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看欧洲双河游(2)
昨夜游轮离开荷兰的阿纳姆,今晨抵达德国的科隆。上午晴,从科隆坐车来到德国第九大城市、欧洲经济最发达地区北威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游览了宫塔、市政厅广场、老城街区、国王大道、酒吧街等。
▲ 我们首先沿着莱茵河畔的散步大道去看宫塔,经过圣兰贝图斯教堂时,只见它那高高的钟楼上4个小尖塔簇拥着一个冲天的大尖塔,大尖塔的上部则围着8个尖瓣,就像皇冠一样,造型别致,令人印象深刻。
▲ 位于莱茵河畔的宫塔是杜塞尔多夫的标志性建筑,全称是“宫殿塔楼”。这里曾经有一座1380年建成的公爵城堡,19世纪一场大火将城堡的大部分建筑摧毁,只剩下这座塔楼,就像航标塔,每天问候着莱茵河上的过往船只。如今这座下半部圆柱形、上半部八角形的古塔,用作船舶博物馆。
▲ 宫塔附近的一个小广场,绿树成荫,花坛环绕,周边露天餐厅的红色伞盖与彩色房屋相映成趣。
▲ 小广场的一个圆形喷水池上有一座青铜雕塑“杜塞尔多夫侧手翻”。19世纪初,杜塞尔多夫的孩子们脑洞大开:“一个杜塞尔多夫侧手翻,请给一分钱”,以此讨要零花钱。如今,这种手脚并用的飞舞般的连续侧翻,成为杜塞尔多夫的传统习俗,每年都有大赛呢。
▲ 小广场旁边小巷的墙角里有一座落地的群雕,骑士、魔怪、盔甲、战袍、刀剑、长矛、车轮,圆盾,杂而不乱、多而不烦地散落一摊,这就是一堆故事也。
▲ 看过宫塔,来到位于老城中心的市政厅广场,这里常常举办集市,所以又名为“集市广场”。小小的广场中央有一座17世纪普尔法茨选帝侯约翰.威廉大公爵的骑马雕像。
▲ 市政厅广场西边的古老建筑就是杜塞尔多夫的市政厅,与德国其他城市的市政厅相比,体量虽小却更有历史感。
▲ 我们在威武豪气的约翰.威廉大公雕像前定格团队的第三次合影。向这位热爱艺术的大公致敬,正是他将杜塞尔多夫由一个渔村发展成了德国西部的文化名城。不过该城名字未变,仍然是“杜塞尔河上的村庄”(德文Düsseldorf。dorf 是村庄之意),因而被戏称为“欧洲最大的村庄”,就如称石家庄是“中国最大的村庄”一样。
▲ 离开市政厅广场,步入古色古香的老城街道,欣赏德国传统的商业街和百年风貌老房子。
▲ 都说这里的空气弥漫着音乐的甜味,也洋溢着烤肉的香味。这不,一头烤全牛正在烤房的炉架上缓缓转动呢,焦黄焦黄、红火红火。
▲ 这里最大的看点是德国伟大诗人和散文家海涅(公元1797-1856年)的故居。这位“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此。旅友王栋认真拍摄故居博物馆的说明牌。牌上肯定未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海涅是犹太人,常受歧视,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那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回答:“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挑衅者大窘。
▲ 走出海涅故居所在的小街,在拐弯处看见一个铁艺圆亭,有人说这是放旋转木马的地方,给孩子玩。其实这是音乐台,据说是1902年工业展览会留下的,后来就放在了这里,现在是周末聚会的地方。
▲ 今天风景最美的地方,一条590米长、32米宽的人工小河,静静流淌,一群小鸭在清澈的河水里悠闲地游弋,两岸120多棵高大栗子树,连成两排浓浓的绿荫,和翠绿的草坡一起,护拥着倒影蓝色的河流,几座古老石桥将两岸的街道连成一体,这就是游客在杜塞尔多夫的必到之处国王大道。
▲ 国王大道主桥下的特里同喷泉。鱼尾人身的希腊海神特里同,手执梭枪,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巨大的尾巴将周围一切浮尘和喧哗统统扫除。
▲ 国王大道上一座高高的铸铁街钟“绿色的马蒂尔德”。据说,1905年时,这样的钟有八座,现只剩这一座了,典雅而又沧桑。
▲ 国王大道是杜塞尔多夫的时尚圣地和高档购物街,笔者的兴趣不在逛店,要是能搭上这辆观光巴士去逛城,那才好呢!
▲ 国王大道的西端有一片市中心最大的绿地,毗邻杜塞河畔,名为宫殿花园,是一座英式和法式花园的融合体,我们因时间不够,没有进去观光,只是看看雕塑、拍拍喷泉就离开了。
▲ 德国著名音乐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公元1809-1847年)的雕像。这位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曾在杜塞尔多夫任音乐总监。
▲ 上午的最后一站是老城里的酒吧街。这里的波尔克街、库尔茨街和贝格街上有260家餐馆和酒馆,组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酒吧台”。但是这里的勃勃生机在夜里,可谓人山人海,上午自然是冷冷清清了。
▲ 这里的啤酒馆外面都摆着成排的桌椅,其中有很多不带椅子的高桌,笔者在其他地方未曾见过,真是孤陋寡闻。原来,这里的德国人很多喜欢在酒吧外面站着喝啤酒。
中午,我们从杜塞尔多夫坐车回到科隆,在游轮上午餐后,下午(晴)就在科隆这个德国第四大城市游览了科隆大教堂、圣马丁教堂、市政厅广场、巧克力博物馆观景台等。
▲ 早上,游轮抵达科隆后,我们上岸在莱茵河滨的科隆大道散步,近看晨曦下的莱茵河,远眺教堂耸立的科隆城。
▲ 下午,游览科隆时,小刘领队说:'我先带你们走一条复杂的路,顺路看看科隆的老街老房,走到科隆大教堂听我讲解后自由活动,各自参观其他景点。你们回来时走一条简单的路,向东走到莱茵河边,右转就可回船了”。于是,走街串巷,一路观景。
▲ 路遇周末出游的大队摩托车。一百多辆摩托车发动时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当他们急驶而过时,我仿佛看到七十多年前碾过欧洲大地的坦克洪流,惶惑间不由自嘲:荒唐!
▲ 在科隆大教堂前的广场上,小刘作了详细介绍。科隆大教堂的双塔高157米,是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并称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教堂,作为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丰碑,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市的象征,许多游客到科隆就是奔它而来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前后建了六百多年,至今仍修缮不断。
▲ 在东面放眼望去,大教堂有数不清的尖顶。据介绍,烘托两座主塔的小尖塔,竟有一万一千多座,不可思议。仅此一项,就可说它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都说它是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信也!
▲ 科隆大教堂包括五个殿堂和一个围绕着圣坛带有三个偏堂的回廊,内部空间高敞无比,仰首犹如望苍穹。教堂里可以拍照,但笔者这里不做“剧透”,就放一张中厅的照片,鼓励朋友们亲临现场。
▲ 科隆大教堂的看点不仅有最高教堂双塔、万余高耸尖顶、钟楼5座大钟、雕刻绘画珍品,还有其墙上描绘圣经人物故事的彩色玻璃窗,异彩纷呈,精美无双。
▲ 科隆是一座教堂城,除了哥特式教堂,还有罗马式教堂。看过哥特式的圣彼德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后,我们又去看了罗马式的圣马丁教堂。圣马丁教堂始建于12世纪,在科隆大教堂建成之前,一直是科隆所有古罗马教堂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其标志性的主塔楼和四个小塔甚为夺目,。
▲ 圣马丁教堂二战时被英国空军炸毁(科隆大教堂的命运好得多,二战时未被炸,原因有多说,略过不提),战后按原样重建,2009年对外开放,与科隆大教堂一样,可以免费参观。
▲ 教堂里制作于20世纪的柜式管风琴。
▲ 圣马丁教堂往西一百多米,是科隆市政厅。市政厅被周围其他建筑围着,难以窥其全景。
▲ 市政厅建筑主要由塔楼和主楼组成。塔楼始建于1407年,高61米,属于晚哥特式风格,外立面有124位德国和科隆的著名历史人物塑像(从耶稣和他的门徒,到古罗马的皇帝、将军,还有近代的政治家和音乐家,马克思也在其中),都是近代重新制作的。
▲ 市政厅主楼始建于1330年,据说是德国最古老的市政厅,现在依旧为市议会和市长办公室所在地。市政厅主楼目前处于维修中,被施工围栏圈着,不能参观。
▲ 据小刘介绍,市政厅东面紧挨着的一幢五层的现代建筑是新市政厅,我估计此楼与老市政厅是连着的,老楼是政府所在地,新楼是为市民办理事务的地方,两者之间应该是一个现代风格的中庭。这是我基于观察的猜想,以后有机会直接或间接验证一下。
▲ 市政厅的东面是老集市和市政厅广场。广场的中间,有一座骑兵将军威尔特的喷泉雕像。雕像四面的多层浮雕生动地表现了这位由贫穷农夫成长起来的传奇人物的征战故事。
▲ 老集市和市政厅广场的东、北两面是德国中世纪风格的排排屋,现多为餐馆酒吧,屋前大片有大阳伞遮阴的桌椅,坐满喝酒休闲的人们。广场上搭设着许多尖顶的白色方帐篷,是各类集市摊位,以及游戏活动等场所。今天是星期六,广场上人山人海。
▲ 广场上一支铜管乐队正在演奏,为周末狂欢助兴。
▲ 广场的南面搭设着一个舞台,劲歌辣舞,鼓瑟齐鸣,观者济济一场,摩肩接踵。
▲ 从老集市和市政厅广场往南不远,还有一个干草广场。广场上最夺目的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70-1840)骑马雕像。这位不能算是伟大君主,但是他的一句名言令人肃然起敬:“从未听说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骑马像下面四周共有16位人物塑像,都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以及同时期普鲁士和德意志的著名人物,这些人主导了普鲁士的重大改革,为普鲁士的强大和几十年后统一德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结束游览回船的途中,看见人行道上一架装着四个胶轮的钢琴,一位小伙子坐在琴前,十指如飞,激情似火,击键,滑奏,停顿,跳跃,美妙的琴声吸引了一茬又一茬的路人。▼
▲ 傍晚回游轮时去看码头边的巧克力博物馆,其建筑造型就像一艘大船,静静地停迫在莱茵河的水边。
▲ 可惜时间晚了,博物馆已闭门,我们便顺着博物馆边上的台阶,登上顶层的露天观景台,观看莱茵河风景,远处是科隆最古老的大桥霍亨索伦桥(铁路桥)。
▲ 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我们游轮“十字贝”(Crucebelle)的全貌。
▲ 巧克力博物馆的傍边岸上还有一座小型的古城堡,暗红色的六角形塔楼,很是漂亮。
昨夜游轮离开科隆,今晨抵达科布伦茨。上午晴,步行游览“全德国最美丽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科布伦茨,走过了老城古街、市政厅广场、赫茨耶稣教堂、选帝侯宫、前普鲁士政府大楼、德意志之角等。
▲ 我们首先穿过老城古街,观赏各种古建房屋和教堂。老城的道路狭窄,曲来弯去,房屋建筑很有特色。很多房子的山墙呈圆形或波浪形,房子两头有漂亮的角楼,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防御作用。
▲ 大名鼎鼎的圣母教堂。据介绍这是一幢多种风格糅合的建筑,总体上属于哥特式风格,但是基础是罗马式的,半圆形穹顶塔楼是巴洛克式的,内部装潢也是巴洛克式,而唱诗区则是哥特式。
▲ 双尖顶的弗洛林斯教堂。它本是古罗马的警卫塔,12世纪时改建为教堂。
▲ 中莱茵博物馆,与弗洛林斯教堂相邻,展出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我们是没时间看了。
▲ 市政厅广场,四周围着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广场中央有一座人物雕像,还有一个小小的喷泉池。
▲ 市政厅广场上有一幢正面为山墙形的宗教建筑,我和两三位朋友进去参观了。退出时,有一位工作人员跟了出来,只见他与小刘领队交谈了一会儿。小刘后来告诉我,那是一个宗教教育机构,他邀请中国游客们都进去参观,小刘因时间不够婉拒了。
▲ 走过老城区,进入一片新城区。这里道路宽敞,街面清新,有不少钢结构建筑、玻璃幕墙大楼,现代风格,前卫时尚,但是也许是上午的关系,极少有人,冷冷清清的,不由生出“我似轻烟过空巷”的感慨。
▲ 赫茨耶稣教堂,规模宏大,类似城堡一样。始建于1900-1903年,属于莱茵地区后期罗马风格。1944年教堂全部毁于二战炮火,1950-1953年重建。2011年3月又遭遇了一次火灾,整修数月,2011年圣诞节前夕重新开放。
▲ 赫茨耶稣教堂的内部,清新、简洁、素雅、亮堂,很少有雕饰、彩绘等,有别于一般天主教堂的富丽、堂皇、神秘,信仰气氛更盛。
▲ 自赫茨耶稣教堂向东行,见到一片大草坪上的选帝侯宫。这是一幢1777-1786年间建成的一座法国样式的古典复兴建筑,最初是特里尔末代选帝侯及总主教的官邸,随后由王储暨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居住,充当军事指挥部,自此由官邸改称选帝侯宫。自2002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中上游河谷”的一部分。因为是外观项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但旅友夏明夫妇抓紧时间,参观了其中的玫瑰花园,深感不虚此行。
▲ 选帝侯宫对面的一幢弧形曲面的白色建筑,未知其名称和用途。
▲ 我们来到莱茵河畔,走到绿草如茵的滨河长廊,拐弯处有一座带圆形塔楼的城堡式建筑,虽然非常漂亮,但是一路走来,见惯了,也懒得打探其名了,审美疲劳了?有点!
▲ 沿着滨河长廊北行,又见一幢比岸而居的宏伟尖顶建筑。注意,不是所有的尖顶都是教堂,这幢就不是!原来这是前普鲁士政府大楼,罗马式复兴风格,但是具有巴洛克式的宫殿外墙雕饰,建于1902至1906年间,酷似城堡。
▲ 滨河长廊的莱茵河对岸是宏大的山顶城堡-埃伦布赖特施泰因要塞,这是欧洲现存的第二大要塞,建于10世纪末期,这里高出莱茵河 120 米左右,是以超大广角俯瞰科布伦茨全城的最佳地点,可惜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内。
▲ 最后,我们来到今天的观景高潮地-德意志之角。这是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交汇处的一块延伸出去的三角形陆地,在13世纪的时候由于德国骑士团的到来而获得了“德意志之角”的名称(上图的右边是莱茵河,左边是摩泽尔河,我们的游轮就停靠在左边摩泽尔河的码头)。
▲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1891 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选中这里,为他的祖父威廉一世建造了特别的纪念碑和骑马雕像,以感谢他为德国统一作出的巨大贡献。二战中,雕像成了废墟,1993 年雕塑重建,并重新树立在基座上,如同一块磁铁,每年吸引超过两百万的参观者。
▲ 德意志之角雕塑的总高度37米,威廉一世骑马像高14米。威廉一世身着将军制服和迎风飘扬的大衣,身旁的护卫一只手牵着骏马,另一只手拿着垫褥和皇帝的皇冠。雕像的前方刻有象征德意志帝国的鹰鹫图案,它抓着蛇并喝叱着敌人,以此彰显威廉一世的威严。雕像的底座上刻着德国诗人马克斯-冯-申肯多夫的诗句:“只要团结和忠诚,帝国将永存不灭”。
▲ 雕像背面的拱形回廊上,刻着德国16个联邦州的州名和州徽。
▲ 德意志之角的北面就是摩泽尔河的游轮码头,我们步行几分钟就回到游轮,顺利结束上午之行。
下午多云,游轮离开科布伦茨,进入莱茵河最精彩的一段-中莱茵河谷,我们就在船上观赏莱茵河风景。船方在甲板上举办了音乐派对,免费提供香槟、咖啡、饮料和点心。游客们休闲、观景、歌舞,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自南向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莱茵河风景最美的一段是德国科布伦茨到美因茨之间延绵65公里的的中莱茵河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这里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碧绿的葡萄园层次有序地排列在两岸,一座座引人注目的小城和古堡、宫殿遗址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一段段古老的传说不时把人们的思绪带向遥远的过去,人们深深地陶醉在这充满浪漫情趣的多姿多彩的莱茵河美景之中。为了保护自然风景的原貌,莱茵河河谷段没有架设桥梁,往来两岸都靠轮渡。
▲ 莱茵河两岸至今仍保留着五十多座城堡、宫殿的遗址,每座城堡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它记载着英雄们气吞山河的业绩及幽幽的儿女恋情,伴随着整个莱茵河旅程。
▲ 沿河两岸的山坡上整齐地排列着碧绿的葡萄园。
▲ 据说莱茵河谷有著名的罗蕾莱礁石,可是观察时却始终没有看到。后来才知道罗蕾莱是莱茵河最深最窄河段的所在地,高132米、宽90米的陡峭岩壁伫立于莱茵河的弯角处,水势湍急,但是只有在河水下降时,才可以看到危险的暗礁,传说这里住着美若天仙的妖女罗蕾莱,她用美妙歌声诱惑船上的水手,让他们沉船遇难。
▲ 船方组织了音乐派对,甲板上坐满了游客。我们在大凉棚下闲坐、聊天、合影,逍遥自在。
▲ 咖啡香槟,载歌载舞,放飞身心,莱茵狂欢。▼
晚上,游轮抵达莱茵河畔的小城、“德国十大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著名“酒城”吕德斯海姆。晚餐后我们上岸,游览著名的画眉鸟小巷。
▲ 我们在吕德斯海姆的1号码头下船,小城河畔的夜间风光怡人。
▲ 我们步入吕德斯海姆著名的画眉鸟小巷,一条狭长的小路,花岗石铺地,长度144米,两旁排列着装饰或亲切或华丽的酒馆、餐厅、旅馆和小店,具有浓郁的德国气息。可爱的画眉鸟是小巷的标志,巷口地面有画眉鸟的投影,空中有画眉鸟的标牌,房顶有画眉鸟的灯饰。
▲ 这里有誉满全球的雷司令白葡萄酒,有悠闲随意的度假方式,让游客达到愉悦忘我的境地,使得每年来此的观光客达到300万,客流量位列德国第二。
▲ 这里的许多酒馆都有乐队现场表演,演唱风情浓郁的歌谣,将游客带入各种醉人的氛围。▼
▲ 夜色渐深,旅友们在一幅巨大的壁画前合影,为今夜的酒巷观光留下纪念,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