的精要概括。

(二)散曲的魅力,在于雅趣

北京散曲研究会会长南广勋先生在《趋俗尚趣说散曲》中说:有人说,散曲趋俗尚趣。“俗”就是说散曲尚通俗。这“俗”完全在掂量把握之间,不俗会失去散曲的本旨,过俗则会使曲作放浪庸俗。所以写散曲要“趋俗”而不可媚俗。

趣味是散曲的灵魂所在,人们欣赏散曲,就是冲着散曲的趣味来的。这个“趣”应该是“雅趣”,是“会心”的沟通,是聪明的调侃,是智慧的幽默。这趣,可以是生活的情趣,可以是对所见所闻的机智风趣的表达。当然,要使曲子写的有趣味,作者需要有曲人的巧思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例1.

[南吕·四块玉]风情

兰楚芳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这是一首别致有趣的情歌小曲,曲里一反传统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的择偶标准,而以“心儿真”,“情儿厚”作为感情的基础,唱出人间最本色最天然的纯真、朴实、无邪的爱情颂歌。“心儿真”真在“意相投”,就是说双方要真心相爱,情投意合,不嫌双方“事事村”,即事事蠢笨,不嫌对方“般般丑”,即样样丑陋;“情儿厚”厚在“他丑心儿真”,就是说他心地真诚、善良,赢得了女主人公厚厚的情意,赢得了女主人公的芳心,在女主人公心里,“心儿真”“情儿厚”二者缺一不可。

正因为女主人公把爱情建立在心心相印,两意相投的基础上,不以才貌取人,才把自己说成事事蠢笨的傻姑娘,把对方说成样样丑陋的憨小伙。公然的挑战世俗的审美观,一切以“我”的感受为准则,无所顾忌。唐代和尚诗人王梵志有诗说:梵志反着袜,人皆道是错。宁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兰楚芳,西域人,曾出任江西元帅。《录鬼簿续编》说他“丰神英秀,才思敏捷”。与刘庭信友善,二人曾在武昌相互唱和,时人将他们比作唐代的元稹、白居易。

例3.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这支小令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高度的夸张。作者紧紧扣住蝴蝶之大,甚至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但是,怪而不失有趣,它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反复寻味,逼着人们去思索。从语言上看,浅近通俗,虽如随手之作,但其味端如橄榄,这正是散曲的上乘之境。

王和卿所歌咏的主体——大蝴蝶,确实曾见于燕市,作者擅用夸饰之巧譬善喻,运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天地,赋予“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开拓想象的意涵与空间;其次则以“两翅驾东风”、“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等句夸饰其翅,隐含《逍遥游》之趣。此蝴蝶颇有“翼若垂天之云”之大鹏鸟的意象,在转化后,其形轻巧逍遥,惊破现实,将采蜜的蜂惊吓煞,卖花为生的人被搧过桥东,犹不知所以,充分表现元曲谑浪诙谐之趣。读者或以为此乃作者自况风流之作;亦有从元代社会现实观其隐喻象征,认为“大蝴蝶”乃当时“权豪势要”、“花花太岁”、“浪子丧门”的化身,联系到当时元朝初期的社会环境,这种说法也绝非牵强附会。“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之句,正是关汉卿笔下鲁斋郎、葛皇亲、杨衙内等糟蹋妇女的真实写照。他因这首《醉中天》,顿然声名大振。因为在这首小令中表现出的情趣,恰好迎合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王骥德就极力赞扬这首小令是“渺茫多趣”。这蝴蝶原来是个采花大盗啊,怪不得这么大呢!这首咏物诗,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使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

(三)散曲的魅力,在于人文情怀

例1.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这首曲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具有直面现实的时代感。这首曲流传极广,人们写山坡羊,总是以这首为典范。

(四)元曲的魅力,在于意境优美,境界高远

写诗是要造境,不是实境而是意境,不是简单摹仿自然,而是升华为包容诗人情意的艺术境界。象,不是眼前的形象,而是诗人心中的意象;境,不是实际的处境,而是诗人艺术化的意境。

例1.

[双调·驻马听] 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笛声崩裂石块,直穿云霄,那音调清纯雅正,穿越于风霜天气里的沙漠中,鹧鸪在疾风中极力想要纠正姿态。凤凰台上日暮之时黑云遮盖,梅花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人声都没有了,只听一声笛吹,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下来了。

赏析:这首小令是造境,由于是“咏物”,境界都是造设出来的,而“车遮”韵的声音,使得词情更加清绝。其中“霜天沙漠”和“江楼月”其实不能同篇出现,因为一个在塞北,一个在江南。通过对笛声的描绘表现了吹笛人的高超技术。这首小令通过造境和优美的语言铺叙,为读者“录”下了一段历经数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支笛曲的荡气回肠、悠扬嘹亮的旋律。

例2.

[双调·水仙子]集句

薛昂夫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人间纵有伤心处,也不到刘伶坟上土,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

黄公酒垆:原指竹林七贤饮酒之处,此诗指自己的饮酒场所,典出《世说新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薛昂夫是维吾尔族作家,是一个有个性有才华的诗人。他有着敏锐的思想,独特的见解和卓立的风格。

鉴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元曲或豪放或清丽,摇曳多姿,各有风采。元曲的美,需要我们大量读、坚持读,才能深深体味。多读,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又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阅读吧,这样,三秦女子不仅聪明靓丽,人见人爱,而且个个都是曲中高手。感谢各位姐妹捧场。由于本人能力所限,讲稿难免存在问题,欢迎姐妹们指正。

练习:用[正宫·塞鸿秋]写一支小令,内容不限。

1.曲谱:

×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

×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

(来源:《北曲小令参考谱》)

提示:为了看起来更醒目,我特意一句一行排列。塞鸿秋共七句六韵,一至四句和末句都是七字句,平仄格律相同,都是 “×平×仄平平去△”。五六两句是五字句。第五句不韵,其余六句皆韵。

2.曲例:

[正宫·塞鸿秋] 湖上即事

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贴一首拙作抛砖引玉:

【正宫·塞鸿秋】霍去病

追亡逐北孤军入,克敌服远威名树。狼居山上丰功铸,祁连冢畔悲情诉。少年霍骠姚,大汉擎天柱,奇勋不二天神妒。

2019.8.17            收集整理 丹云斋主

更新于 2019-08-17
(0)

相关推荐

  • 【小令】 元曲精华(五)张可久 折桂令

     [小令] 元曲精华(五) [双调·折桂令] 张可久(约1270--约1348),字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市)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其散曲,元时已有<今乐府 ...

  • 【醉翁专栏】屈建修:越调《寨儿令·自嘲》

    [前言]越调为元曲宫调之一,多用来抒情写意.寨儿令,越调曲牌名,又名"柳营曲",盛行于元代,可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是元曲作家常用曲牌.元代张养浩,周文质,马谦斋,张可久.查德 ...

  • 尤海燕:从清唱到折子戏-也谈折子戏的产生

    所谓折子戏,就是指从全本戏中选取出的情节相对完整.表演相对精彩的一出或几出单独上演的戏曲表演形式.毋庸讳言,中国古典戏曲现在主要是以折子戏的方式存在和传承.那么,折子戏是怎样产生的?时下学界对明传奇的 ...

  • 元曲杂谈(节选)

    元曲杂谈(节选) 阿 迪 元曲盛于元明两朝,至清即已大衰也.论体格之尊,即不如词矣:论音乐之全,则不如剧曲矣.清散曲所以不如剧曲者,盖因戏剧已为时代所不可或缺之物,且清传奇体歌舞剧又甚为完美,以致清代 ...

  • 明朝的诗词为什么走向衰落?高压的政策压的文人喘不过气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明珠.从<诗经><楚辞>以来,中国的诗歌就一直发展,直到近代的蜕变.汉朝时期,乐府诗问世,推动了五言体诗歌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诗风融合,音律走向成熟 ...

  • 高志新曲话 | 散曲小令衬字浅说

    散曲小令衬字浅说 高志新 散曲可以衬字,包括小令:但小令以不衬字为佳. 一.小令少用或不用衬字是古今曲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我国最早的曲学论著.周氏首创"衬字& ...

  • 什么是宋词元曲?

    蔺靖 一.宋词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也为后来的明清戏 ...

  • 鱼 /李军、刘艳琴

                  小编刊首语     <鱼>          在水里              尽情地                  吐着心思                ...

  • 守望远山 /刘艳琴

    守望远山 孤独的眼睛 睁的很大 这个世界五彩缤纷 很想用力看清 梦想在沉沦 爱从荒芜里蔓延 天使般的笑容 在唇边绽放 我想和你一起 用心守望 那远山的尽头 是明媚的春天 外一首:弯路 无边的夜色 压低 ...

  • 【精品】鹤鸣:草根作家:刘艳琴:拥有一颗高贵灵魂!

     让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 和着淡淡墨香, 来书写似水的流年. 托风儿偷偷告诉你, 浮世清欢, 唯桃花源文轩是愿. 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 微信号:Shuixianzi66, 欢迎天下贤士添加 ...

  • 【精品】刘艳琴:孤

     让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 和着淡淡墨香, 来书写似水的流年. 托风儿偷偷告诉你, 浮世清欢, 唯桃花源文轩是愿. 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 微信号:Shuixianzi66, 欢迎天下贤士添加 ...

  • 【精华】刘艳琴:与我同在

    我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和着淡淡墨香,来书写似水的流年.托风儿偷偷告诉你,浮世清欢,唯桃花源文轩是愿.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微信号:Shuixianzi66,欢迎天下贤士添加好友,不喜文勿扰! ...

  • 一线周刊||金新换·刘艳琴:九龙山的呼唤

    作  者:金 新 换 朗   诵:刘 艳 琴 九龙山的呼唤 ......记5.13山西运城九龙山登山越野赛 文/金新换 七千年前的黄河流域 人类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 从中原大地的 蚩尤故里发祥传承 造就 ...

  • 一线周刊||金新换·刘艳琴:汨罗江畔唤忠魂

    作  者:金 新 换 朗   诵:刘 艳 琴 汨罗江畔唤忠魂 文/金新换 滔滔奔流的汩罗江 在二千多年的楚辞吟唱中 如雄风怒吼,气壮山河 任岁月的刀光剑影.王朝的兴衰更替 但您仍如铮铮雷鸣,铿锵激越 ...

  • 贺诗集:贺《刘艳琴散曲》付梓

    贺诗集:贺<刘艳琴散曲>付梓 王玉民(河北) [南中吕·南红绣鞋兼北红绣鞋]遥贺刘艳琴散曲结集出版 念中绚丽山丹,案头珠玉新篇.读细语动心弦,酬地北和南天,叶曲韵贺婵娟.  [兼]亮青眼玑 ...

  • 【中国散曲群 】---刘艳琴专辑 ​

    题字  郑永钤     总  序     王玉民 前贤论曲者说:"时行小令曰叶儿". 叶儿,一个很是精准而形象的命名. 在我看来,广义的叶儿和草根是一族,都是自然界里的芸芸众生.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