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之 宋朝男子为何爱戴花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本期第二十六回!

《水浒传》中曾经用下面三组词汇来描述三位梁山好汉的外貌,列位听友看官,您不妨猜一猜,大锤下面列出的这三组《水浒传》的外貌描写,跟三位梁山好汉是怎样的对应关系。

先说描写好汉外貌的三句话:“鬓畔常簪四季花”、“鬓边爱插翠芙蓉”、“鬓边插朵石榴花”

这三句话分别对应着三位梁山好汉“短命二郎”阮小五、“病关索”杨雄和“浪子”燕青的。列位看官听友,您知道这每一句话都是形容哪一位好汉的吗?

其实您大概是能猜出来的,比如“常簪四季花”的那个,肯定是四季常风流的人方能用得上的,阮小五、杨雄和燕青,谁最风流?显然这句话是形容燕青的。再看这插的三种花,最便宜最常见的是石榴花,即使在现在,山东水泊梁山地区也是重要的石榴产地,石榴花这种大路货,必然是属于这三个人里面家里最没钱的渔民阮小五的,这朵花说不定就是他从家门口哪棵树上直接摘下来的。那么剩下的翠芙蓉就只能是杨雄的了。他是衙门里的公人,在当地属于有钱有脸的,配上翠芙蓉,正合适。

今天的男同胞来说,常规情况下,戴花的时刻估计只有婚礼时而且这花要戴在胸前,绝不会是插在头上鬓角。不过在《水浒传》里,英雄好汉头戴一枝花、鬓插一朵花,是非常常见的。大名府的押狱蔡庆也是梁山好汉,上山入伙前是专管行刑的刽子手,就是这样“眉浓眼大性刚强”的糙汉一枚,却偏偏“生来爱戴一枝花”,而且在当时的宋代,大家都觉得蔡庆这种刽子手头上还插一朵花,很正常,不变态。

在施耐庵的笔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宋朝的男人普遍流行戴花,而且戴出了花样,戴出了水平。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古代男子簪花的习俗,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朝开元年间,李琎[jìn]随唐玄宗游兴庆宫。李隆基命李琎合曲起舞,随手摘了一朵木槿花戴在他的帽子上。李琎跳完一曲《山香》,而帽子上插的木槿花犹在。另据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一书里面说:唐朝长安城开春游玩赏花时节,唐玄宗命故学士苏颋[tǐng]做了一首写景的应制诗,其中有两句叫做“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唐玄宗觉得写得好,于是就嘉奖苏颋,把一朵御花插在苏颋头巾上。唐玄宗时代这种偶尔赏赐给大臣戴花,到了唐懿宗的时候就成了朝廷一项约定俗成的制度,每逢朝廷庆典、宴饮的时候,皇帝给大臣赐花,大臣戴在头上,大家以获得皇帝赐花为荣。

唐朝灭亡之后,历经五代十国直到宋代,唐朝的这种赐花程式得以延续,宋代朝廷宴饮大臣也有赐花、簪花这一礼仪。《宋史·礼志》规定,国家大典、宴会等场合,皇帝要向朝臣赏赐花朵。

不过这个过程起初时很多北宋官员内心是不大乐意接受的,史料记载,北宋初期很多官员接受朝廷赐花后,只是让侍从捧着,不愿戴在头上。说白了,就是当时老赵他们家刚当了皇帝,还不太能服众。到了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时,老赵他们家的统治稳固了,就有御史主动跳出来发言了,说不戴赐花的人本质上都是不尊重皇帝,以后谁不戴,就应该收拾谁。这样一恐吓,朝堂之上赐花并以戴花为荣的习俗才算是正式确定下来。到了梁山好汉活动的北宋末年,赐花、簪花作为荣耀与恩宠,在朝廷的推广下也渐渐成为民间的习俗。而且宋徽宗每次都愿意给这事当代言人,他每一次出游回宫,都是“簪花,乘马”,身体力行。

晚清苏六朋《簪花图》(局部)

描绘了宋真宗赏花给群臣的场景

而且戴花制度发展到最后,什么仪式簪什么花,不同的人群对应什么花色……方方面面都有规格、要求。《宋史·舆服志》就记载说,卿监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戴绫罗制成的花,低级别官员只能戴绢制的花。官场上的这种等级制很快也体现到了民间,关于这一点,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也在细节处表现得十分精准,比如小旋风柴进、金眼彪施恩等人在当地时春风得意,势力很大,所以平时都是头戴金花簪、银花簪,而草根出身的小霸王周通,做了山大王,即便是抢劫民女成亲时,也只是戴帛花。

北宋后期,男子簪花在社会生活中已是非常自然的行为。到了梁山好汉活动的北宋末年,民间不仅戴花,也戴出了民间的一些习俗讲究。比如,当时的老百姓按照节令变化,会赋予各种鲜花以特别的意义,应时应景地簪插不同的品种。在戴花方式上,牡丹、芍药等名贵花卉,大多只戴一朵,而梅花、菊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之类因为比较便宜,就可以连枝带叶插戴,有道是“鬓毛不属秋风管,更拣繁枝插帽檐”。

不过簪花再美,恐怕也挡不住风雨袭来,风流凌乱。随着南宋的灭亡,元代以后,因为后续的统治阶级不提倡男子戴花,民间的男子也逐渐不再戴鲜花,而是改戴各种剪彩纸花

到了明代,有关簪花的记载,已经基本从民间退了出来,又重新回到皇家和国家的重大活动的制度中——比如,簪花装饰是皇帝巡回、出征遣将等活动的流程之一;宫内众人簪花,是庆祝皇子诞生的形式之一;在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由京都丞插戴金色纸花。也就是在明代,曾经在宋代文献中随处可见的“万数簪花满御街”的盛景,于民间已经难得一见。此时的民间,除了婚丧时戴个花,平时人们连纸花也不戴了。也就是说,当施耐庵写作《水浒传》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一个已经不流行男子戴花的朝代,用自己的生花妙笔,给几百年前的梁山好汉们“添花”,颇有实证精神。

《赐号太和先生相赞》 御札报公,召至内殿,披彩簪花,光华辉绚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虽然明代大环境变了,男人已经不流行戴花了,但是但明代确实还有一位爱花狂魔——这就是明朝末年权倾朝野的宦官魏忠贤。这位阉党首领非常喜欢花。冬春时节,他命人将牡丹花“罗列满堂”。炎炎夏日,他将栀子、茉莉等花朵“簪戴满头”,远远望去,这位太监满脑袋花花草草,香气扑鼻,十分诡异。

魏忠贤 像

热门推荐

《水浒细节解密》之 江湖第一大帮派为何藏头露尾

《水浒细节解密》之 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水浒细节解密》之 皇帝为什么爱嫖娼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