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总想炫技?看看傅山这幅行书,返璞归真,人书俱老

5热评

关注燕京书画院,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有时候觉得学书法和儿时学习写作有很多共同点,小时候刚开始写作文时,为了突出自己的“文采”,我们经常会去各种书籍上摘抄名人名言,把这些华丽的辞藻堆砌在一起,充满我们的作文。反而忽略了故事的流畅性。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大概是为了用这些华丽的辞藻掩饰学识的不足。

这跟很多朋友初学书法有不少相似处,刚入门书法,就像让自己与众不同,故意把字往歪了写,可以体现自己的用笔,想尽办法让别人看出我们的水平。这是不是很像我们儿时写作文的感觉?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很喜欢孙过庭的一段话:“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那些真正上乘的书法,一定不是刻意炫技,而是当你有了高超的笔法之后,仍然“复归平正”。这种老来的平正,当然不是平庸和简单,而是笔意上的不急不躁和平静恬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去火气”。

下面这幅傅山的行书《集古梅花诗》,就给我这种感觉,好像一位淡泊名利的老者,历经浮华隐居山林,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文内附带《集古梅花诗》全篇图片,欢迎收藏学习)

傅山不只是书法家,也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傅山对颜真卿的人品和书品推崇至极,学习颜真卿的书体,结合道家的思想,这让他的书法非常的自然随性。傅山有一句名言我很喜欢“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从这篇行书《集古梅花诗》中,不难看出他的这种思想。

书法艺术不推崇过于锋芒毕露,而是将“中和”之美摆在更高的位置。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是古今书法审美的标杆。也是很多书法大家毕生追求的境界。

那我们该如何达到这种志气平和的境界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创作时不要太刻意,下笔时我们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规划安排,但是一定要给自由随性留一点空间。既要守规矩,也要有特点,还不能过分的张扬,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理解,欢迎大家讨论。

想找到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临习傅山的书帖,除了傅山之外,我认为虞世南的用笔也非常有这种感觉。看似不显山漏水,但却内敛有力。

大家学习虞世南时不难发现,他收笔的动作非常小,体会并学习虞世南的这种用笔,一定可以帮我们磨炼心性,让书法内敛有力。

当然,如果只是初学书法,最重要的还是基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想要人书俱老,平正和险绝两个阶段当然不可能跳过,等掌握了之后再追求更高的境界,为时不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