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浦东30年 | 孙永强:用深深的情怀书写浦东芳华
孙永强/文
人的一生碰上一个好年代,踏上一个好舞台,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到浦东,
碰到“头等大事”
人的一生碰上一个好年代,踏上一个好舞台,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为多少有志之士提供了机缘。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之时,我在四川路外滩的上海轻工业局工作,几乎每天能感受到潮水般的人要从浦西摆渡到浦东去,报纸、电台、电视天天在讲浦东开发宏伟蓝图,真是令人心潮澎湃。一天,经好友介绍去见刚筹建的浦东经贸局领导,听说我是市工业局的笔杆子,领导当场拍板,说如可以明天你就来上班。我笑说不行,我是偷偷过来,回去要向局领导报告,后经3个月的不懈努力,我终于踏上了浦东这块热土。
刚到浦东上班那才叫艰辛,我每天骑着个旧自行车,从普陀区曹杨新村骑到浦东连摆渡,单程要一小时四十分钟,每天回到家就瘫在沙发上,但每天在浦东感受到创业的浓浓氛围真是令人热血沸腾。记得报到第一天,我们经贸局的办公地点还是在浦东烂泥渡路附近一家玩具厂的车间里,局长见到我就问,你知道经贸局是干什么的?我说经贸局就是发展经济贸易呀,他说我只说对了一半,浦东现在的“头等大事”是招商引资,经贸局是招商引资的职能局啊!为此,经贸局专门成立了一个政策研究室,十万火急要马上拿出一份浦东如何招商引资的战略策略报告,让我们三个笔杆子找个地方关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报告。我们加班加点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拿出一份洋洋洒洒50多页的报告。在借鉴五个经济特区和亚洲四小龙成功经验中,提出浦东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提出浦东招商引资要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策略,记得两位科班出身的同事去找了许多西方经济理论,如梯度转移理论作为依据,“我们要站在地球仪边思考浦东的开发”,这是当时被海外媒体昵称为“浦东赵”对我们反复关照的理念,当时的浦东管委会每个人都有招商引资任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和要站在投资者角度讲好浦东故事的4C营销理念放到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今天仍然是非常管用的。
“热水瓶理论”:浦东要功能开发
浦东开发开放要有“热班子”也要有“冷班子”。当时几乎每个委办局都配有政策研究部门,每到浦东要出新思路,我们这帮笔杆子都很幸运地被时任管委会政研室主任施芝鸿请到川沙宾馆集中封闭开展头脑风暴。浦东开发前5、6年主要是基础设施开发,鼓励全国各地和外资在浦东造一大批楼宇,结果楼造起来,楼里边是空的,此时又恰恰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海外媒体说浦东出现“空楼现象”。浦东开发出现了第一个发展瓶颈。当时动员了市和全区上下“冷班子”群策群力,最后形成共识:浦东开发要借鉴国际著名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要从基础设施开发向功能开发并举转变,我们提出了著名的“热水瓶理论”,叫作壳中装胆、胆中装水,陆家嘴的楼就像热水瓶,楼造好了就要内装修,就是胆,胆中装什么水,就决定了热水瓶的温度,这有温度的水,其实就是浦东要引进什么样的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能发挥多少功能也将决定浦东今后的定位。浦东经过反复酝酿,向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功能性政策,获得批准后,掀开了浦东功能开发的新篇章,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具有强大集聚辐射功能的十大要素市场、一大批中外金融机构、中外贸易公司及子公司等在浦东相继落户,为浦东成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次论坛,发现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火车头
记得1997年某一天,我的笔杆子搭档,拿来一份传真,说北京有个论坛要不要去参加?我拿给我们局长看。局长眼睛发亮,原来这个论坛是当时联合国贸发署和中国外经贸部联合举行的。主题是:世界跨国公司和中国的发展机遇。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跨国公司是什么概念,到了北京参加这个论坛,才知道跨国公司原来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有四个数字记得非常清晰。一个90%三个80%。第一,世界上海外投资的90%以上是跨国公司完成的。第二,跨国公司拥有世界大宗商品等的资源80%以上。第三,世界上的技术专利80%在他们手里;其中有的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有的是从市场上买的。他们买什么?就是买今天我们讲的独角兽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在他们没完全爆发之前大部分被跨国公司买走了。第四,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超过80%,他们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经济好不好?就看跨国公司好不好。所以,后来每当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这种特殊情况,我们就请一批欧美日跨国公司来开若干个座谈会,了解经济气象变化。在这个论坛上的另一个意外收获是,我们和联合国贸发署署长有一次台下的5分钟对话。他告诉我们:为什么举行这样一个论坛,因为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跨国公司正好处在要把他们制造业低端转移出来的关键时候。他们要找一个市场是大的、成本是低的、政策又是好的地方。当时,中国正好符合这三个条件。参加完这个论坛回到上海,我们连夜向管委会主要领导写了一份发现跨国公司是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发现跨国公司制造业处在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间点的情况汇报。一位市领导看到报告以后非常兴奋,就让外事办公室帮他起草信件,并专门请在浦东的外国友人修改,说要站在老外的角度写信,向跨国公司发出请他们来浦东投资的邀请函。结果信发出去以后,有意向来浦东的寥寥无几。后来我们“冷班子”经过仔细研究和走访,又发现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有一个自己形成的规则。跨国公司所有的重大投资决策都要请独立的第三方比如德勤等四大会计事务所、戴德梁行等五大房地产中介公司、麦肯锡、科尔尼、AC尼尔森等著名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的评估,董事会决策基本上把评估报告作为重要决策依据。由此,我们知道了世界上优质市场主体的投资信息、优质的客户都在这些著名且独立第三方的手里。浦东就此开启了与著名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的长期战略合作。打通了重要招商渠道,浦东开始引进跨国公司500强的制造业和后来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浦东从一开始主要引进三来一补的项目转向了直接承接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最后实现了浦东制造业的跨越式升级发展。浦东持续引进跨国公司,也为上海及浦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限资源开发,浦东商业旅游业从零起步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浦东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小孩时抓蟋蟀的乡下。浦东开发之初,旅游业真是“一穷二白”,在我转岗成为商业旅游处处长时,我们对发展浦东的旅游业感觉很无奈,于是就与华东师范大学何建民教授联合搞了个课题,提出了无限资源开发的理念,就是每一个浦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要尽最大努力将其塑造成旅游景点,这还是从浦东第一个旅游产品开发成功受到的启发。当时我的前任把刚刚建成的杨浦、南浦两座大桥与东方明珠打包成一个旅游产品,叫作“双友戏珠”,组织了百万市民看浦东的活动。所以,当中国第一个磁浮列车项目建成以后,我们把它包装成了一个旅游产品,叫“零的高度飞翔”,让游客体验时速450公里的刺激。上海科技馆刚建成,我们登门拜访,想把科技馆作为旅游景点,结果场馆负责人说他们是事业单位不是旅游企业,不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打听到科技馆的董事长是一位市领导,专门去向她汇报,结果她完全同意我们的想法,她说世界许多著名城市,比如华盛顿、伦敦等都把科技馆、博物馆这种文化科技设施作为旅游景点对游客开放,结果上海科技馆作为旅游景点开放一年,就额外盈利1000多万元,科技馆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更令人骄傲的是,东方明珠加上被网民戏称为“厨房三件套”的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三大超高层楼宇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群式登高观光景区。
编辑:吴婷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