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未来的街头》,同样是关于成长的一首歌。黄舒骏,当年甫出道就想挑战罗大佑的一个名字。在我看来,这张专辑、这首歌是他最接近的一次。当然,前提是非得做这种无聊的比较。
《未来的街头》是黄舒骏第三张专辑。前两张《马不停蹄的忧伤》和《雁渡寒潭》在80年代末芭乐情歌盛行的台湾歌坛确实带来一阵不一样的乐风。所有作品都是词曲包办,叙事诗般的长歌词,时而深情时而戏谑,嘻笑怒骂,肆意放情,还有编排形式上的突破创新,这两张专辑也都入选了台湾百佳,都在三四十名左右,尤其是歌词这个单项都在前十。
做为第三张专辑,相对于第一张时22岁刚毕业尚有青涩校园的冲动,第二张初涉禅意的思考,《未来的街头》更像是他服兵役前对成长的系统总结:《少年狂想曲》《不要变老》《单纯的孩子》《不存在的寓言》……
也想起《单纯的孩子》里那几句简单的歌词:
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
那就让他单纯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善良的孩子,
那就让他善良一辈子。
不要教他太多事,不要说他太多不是。
不要让你的无知,惊动他的心思。
标题曲《未来的街头》则是一个成长即循环、周而复始轮回的故事。小孩在寺庙外迷上了老画师的达摩像,定下了学画的初心,但三十年的游历学艺,技艺上已经娴熟,但总得不到认可,更无法让自己满意,终于有一天在罗丹的旷世巨作巴尔扎克雕像前顿悟,回到当年的寺庙外街头处,画起当年的达摩像。
寺庙内的信徒热络,寺庙外的行人冷漠,老画师的浊黄眼珠,小孩的纯真脸庞,歌词用几句对比勾勒出一个童年梦;有时向西,有时向东,地平线却不断退后,又是一路的迷茫。“属于自己的无法认同,属于别人的难以追求。”这句是整首歌最有共鸣的,很多人不都是如此?
有一天他在罗丹博物馆中
赫然看到一尊小小的达摩
站在巴尔扎克雕像后
透视他心中的脆弱
他热泪盈框,他终于懂
罗丹旷世巨作的源头
歌词中“罗丹旷世巨作的源头”到底是什么,各人也有各人的理解。有文献说罗丹当年创作巴尔扎克雕像,灵感是来自中国传统陶塑达摩祖师像,所以才有了与线条明朗的西方经典雕塑不同的、充满国画写意风格的穿着僧袍的巴尔扎克雕像,所以这个源头就是东方艺术,而歌中的孩子没有坚守却去西方学艺,最后还是回到了寺庙外作画,晨钟暮鼓中才回归自我;也有人说,当年有人看到刚完成的巴尔扎克雕像,第一句是夸他的双手雕得真好,罗丹听后立刻砍去了雕像的双手,整体不能被过于突出的局部抢去风头,所以源头是全局观;还有说是罗丹为了坚持自己的风格,即使被甲方拒收也坚持不改,这个作品在他死后才得到认可,所以源头是坚持自我的艺术情怀。其实哪个观点都无所谓了,但也可以为听这首歌增添些乐趣,也不枉这个成功的作品。
冥冥之中的轮回,历经洗礼后的归来,歌中的孩子经过30年终于懂了,1990年推出的这首歌也有30年了。
这种记述成长领悟的叙事长诗般的歌,往往都会是经典之作,当然这种歌也很不好写。恢宏的气势,高远的境界,还有一气呵成的流畅,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歌的编曲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些都离不开黄的制作人杨明煌,可惜在95年杨明煌被一辆街头飙车的摩托撞上过早离开了人世。6年后的2001年,黄舒骏给老朋友写了一首《改变1995》,创作了另一个经典,像是在杨的坟前,自己喝一杯,往地上倒一杯,唠叨着他走后这6年的人事变迁,“小你六岁的我,今年已经和你同年……”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给人传真气之后自己功力受损。
这首歌也耗费了黄舒骏的太多才气,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佳作问世了,但可惜的是,未来的街头也再没有这样震憾人心的作品出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