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的是残酷青春,听懂的才是《芳华》
当年听说同学有小说《沉默的羔羊》,便借这部五项奥斯卡大奖获得者的原著来看,酣畅淋漓地一气儿看完正传及两部续集。不久又租到了DVD,又是连夜看完,却觉得没那么精彩了。
如果你没看过原著,一定会在影片最后史达琳持枪在黑暗中摸索,而变态杀人犯带着夜视镜就站在她身后时替她揪心地提心吊胆。甚至是之前汉尼拔的眼神都会让你不寒而栗,可是当你看过原著再看电影时,所有的紧张、惊悚都在你预想之中了,想象空间变成了具象的演员表演,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所以从那之后每每有小说改编的电影,几乎每次都要先看电影再看原著。
因此我还觉得《芳华》不错。
而出现在朋友圈里表述自己对电影节奏失望,豆瓣网上痛陈冯小刚乱改情节的人,大部分都是事先看过《芳华》这本小说的。
可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小说的作者啊。
对于《芳华》,因为同是严歌苓的小说,因此在看的过程中是和《归来》心存比较的。
我觉得《归来》相比《芳华》,节奏更差,情节从原著中剥离受到的影响更多。
前半部陈道明饰演的“逃犯”一路躲避追捕,惊心动魄,被捕一刻巩俐表演更是一颗催泪弹骤然引爆。然而画面一转,惊悚片节奏完全转换成文艺片的温吞抒情,前后情绪落差之大有如黄果树瀑布。
后面显得过于水,而不饱满。是以原著叫《陆犯焉识》,改编后去掉了大量情节铺垫、人物心路历程、历史年代背景等等,只能叫《归来》了。
《芳华》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虽说冯小刚和张艺谋二人都是从原著里节取了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又都淡化了作者在书中的反思,但是显然冯小刚更懂得尺寸的把握和材料的舍取。
如果让我挑毛病,我会觉得改变男主刘峰一生命运的那次“拥抱”来得有点突然,让我和林丁丁一样感到惊愕。
前面情绪和心理描述铺垫没那么充分,如果有人说之前靶场上已经能看出刘峰对林丁丁暗恋之情而埋下出事的伏笔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我四岁女儿喜欢的那个漂亮哥哥黄轩的演技还有点稚嫩。
如果说好的演员眉眼之间会有惊涛骇浪,那么黄轩的俊脸给我的感觉始终是心如止水。
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转换过程描述得也较为简单,相对应时代的剧烈变迁,人物自身的角色转换而带来的心理落差往往让人觉得有浮光掠影的仓促之嫌。
吐槽节奏不好的大多对故事讲述者萧穗子饰演者钟楚曦一直平平的缺乏起伏的表现不满。
这应该是冯小刚、严歌苓最喜欢的演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她代表的就差不多是严歌苓自己。
片名“芳华”上的那个小人儿据说就是严歌苓自己,她书中自己那么丰富的文工团经历,可是到了电影里却干瘪得流于形式了。
可能这也是作者保护自己,冯小刚保护严歌苓的一种方式。
再有要挑剔的一点是文工团散伙时的众人合唱情节。
一曲当时流行的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主题曲《驼铃》结束后,满屋子的离愁别绪弥漫。
第二天一早,女二号萧穗子睡梦中醒来眼见满地满桌子横陈酩酊大醉的战友,心情莫名。可是画面上睡梦中的众人却是各个清纯水嫩,完全没有宿醉的疲态和痛苦,都光鲜的好像在演话剧,下一秒马上睁开眼就要开唱一般。
再要讲电影和小说的差距、节奏什么的,我觉得其实一个人的人名能看出来不同的气质,就能看出小说和电影的差别来。
女主的名字书中叫何小曼,名字就带着浪漫旖旎,是严歌苓的芳华。
电影中叫何小萍,听着就容易带上北京胡同串子的味道,就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阳关灿烂的日子》里随随便便胡同里的丫头片子,这是冯小刚的芳华。
书是颜如玉,电影是玛丽莲,都挺好看,各自不同芬芳。
电影总体来讲完成度高,虽然缺少了小说中的枝枝蔓蔓,但是是浓缩成的“精品”,比《归来》放大了原本的细节而显得拖泥带水要好。
尽管电影面对的电影主力消费人群是85后、90后,他们距离时代太远,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很多年代背景官方又不置可否,理解上很难到位,但是同样青春靓丽的一众小仙女小鲜肉的演出很容易让他们入戏。
而对年龄稍大一些,对《高山下的花环》、战斗英雄史光柱、孤胆英雄陈洪远等等时代标签都比较熟悉的观众,冯小刚高度到位的煽情和准确的情绪设计,都让他们找到了共鸣,从这些方面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成功的。
我看挑剔不好的还有一些军事迷在纠缠于服装道具的安排,尤其是当年上前线的部队几乎是没有钢盔的,这个细节看看《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部队装束就知道。
还能挑出毛病的还有在重新安排档期后推出的电影推广曲——《想把你留在这里》上。
尽管冯小刚说,
“《芳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自然、热情、不做作,就像嘻哈中常说的'Real’,是非常真实的。热血、激情、担当、躁动、纯真,不论任何时代的人,他们的芳华都具有这样的共性。那个时代虽然与现在相隔甚远,但在今天也能感同身受。”
尽管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是《中国有嘻哈》后走红的Tizzy T&Jony J,在社交网络上的播放量也达到了令人可观的数字,但是你很难把一部稍显沉重充满年代感的电影让这么一首嘻哈风格的歌曲来表现出“芳华是共通的”。
能够让大家感到共通的情绪其实还是那些充满年代感的歌曲带来的。
譬如李叔同那著名的《送别》,尽管只是作为背景音乐匆匆而过,但那是影片中最为重要的情节分水岭。
男主角被下放去伐木连并被辗转送上前线,是一生悲剧的开始。怪不得朴树唱唱歌会哽咽失声,你一个人听他唱时也会有难过得要掉眼泪的感觉。
曾经的活雷锋一夜间变成了猥亵女兵的“流氓”,他帮过那么多人,却只有女主角一个人去送他,他的心从那一刻死去。
因此“送别”不仅仅是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文工团,也是在和昨天谦卑地活在高大全形象下的自己告别。
李叔同虽然只是词作者,但是一百年过去,我们几乎忘了这首歌是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充满年代感的还有《驼铃》《英雄赞歌》等。
有些歌这些年里被重新翻唱再度焕发光彩,《驼铃》就是其中的一首,曾经火遍全国又在港台歌曲的汹涌大潮中沉寂,但是十五六年前的刀郎让它再度复活。
《英雄赞歌》在电影中的“演唱者”是造成男主角刘峰一生悲剧的“肇事者”林丁丁,她那么饱含深情地演唱往往给人一种特别的嘲弄感,你可以看作是嘲弄了刘峰,也可以看作是嘲弄了时代。
那一首邓丽君《侬情万缕》的到来表现得极其到位了,我想电影里那些人的感受就是冯小刚自己最初的体验吧。
那么甜软的声音打开了一代人被禁锢的耳朵。
他们已经听惯了《英雄赞歌》那么大气磅礴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那种同仇敌忾的,表达感情至多是《送别》那样庄重的惆怅,再或者是《驼铃》那样诗一样的和声。
“这歌还能这么唱?”发出这种个体声音“呐喊”的不仅仅是林丁丁她们,而是面对的那整整一代人。
它让女兵们畅想起外面的带着蛤蟆镜、喇叭裤的世界,更直接摧垮了刘峰的万里长城,让他分分钟在梦中情人林丁丁面前溃不成军。
片尾曲的《绒花》也和影片配合得熨帖。
我小的时候总能在广播里听到这首李谷一演唱的这首《小花》主题歌,那部电影让红极一时的奶油小生唐国强马上在“引进”的硬汉高仓健面前绵软无力。
李谷一唱得直接通透,听起来时代感很强,没有韩红那么多的情绪上的渲染。
据说韩红在看完样片后坚持一分钱不收,用最完美的唱腔诠释了这首歌。李谷一的歌声若是霸王枪,韩红的音色就是绵里针。
《那些花儿》作为一首诞生近20年的经典歌曲,已经作为多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歌出现。本来它承担了《芳华》撤档前推广曲的作用。
同一首歌这一次听来竟然和20年前的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也是啊,当年青春年少,如今中年油腻。当年鲜衣怒马,向往着宁可血溅当场的壮怀激烈,如今最大理想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不是世故,不是变现实了,而是芳华已逝,每个人都回到了人性特有的状态。
电影不错,音乐也都恰到好处。
片中演得最好的演那个叫郝淑雯的,就是宿舍长。
她有心机也勇于表达,她的表演立体真实富于变化。我特别欣赏她在海口街头,看到独臂的刘峰被联防队员推搡时骂出的那句“我操你妈的”。
你说解恨吗,不,这里面带着多少愤懑和难受。
这或许是我们有时候最不敢面对生活的逼迫时敢于怒吼却只能在心里咒骂的,因为芳华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