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须知100秒】人是如何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除了戴口罩防护,回家后,这个细节也很重要!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口腔这道防线被攻陷了,全身都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口腔的卫生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当下,做好口鼻腔的防护显得尤其重要。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增加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表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但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接触传播。这两种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中招的。

    1飞沫传播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 1~2 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

    大部分飞沫由于喷出时动力和直径大小的原因,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当咳嗽、喷嚏时,则可产生大量较小的颗粒,飘到更远的距离。

    2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①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中间没有通过其他物品,病原体直接引起的感染。我们最常说的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接吻和性交。

    ② 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日常生活用品被传染源的分泌物(如咳嗽喷嚏伴随的飞沫)、排泄物(如粪便可能存在传播,目前不能完全确定)污染后,触碰到了手,再经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从而进入体内。

    3招做好口鼻腔防护

    根据“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日常防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出门戴好口罩

    出门正确戴佩好口罩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飞沫传播的方式。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普通棉布口罩材质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但不管怎样,即使戴棉纱口罩,也比不戴口罩好。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

    摘下口罩有讲究

    ※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 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摘掉口罩后应洗手。

    ※ 不要直接放在包里、兜里等处,容易造成持续感染风险,可以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后,用自封袋包装。

    2
    排队间隔一米以上

    咳嗽、讲话、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是很多病毒的重要传播载体。而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戴上口罩能有效隔离飞沫,预防传染。

    卫健委还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与别人讲话交流时,请最少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2 米以外会更安全。

    3
    户外回家漱口

    大部分人回家第一步就是洗手,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口腔卫生的清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口腔及全身健康的基本保障,多漱口及刷牙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特别是在外出回来和餐后,用漱口液漱漱口,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用淡盐水漱口,同样也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今日节目预告

    《免疫力—身体最强防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