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还是禁书,嘉靖年间三国故事为何风靡大明?多亏这些公公

明代的司礼监可是残疾人士第一就业部门,它的职权范围可不只是帮助皇帝揽权、监管东厂,一些你想象不到的工作其实它也在做。比如推广《三国演义》,没错,司礼监就是《三国演义》故事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努尔哈赤和罗汝才他们能听到三国故事,司礼监的公公们竟然也是大功臣。

《三国演义》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有了,尽管它的疑似作者罗贯中可能和朱元璋对阵过,但朱元璋对这本书没有太大意见,倒是他的宝贝儿子朱棣对此意见很大。朱棣认为书中对汉朝皇帝的描述很不好,有妄议忠奸圣贤的嫌疑(这是篡位的朱棣自己心里有鬼吧),因此极力阻止三国演义的发行传播(永乐皇帝的旨意也不是专门针对三国演义的,原文是“但有褒渎君王之词典、驾头杂剧,非律所改载者,敢有收藏、传送、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三国演义故事受到的影响最大)。在明朝前期,《三国演义》都是私下里传抄的,“士君子之好事者 , 争相誊录 , 以便观览”,它在当时就是非法读物。

《三国演义》的转机出现在嘉靖元年,那一年嘉靖命令司礼监经厂正式印刷了《三国演义》。虽然司礼监经厂的作品被后世文人各种看不起,但在明朝它却是官方权威的代表,官方教科书都是由它最先印制而成的,明朝的政府通告也是由它印制的,明面上没人敢看不起他的权威。司礼监经厂的作品“字大如钱”“纸白如雪”,有专门的黑边印记和皇宫印章防伪,非常好认,司礼监经厂出版的24卷240则《三国志通俗演义》很快就风靡京城。

那么为何嘉靖有了这么大的转变?我们推测这和他自己的心境差不多,嘉靖继位之初权力都被杨廷和等人垄断,嘉靖连给自己亲爹证明都困难,这时候的嘉靖内心深处也可能觉得自己就是汉献帝。嘉靖内心是真的希望有人帮助自己,于是才有了这个举动(皇宫内部印书这事老杨还真管不着)。

这个举动很快有了回报,武定侯郭勋很快就自掏腰包也印刷了《三国演义》(具体时间不祥)。他是当时勋贵集团第一人,作为军人摆平了两广土司,平定了哈密内乱、甘肃大同兵变;他当过锦衣卫镇抚所镇抚,在嘉靖继位前后提督京营,帮助杨廷和收拾了江彬,是朝中的实力派。郭勋本人也不是大老粗,论文化功底,贾宝玉都比不了,白居易诗稿、水浒故事也是他集中人手编辑整理的。郭勋不甘心被文官大佬夺走话语权,大力支持恢复勋贵权力的嘉靖,《三国演义》的印刷似乎成了他和嘉靖之间的默契(这是官场朝堂上的默契,领导就是有引领时尚的权力,比如某厅长喜欢摄影,追随他的人也成了“摄影爱好者”)。

这一切杨慎杨大才子并没有看在眼里,结果在大礼仪之争中碰的头破血流,杨慎被流放后,他的词反而成了《三国演义》的开场词。因为有了嘉靖和郭勋的默许推动,有了司礼监太监们的努力,三国演义故事才有了多个版本,明朝的书商们开始雇佣著名文人写出点评,对三国演义故事进行再创作。

而说书艺人们也把说三国当成重要的谋生手段,甚至把三国故事传播到了白山黑水,让努尔哈赤等人都成了热心听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