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事—过年
记得小时候的年,虽然生活极其艰苦,物质极其匮乏,也没有春晚,但总觉得过得年味更浓,更有一些企盼。农家的年从冬至就算开始了,因为冬季是农闲时节,农家在秋时收拾准备了萝卜缨、红薯蔓儿、白菜帮、秸秆、干草以及平时积攒秕谷、烂蜀黍、麦麸、玉米糁,把平时养的三只羊、两头猪喂大养肥,到年前变成现钱,一来自家过年见到肉、开开荤犒赏一下自己,二来变卖的现钱也算辛苦一年的分红。
冬至节开始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每家都要吃羊肉饺子,据说是为了避免冻掉耳朵。接着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正式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民谚说:二十三打发的爷爷上了天,二十四揩抹打扫干干净;二十五挂下白菜胡萝卜;二十六割下猪羊肉,二十七关住门子洗了足,二十八黑的白的蒸下一笸箩,二十九丢(提溜)上瓶瓶眼下酒,三十大红对子贴的四正。
在那个年代,平时肚里没有油水,过年时总要尽着想象做许多花样的吃食,油糕是必备的,因为寓意着年年登高之意,把白面用热油和鸡蛋和起来,与用糖粞和起来的黑面两层相叠捏成各种各样的花样叫油花花,另外还有蜜酥、麻花、油蛋蛋等。蒸花馍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花馍的主要用途是供神,其次才是食用,花馍的花样很多,有枣山、花糕、麦(这个字也可能是“脉”)根,有莲花抱圪扭、福手、如意核桃虫、供馍馍、座座馍,极尽人们的想象创造出无数吉祥具有很多寓意的既好看又增进食欲还能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希望的花样。
到了腊月三十家家户户贴对联,农家贴对联不像城里那么简单,除了街门上对联外,每个神位要贴位位,每个屋子甚至于每一件物件都要贴上喜贴,院子里贴的是:满院光辉,春和景明等;牲畜圈、猪圈,羊圈、鸡窝上要贴:六畜兴旺、猪肥羊多,肥猪满圈,鸡肥蛋多等;连门口的树上也要贴:根深叶茂、对我生财、出门见喜等;米缸、面瓮上要贴:米面满仓之类,真是到了有物必有贴、有贴必吉祥的程度。除夕晚上是一年的最后时刻,不像现在要有丰盛的年夜饭,而是讲究吃用番瓜馅做的翻身火烧,也就是馅饼,预示着来年翻身;吃过饭以后的守岁过去叫熬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一些简单的糖果、花生、瓜子之类,听着老人“说古”—也就是讲故事,过去没有春晚、甚至没有电视,所以熬年确实有点熬得味道,临近十二点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接神,每个固定的神位前点上灯,迎接腊月二十三上天回到凡间的众神,大户人家把写有祖宗族谱神祗放下来,点灯放鞭后,接神仪式才算完毕,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因此画上了句号。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要早起抢第一声开门炮,随着第一声炮响之后噼噼啪啪开始了新的一年,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下穿上早已焙到褥子下面热烘烘的新衣服,从枕头底下装起压岁钱,先喝一口红糖水,预示着一年有了甜头,然后净手供神,用腊月里蒸下的各种花馍献给各路神仙的位位上,天地爷、观音爷、土地爷、灶马爷、财神爷、月明爷、太阳爷,说不过来的神仙都要敬到,最后是神祖,献上供品点上香、烛,放一通鞭炮 ,等香残蜡尽才可以收拾供品。大年初一的饭食现在看来不算丰盛,早饭四个盘子无非是腐乳肉合碗子、炒豆腐、土豆丝拌粉丝、豆芽压花肉外加羊肉饺子,午饭是熬菜馏馍馍。个别信佛人家在大年初一这天不吃肉,说过年这天不动荤相当于一年吃素,是行善积德的表现,这也是一种精神安慰吧。 到了晚上各个神位上还要再点一次灯,才算这一天过下来了。
从初二开始各村开始红火热闹起来,记得俺村就有自己的自乐班就从初二开始唱戏,文场、武场,生旦净末丑样样齐全,平时下地干活农夫村妇装扮起才子佳人、文臣武将、帝王将相来居然像模像样,打金枝,十五贯、算粮、三娘教子、芦花、 三滴血等等许多叫不上名的剧目,台上唱得如醉如痴,台下看得神魂颠倒,戏场里卖各种小吃杂耍的:羊杂割、油条火烧老豆腐,糖葫芦、米花糖、琉璃圪崩儿、竹咩咩,直到初五以后本村的班子到外村演出 ,人们才开始走亲戚。
初五是送穷神的日子,大早起来家家户户把打扫的垃圾撮到簸箕里插上一支香让孩子们往外送,口里念叨:穷姑姑走了富姑姑来,秃厮儿哥哥赶过牛车来,边放鞭炮边往外送,一直送到好远。
初六是出门走亲戚的日子,说是游百病,能驱逐邪瘟。
初八是财神爷的生日,有的人家要点“卐”灯给儿女接运,盼来年交好运。
十五是元宵节,闹红火各种民间的技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背棍、旱船、秧歌、抬阁、舞龙、耍狮。
正月二十是小添仓节,二十五是老添仓节,又一轮的点灯祭神企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于孩子们来说,吃的玩的暂时告一段落,所以有民谚说:添仓十五都过了,孩们受了恓惶了。
出了正月农家新的一年的劳作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