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夷山的那些怪人们
《1》
古龙的小说我看得不多。
因为场景感太强而故事感太弱。
老是一些电影片断般的画面:要么是一个孤独的男人在喝酒(李寻欢),要么就是一个男人带着一群姑娘在行走江湖(楚留香)。
太沉郁了,不够活泛。
不像金庸的小说,有宏大的场面,有家国,有爱恨,有情仇。
还有梁羽生,可以写出张丹枫这样的完美男子来。
但古龙笔下的十大恶人,倒是让人觉得是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比如李大嘴,比如屠娇娇,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当时看恶人谷,就觉得这个地方太神奇,居然能聚集如此多的奇葩。
后来喝了武夷岩茶,也结识了非常多的岩茶商之后,突然发现,在武夷岩茶里,脑洞大开的,何止十个?
能瞬间发表各种奇谈怪论的茶商,起码五十往上。
这当中不仅有武夷山周边的人,还有外山的人,外市的人,甚至外省的人。
只要是销售武夷岩茶的,那简直就是胡侃海吹,各种奇怪的思想张嘴就来。
新手听到,便立马被俘获了。而老茶友听到,则似是而非,被撺掇得云里雾里。
不信不行啊,人家看你不信,会使出杀手锏的:我是武夷山人(其实还隔了几十公里)。
本地人说的话你还不信?难道信你一个外地人?
看吧,这些奇谈怪论就是这么占领道德至高点的。
《2》
我要写的第一个发表奇谈怪论的人,是一位从下梅进茶的岩茶茶商。
下梅的岩茶,按现在的岩茶标准来分,算是周边茶了,至少算不得正岩和半岩。
下梅的岩茶,有一部畅销闽南、广东和浙江。
自然这位茶掌柜,就是极为熟悉闽南人,广东人,浙江人喝茶的口味的。
然后某次,在星村街道跟他一起喝茶时,喝的是慧苑坑主——武夷山于和伟家出产的慧苑老丛。
本来我们是客,人家星村人是主,我们不应该拿自己茶出来喝——拿出来就有砸场子的嫌疑。
然而李麻花喝到主人拿出来的一泡吴三地老丛之后,并且还听到了在场一片赞美之词之后,好胜心顿起。
我一时没拉住她,她就从包里掏出前一天武夷山于和伟刚送给她的果香慧苑老丛来。
说,来,你们试试我这泡慧苑老丛。
烧水开汤,重新泡。
泡出来是汤水稠厚,浆感浓郁,丛香十足,还带着浓郁的中药香。
由于前年(2019)冬天干旱,独特的天气条件,让去年(2020)的老丛水仙,自带了一股特殊的像当归一般的中药香。
我们喝了都感觉不错,比刚才那泡老丛的汤水稠厚多了。
然而从下梅进货的掌柜却皱起了眉头,半天不吭声。
主人问他,小吴,怎么样呀?
他说,我觉得这泡慧苑老丛做坏了。
"咦,这么好喝的慧苑老丛,你说它做坏了?"李麻花差点就要拍桌子跟这位掌柜理论个三百回合。
我拉住了她,淡定地问这位掌柜,这茶哪里做坏了呢?
他说,我做了十几年岩茶(他90年生人,将将30出头)从来没有在老丛水仙里喝到过药味。只有铁罗汉才有药味。所以这泡老丛肯定做坏了。
然后,我扯住了李麻花,没有跟他继续争论下去了。
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喝到过带药香的慧苑老丛,就武断地认为慧苑老丛不应该有药香,就简单断定有药香的慧苑老丛是做坏了,这种思想境界,我觉得没有必要再沟通了。
跟一个封闭的人,没有沟通的基础。
青蛙就是因为从小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才认定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跟它说大海多么广袤无垠,他才不会相信呢。
但是,我不无忧虑。
这位掌柜的言论,一旦发表出来,必定会得到大堆人的认可。
因为,他从小接触岩茶,已经做了十几年岩茶了,这样一位资深人士的话,谁还会不信呢?
有了十几年茶龄的外衣加持,他的言论,必定是有强大的群众基础的,逢人必听,逢听必信。
届时,跟他一样故步自封的人多了起来,可怎么得了?
愁,愁,愁。
《3》
还有一个茶商,是建瓯的。
某次在天心村一家很有名的茶农家里喝茶,邂逅了这位来自建瓯的茶商。他说他有很多北京上海的客户,生意很好,很志得意满的样子。
先喝了几泡天心村茶农家里出产的正岩茶。
忘记交待一句了,这位天心村的茶农,家里坐拥的是马头岩桃树窠的山场。某一年,他曾经做出了一款让村姑陈和s李麻花都非常喜欢的桃树窠肉桂。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位桃树窠茶农,长得非常好看,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李麻花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差点求合影求签名。
后来我们有几年没拿他的茶,因为没有喝到满意的。为此李麻花还遗憾了好久,说,人长得这么好看,为什么茶老是做得欠了一点点?
那天喝完桃树窠帅茶农家的茶之后,也许是嗨起来了,这位建瓯的茶农祭出了一泡他卖的肉桂出来,说,这是他卖得很好的一款茶,让大家品评品评。
嘴上谦虚,其实就是炫耀的意思了。
然后就泡了,然后我们就喝了。然后李麻花就真诚地点评了。
她说,怎么有点酸味?两边脸颊都发酸?
我想掐她,但来不及了,只能尴尬地朝建瓯茶商笑了笑,打算把话题岔开。
没想到这位茶商两眼一瞪,赶紧分辨说,喝完两颊生出酸味,是果胶丰富的标志。
他还煞有介事地举了蒸馒头的例子:馒头发酵的时候,不就是酸的吗?岩茶也要发酵,发酵就会发酸,果胶丰富的岩茶发酵起来酸味更重一些。
这理论好像听起来没毛病。
但回家一想,怎么那么违和呢?
人家馒头发酵时有酸味,那是因为有酵母做引子(老面含酵母),而武夷岩茶发酵时,有用什么外物做引子么?没有!!
另外,人家馒头发酵时是酸的,但人家馒头蒸熟之后吃起来并不酸呀?为何你这岩茶发酵时酸,喝起来也这么酸呢?
这嫁接逻辑的本事,也真心是没谁了。
难怪他的生意贼好。
《4》
最近卖岩茶的人,非常喜欢做*音。
在*音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外山,外市,外县的"正岩茶商"——自称正岩茶,实际上你一查他的厂址,有的是星村,有的直接就是武夷山行政区之外。
但茶友们不会去查证呀,于是这些自称是正岩的外地人,就把他们的外山茶,卖出了正岩的气势来。
不仅如此,还非常喜欢扩大自己的茶园面积。
明明只有几亩茶园,或者十几亩茶园,到了*音上,他家的茶园就成倍翻翻了,一张嘴就变成了千亩茶园。
这还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最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卖岩茶的*音号,居然暴露出了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的缺陷——在他的一则教人识茶的视频里,把活甘清香打成了"活干清香"。
看到"甘"字变成"干"字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里真是难受。
我替茶友们难受。
只见一斑,可窥全豹。从这字眼的马虎程度上来看,恐怕这位做*音的大哥,还真的是不理解活甘清香究竟指的是什么吧。
否则,怎么会错打成干净的"干"呢?
他可能觉得,卫生干净,也是武夷岩茶必备的要素之一,所以,就直接把干字给打上去了。
只是,写字尚且如此糊涂,那做茶的态度如何,便更加令人心知肚明了。
如此居然还有人买他的茶喝,这顾客,也真是胆大呀。
《5》
有一个岩茶茶商,在我文章底下留言。
说,快出水是商业泡法,自己喝可以慢出水。
然后我回复他,坐杯闷泡,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但愿若干年之后,痛风不会找上你。
坐杯闷泡后,茶多酚和咖啡碱大量浸出,易造成尿酸过高,这是业内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是被盖过章的正统理论。
当然,这个理论还很新,是近些年才由专家们提出来的。
于是,这个新的理论,便自然得不到"老"茶客们的认可。
一个人不认可你的观点,那么,不管你如何引经据典,不管你拿出多么翔实的证据来,不管教科书如何强调,他都会认为你在胡说。
他认为你胡说的理由,则很简单——你这是商业泡法。
请恕村姑陈孤陋寡闻,至今还没听说过"商业泡法"和"非商业泡法"这两种理论。
我只知道,如何泡茶才健康,如何泡茶才不伤身。我不管商业还是非商业。
把一个正确的观点,套上商业的外衣,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认为它是错误的了么?这种上纲上线的本事,还真是令人佩服。
正确的就是正确的,不仅是商业,还是非商业。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商业,也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观点——商业并不一定就唯利是图。
反倒是这种"别人都是错的我才是对的"的想法,很可怕。
可怕到,认为全世界都是错的。
可怕到,认为自己才是老大。
其实,自己认为自己全对,也可以,起码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请关起门来享受这种狂妄的自由吧,不要在公共平台上发表。
这样会误导善良的观众。
《6》
为什么武夷岩茶里奇谈怪论一大堆?
为什么白茶界相对素净一些?
盖因武夷岩茶兴起日久,盖因武夷岩茶盛行多年,自由惯了,勇敢惯了。
每个茶商都是专家,每个茶商都可以自成一派,每个人都可以有一篇说辞,成为意见领袖。
就像普洱界,也是帮派林立,言论众多,故事段子一大堆,比茶堆还大。
在秦没有兴起之前,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不就是自成一国,互相攻伐,最终谁也不服谁么?
其实,人还是应该有敬畏之心的。
尊重知识,尊重专业,尊重那些比我们有学问的人。
千万不要被人比喻成井蛙与夏虫。
我们是知道天空有多大,知道冬天会结冰的。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